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新文化与五四新文学
——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
2019-12-26於可训
於可训
今年,是五四运动发生一百周年纪念。以五四运动为标志的五四新文化,是新旧文化的分水岭;以五四新文化精神为标志的五四新文学,也是新旧文学的分界线。虽然新文化的酝酿和新文学的发生,都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孕育过程,新文化和新文学的萌芽,在五四之前已初露端倪,但五四运动作为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同时,也作为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其标志性和里程碑的意义,却不可低估。五四运动是一个历史事件,但五四新文化却不宥于事件发生的某一个历史时刻,而是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在近现代之交经历艰难蜕变浴火重生的结果。因此,研究五四运动,要坚持“大历史观”,讨论五四新文化与五四新文学问题,也要坚持这个“大历史”的观点。
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之前中国的旧文学,虽然也存在某些“人民性”和“民主性”的文化因素,晚明和近代文学甚至还包括某些现代启蒙思想的萌芽,但从总体上说,受制于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的封建文化,正统诗文受其影响更甚。所谓“文以载道”,虽然对“道”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但终归不出儒家的“道统”。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之前中国的旧文学,是“文”和“道”同一的文学,也是“文统”和“道统”同一的文学。清代陈玉璂说:“昔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以道相传,称曰‘道统’。所传者道,而道之赖以传者文,故曰:‘文者,载道之器’。文与道固未可歧而二之。”①(清)陈玉璂:《文统序》,载李国均主编:《清代前期教育论著选·上》,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47页。
因为这样的“文统”和“道统”从形式和思想两方面束缚人们的思想,阻碍社会的发展进步,所以,五四“文学革命”就不但要求语言文字和文学形式的“大解放”,而且还要以这种“解放”了的语言文字和文学形式“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这种有别于封建“道统”的“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在五四之前虽然比较驳杂,但在经过激烈的新旧文化思想斗争,尤其是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逐渐集中到业已形成的以五四运动为标志的新文化方向上来。这个新文化方向所凝聚的新文化思想,不但是指引五四以后新文学发展前进的路标,而且也是五四以后新文学反映社会生活、观察人生问题乃至艺术革新的思想利器。它贯穿于五四以后整个新文学的历史,是五四以后新文学的灵魂和主脑。虽然在不同阶段的新文学中,这种新的文化思想影响有不同的表现,但其内在精神都源自五四新文化,是五四新文化的一脉传承。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五四时期的文化革命,是从批判封建旧文化,尤其是儒家的封建礼教开始的。鲁迅的小说和杂文,包括文学研究会和早期“乡土文学”作家作品,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也深入地解剖了受这种礼教毒害而被扭曲的“国民性的劣根性”。郭沫若和冰心等人的诗歌创作,则从另一方面,或以磅礴之力发出反抗的呼号,或以赤子之心讴歌母爱和自然,都因为五四新文化的影响,而使这期间的文学充满战斗精神和青春气息。
从五四到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是五四以后的新文学由“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转变时期。早期共产党人针对五四以后出现的短暂的“退潮”现象,适时地发出了“革命文学”的倡导,并在苏区的文化活动和文学创作中,开始了初步的实践。这样的倡导和实践,对20年代后期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论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促成了“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的历史性转变。这种转变同时也是现代中国新文学的一种方向性选择,是五四新文化深入影响现代中国新文学的表现。因为这种转变,五四新文化对现代中国新文学的影响,也由抽象的启蒙理念,进到具体的革命思想;由知识分子的思想文化启蒙,进到人民大众的阶级政治启蒙。虽然这期间的“革命文学”即早期“普罗文学”创作还难免稚嫩,甚至招来“革命加恋爱”之讥,但却为30年代的“左翼文学”创作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基础。
30年代的“左翼文学”,是受五四新文化影响的现代中国新文学开始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确立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文学主体的时期。这个时期,从域外译介引进了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和革命文学作品,为在五四新文化影响下确立的革命文学方向,提供了理论根据和实践经验,促进了“左翼文学”的理论建构和创作发展。鲁迅的“匕首投枪”式的文学批评,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译介,以及茅盾和“左联”五烈士的文学创作,集中显示了“左翼文学”的实绩,文学“大众化”运动也收获了最初的成果。与此同时,以巴金为代表的一批“革命民主主义”作家,虽不属于左翼阵营,但始终坚持五四新文化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立场,且在艺术上日臻成熟,在这期间,也以他们成就卓著、影响深远的创作,秉承和发扬五四新文化传统,成为“左翼文学”有力的同盟军。
抗日战争时期,因为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民族矛盾上升,五四的“救亡”意识和爱国精神,在这期间的文学中空前高涨。文学在“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的斗争中,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载《毛泽东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的有力武器。毛泽东通过《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确立了“人民大众”这个五四时期反帝反封建的主体作为文学的服务对象,并通过“民族化”和“大众化”的形式,为五四以后的新文学创造了一种“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4页。五四的文化精神被毛泽东创造性地发展成独特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思想,成为引导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此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中国文学发展前进的方向,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历史影响。根据地、解放区描写劳动人民翻身得解放和战斗英雄奋勇杀敌的作品,集中反映了五四新文化精神的不同侧面,是广大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的要求和救亡图存、争取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意识的艺术结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五四时期所追求的“青春中国”的理想开始变为现实。五四新文化中所包含的社会主义因素,也开始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国社会由五四所追求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进入到追求更高革命理想的社会主义阶段。这种历史性的转变,见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学,是以五四所特有的革命激情和理想主义精神讴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反映五四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前赴后继的革命斗争历史。以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为题材,尤其是以农业合作化运动为题材的作品,以及反映革命斗争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历史的“新英雄传奇”,是上述方面在创作上的代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文学,又以“回归”五四的姿态,接续五四传统,重建五四精神,以更开放的观念和更新的形式,反映中国人民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历史实践。这期间文学中的“新启蒙”思潮,是五四新文化影响的重要表现。
从改革开放新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五四新文化传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光大。五四的爱国主义、革命精神和强国梦想,正集中凝聚、体现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追求奋斗之中。现阶段中国文学正在这条奋斗之路上,由雄浑的“高原”向巍峨的“高峰”攀登。100年前发生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结束了封建时代的旧文学作为封建“道统”“载道之器”的历史,开创了一个“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现代中国文学的新时代,引领现代中国文学为实现五四的伟大目标,作出了巨大贡献,造就了中国文学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新世纪。在实现强国梦的未来两个百年时间内,五四精神仍将是烛照中国文学前进的精神火炬,中国文学也必将在五四精神的引领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更辉煌的业绩。
谨以此文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