一本涵养文化自信的好书∗
——在《论文化自信》首发式上的发言
2019-12-26曾婕
曾 婕
非常高兴参加沈壮海教授新书《论文化自信》首发式。在此,我谨代表湖北省社科联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沈壮海教授大作出版发行表示热烈祝贺!
初读《论文化自信》,不敢妄加评论,谈两点粗浅体会。
第一,这是一本全方位论述“文化自信”的好书,著作本身就体现出坚定的文化自信。沈壮海教授以其深厚的理论根基、宽广的学术视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的思维方式,从什么是文化自信,为何要提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古与今,内与外,文化自信的价值支撑,文化自信与学术话语,文化自信与文化强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九个方面,讲清楚了文化自信的内涵、意义,讲清楚了文化自信与道路、理论、制度自信并提的过程以及相互关系和作用,讲清楚了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理解文化自信,如何坚持和发扬文化自信,如何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建设文化强国,创造新的文化辉煌。书中很多观点,比如:“自信与持守的定力、前驱的激情、奋斗的韧性紧紧联系在一起,是一种无形而强大的力量”“文化自信最根本的内涵在于对自我文化价值、理想、成就、前景的确信”“文化自信当成于古强于今”“涵养相向而行的文化自信”“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涵养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等等,鲜明而深刻,朴实而生动,是在对中国文化实践总结基础上的理论升华。《论文化自信》每一部分既独立成篇,又浑然一体,是一本关于文化自信的扛鼎力作,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前瞻性、系统性,是一本值得认真阅读的佳作。
第二,这是一本全方位反映作者治学态度和功底的好书,著作本身体现出作者的治学自信。从《论文化自信》一书中,我们可以感知沈壮海教授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入学习和深刻理解;可以感知沈教授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沉热爱和扎实功底;可以感知沈教授对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学习态度和比较研究。习近平总书记说,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一定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通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论文化自信》无论是谋篇布局,还是研究内容,都在忠实践行着习总书记的要求。多年来,沈教授在创新之路上不懈探索,这是厚积薄发之作。正是有沈教授这样一批社科工作者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学、真信、真懂,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建言献策,也使我们党越来越重视文化自信。这本著作的出版发行,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是湖北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对中国理论的贡献,是湖北出版界对繁荣中国文化的贡献。
因为工作关系。我和沈教授有过多次合作。在此,我也代表湖北省社科联感谢沈书记对社科联工作的支持。壮海教授年轻有为,相信在这样一个社会大变革、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沈教授一定会有更大的作为,更突出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