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文化视域下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探析
2019-12-26王静
王静
(湖南城市学院,湖南益阳 413049)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与转型,物欲被无限激活,文化出现危机。中共中央出台重大国策,全面复兴中华传统文化。指出: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这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契机。结合2014年我国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下简称“双创”教育),充分引导、 鼓励大学生将创业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担负起守护、 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职责,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这也将成为高校教育过程中必须完成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
1 地方文化视域下,实施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的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与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时代变革、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使当代大学生呈现出新时期的新特征,言行习惯、价值观、思维模式、人生态度等方面都发生重大变化。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精神在大学生群体中有所缺失。近些年,大学生群体社会责任感缺失、诚信意识淡化、价值取向扭曲等现象层出不穷,功利、奢靡等不良风气在校园不断蔓延,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在大学生中出现断层。因此,丰富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满足其成长成才需要,意义重大。在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指导下,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充分发挥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的新方向。
大学生是“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主力军。他们思维超前,创新意识强,接受转化能力足,但重创业的“功利化”而轻文化,重“工具化”轻传承,创业就业价值取向偏离,信念不坚定。只有将二者融合,更加明晰“双创”教育的人文价值取向,深层次融合它们与地方文化的关系,才能抓住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重点。由此而丰富大学生创业教育理论体系,为大学生创业价值观提供与时俱进的思想引领,开拓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新领域,为创业人才的教育和地方传统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提出新的思路和措施,最终推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 梅山文化中育人元素与思政教育,创业教育的融合
梅山文化是根源于湖南中部,历史渊源深厚。它是荆楚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保持自己独立个性的同时又在长久发展中融入湖湘文化、中原文化等其他文化,是具有深刻的民族、地域、原始特色的地方文化。梅山文化中存有诸多的育人精神元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2.1 文化精神元素培养大学生爱国家、建家乡情怀
梅山人承袭着中华民族爱国,爱家的优良传统,在梅山发展的历史上,梅山人都保持着淳朴的爱国情怀,在长期残酷的斗争中哺育了一批批卓有贡献的风云人物。梅山人陈润霖曾同徐特立等革命家一起,组织“建学会”,以输入和传播社会主义思想为宗旨,毛泽东撰文称赞其是“湖南思想界的创举”。梅山源远流长的历史也是一部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在现代体坛、乐坛、文坛等多个领域都能看到梅山精神的存在。在梅山精神的熏陶引领下,在国家关于大学生回归家乡,下到基层等政策的鼓励下,大学生们必将投身家乡建设,创业干事,报效祖国。
2.2 开放包容元素培养创业者开拓进取精神
千年流动变化的梅山文化不断融合其他民族,吸纳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异质文化,海纳百川,与时俱进。从中原文化中吸纳进取精神和忧患意识,从楚文化和汉文化中吸纳开放包容特质。它接纳着各个文化类型的信息,吸收着不同的学说、主义、信仰等,最终形成为一个具有顽强生命力、开放包容的文化形态。当前大学生多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积极进取,敢为人先的精神。据调查,32%的大学毕业生选择靠父母就业或创业,近一半的同学因惧怕失败不敢创业,裹足不前,没有就业和创业方向。而梅山文化中的这种包容开放的姿态可大大刺激学生们的创造力和竞争力,从而培养出创造型人才。
2.3 “工匠精神”培养创业者精益、创新意识
“工匠精神”是一种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品质的职业精神,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当代社会整体环境喧嚣浮躁,大学生在求学创业过程中追逐功利、朝三暮四,内心浮躁,无法静心、潜心的干事创业,缺少民间艺人们的“工匠精神”。梅山文化中包括如梅山剪纸、梅山民居建筑、梅山竹艺等诸多民间工艺,大量的民间艺人肩负着传承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传统技艺。如梅山剪纸的传承人向亮晶,在剪纸过程中物我相融的境界,精益、坚定的精神都是大学生们学习的榜样。这也需要创业者拥有不断求索的心性和践行才能获得。
2.4 吃苦耐劳的品质元素培养创业者坚定不移的信念
梅山地区的先民长期生活在崇山峻岭,艰苦恶劣的生活环境之中。也因此养成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梅山精神品格。而具有坚忍不拔的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韧性是创业者成功的关键,是思想政治教育、创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当代大学生现多为独生子女,从小生活环境优越,受挫折少,形成了养尊处优,不愿吃苦,经不住打击,心理脆弱等特点。梅山文化中所孕育的顽强拼搏,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品格,培养了一代代德才兼备的名人如沈从文、黄永玉、谢冰莹、宋祖英等,他们沿袭着这种梅山精神,并成为他们心灵深处思想、文化、行为的原点与根基。
3 梅山文化视域下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路径
3.1 引文化进课堂,融文化于教育
梅山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育人成才元素,将其引入到湖南地方大学的创业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挖掘育人因素以丰富教育的内涵,拓展教育外延。首先,利用社会实践或暑期三下乡活动以及专业实践学习等方式,融入梅山文化;参观梅山历史博物馆,学习梅山历史文献,与梅山艺人交流中近距离研究梅山文化,发挥其育人功能。其次,通过邀请民间工艺传承人,地方文化使者,成功创业者来校讲学、讲座、交流、座谈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政教育课程和创业教育课,转变以往理论填鸭式教学。深层次融合“双创”教育、思政教育与地方文化的关系,丰富教育的理论体系,为大学生创业价值观提供与时俱进的思想引领,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3.2 创新旅游开发,传承地方文化
在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人们重视文化旅游的观念愈加强烈,出现求新、求知、求同、寻根、回归乡土等文化心理需求。梅山文化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和地域特色,为地方大学生开发创建文化旅游提供创意灵感和无限前景。地方政府对地区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这对梅山文化本身资源的开发研究,为创业者提供了广阔空间。艺术学专业的大学生可结合专业创意产品设计、包装一条龙,开发出具有独特文化衍生物的旅游文化创意产品,通过游客收藏、保存以及赠送等方式使其得到间接文化传播。这不仅有利于推动地方旅游事业的发展,推动地方经济的增长,也为梅山地方文化的发掘、整理、研究、保护和传承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3.3 链接地方特色文化,发展专业创业
梅山文化范围广博,内容丰富。涉及到民俗学、美学、建筑学、音乐学、语言学、历史学以及医药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梅山竹艺、木雕、石雕、制陶、民居、傩戏、语言、 历史以及武术等多种地方文化均可与大学生学科专业特点链接,建设专业教育实习基地,将课堂搬到社会。培养大学生学用结合,理论联系实践,实践发展理论,开辟学科专业的新领域、新方向、新路径。将专业学科的理论学习应用于创业实践过程中,可转变大学生毕业即放弃专业,创业不用专业的现象,学以致用,用所学专业知识指导创业,武装自身学识,做一个学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文化创业者。
3.4 建设文化教育基地,实践社会育人
湖南地方高校可依托梅山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优质资源和平台,打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强化大学生创业实践环节,有效利用地方传统文化开展大学生蕴含“双创”教育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文化教育实践以及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引领学生筑梦在地方,传承地方文化,开拓地方多元文化空间,从而不断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问题以及地方特色、 民族特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有力推动地方经济、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形成有利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业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
抓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地方文化育人的契合点,挖掘梅山文化中多种创业教育资源,通过文化引导,融合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元素,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创新创业工作,丰富高校大学生育人、育才教育理论体系。在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双创”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