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挪威的森林》中绿子看现代女性自我意识

2019-12-26刘盈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7期
关键词:直子渡边

刘盈杉

(哈尔滨师范大学东语学院日语系,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挪威的森林》 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代表作之一,对于《挪威的森林》,表面来看,故事的主线讲述了主人公渡边彻与直子、绿子、玲子的感情过往,三条线既各自独立透彻又相互交错。观其里,直子、绿子、玲子分别代表三类女性,概括来说,直子忧郁,温柔,是个“等待”派;绿子俏皮可爱,大胆热情,是个彻头彻尾的“主动”派;而玲子,对于当时的日本,具有相当的时代意义和社会意义——代表性少数群体。这三种形象均有别于日本传统女性形象「大和撫子」——赞扬日本女性素雅,端庄秀丽的用语。而突出了深层女性特质,女性魅力,特别展现了女性生命力。

文中的时间跨度从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快速发展,进入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女权主义以经济发展为沃土横空出世。然而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在物欲膨胀的同时,人们的精神危机也在与日俱增。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正值西方性解放(sexual revolution)时期,张扬、外放、自我的意识远渡重洋,悄悄褪去经济高速发展中的日本某些保守的外衣。在东亚文化圈传统观念中,“性”一直是隐秘又禁忌的话题,处于微妙不可深谈的位置。好比让维纳斯穿上华丽的和服,想让大家知道她美,却又刻意隐藏,“穿和服的维纳斯”大致能反映出当时日本人对于“性”的态度。当欲望膨胀、精神空虚,性解放三者碰撞,女性对于性权利的争取显得尤为突出,和其匹配的是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不单单依附于男人生存,被男人选择,反之能够主动表达需求,自己掌握感情归属。此方面文中女性人物具有完全自主性。

由此看来,无论是直子,绿子还是玲子,从书中形象以小见大,每一个人物都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对应的一类人,也许是外表,又或许是语言表达方式、肢体行为方式、思考方式、心理状态、性取向等等,无论哪一种都有相像的群体。特别是绿子这一女性形象的先前性,对当今日本女权意识的提升有较大启示和借鉴作用。

该文将对绿子这一女性人物形象进行剖析,并对当今女权情况的启示作用做以分析和说明。

1 绿子的“掌语权”

绿子的出场极灵动——“她头发短得出格,带一副深色太阳镜,身上是白棉布迷你连衣裙。”头发短并不稀奇,而“头发短得出格”则是个人选择了,这一特征反映出了绿子的不喜常规,蠢蠢欲动或者已经迸发而出的反叛精神。“带一副深色太阳镜”俨然一副在西方文化影响下时尚的现代美女的模样。“身上是白棉布迷你连衣裙。”则体现了绿子着装品位,甚至能感觉到她着装的质感,温柔而火辣,在当时一定独具一格,绝不同于周围女性的一般风格。所以从一出场就知道了她与直子的背行。紧接着“你是渡边君,没错吧?”“坐一下可以吗,或者有谁来这儿?”一系列问话口吻非常熟稔,省去寒暄,散发着一点都不刻意的亲近感。而这时渡边对她还毫无印象,所以绿子语言行为的出发点没有以他人对陌生人的普遍态度为基本,更多是“我想去做,我可以去做,在我看来这并没有什么不妥。”的想法驱动行为产生。她的表达直接且具有观点“也不是特别喜欢,什么都无所谓。”“我打心眼里不愿意去那所学校。”因此在与渡边的交往初期绿子就是这段关系的牵引者,她的想法、情绪、诉求能准确传达给渡边,她掌握着感情催化关系进展的加速杠杆。很显然,绿子恰到好处地发挥了自己的女性特质,她既关注了对方,同时意识到了自己的需要,寻求到了女性特质的内在平衡点。相比于直子,她更加主动地考虑自己的需求,并能表达出来,对方在清晰明朗地接收到信息后同样是拉开幕布般的透彻。从一开始绿子带给渡边就是完全不同的感受,后来也不例外,渡边和绿子的对话开门见山,简洁,一来一回从不啰唆和拐弯抹角,想到什么就问什么,问的内容置放在情境下几乎直指重点。“绿子式”的讲话方式挑了一种别具一格的“端”,她拒绝附和,拒绝没有商量的妥协。

“喂,喂喂,快说点什么呀! ”绿子把脸埋在我胸前说。

“说什么? ”

“什么都行,只要我听着心里舒坦。”

“可爱极了! ”

“绿子,”她说,“要加上名字。”

“可爱极了,绿子。”我补充道。

“极了是怎么个程度? ”

“山崩海枯那样可爱。”

绿子扬脸看看我:“你用词倒还不同凡响。”

“给你这么一说,我心里也暖融融的。”我笑道。

“来句更棒的。”

“最最喜欢你,绿子。”

“什么程度? ”

“像喜欢春天的熊一样”

“能说而巧妙”是她进行对谈时的焦点,这也是她对传统两性交往关系(互为伴侣关系或不为伴侣关系)的自由发挥。传统两性交往关系中,“掌语权”往往在男性手中。“掌语权”不完全等同于“话语权”。“掌语权”带有先天胜利的意味,由于男性生理结构的原因,先天在力量方面占有优势,使得双方在开口之后男性自动进入发语者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这是“隐性力量”的展现,而“话语权”更倾向客观性,这个话这个观点该不该讲,由谁来讲,缺少自发性的驱使。绿子打破了“掌语权” 往往在男性手中的局限,施展了一般女性相对隐蔽,不容易被发觉,潜藏在话语中的“女性力量”。拥有了“掌语权”在一定程度上不至于使自己的女性身份处于弱势地位,可以索要赞美,索要认同,自主通过对方认同加深自我认同,从而在亲密的恋爱关系中更加自信。最初绿子给渡边的印象是:“全身迸发出无线活力和蓬勃生机,简直就像刚刚迎着春光蹦跳到世界上来的一只小动物。”的确如此,她太新了,甚至新于春光之前,如果说大地为春光的到来做了准备,绿子则为女性话语的春光点了一星火。而在同期作品中极少有注重这方面的,“女性掌语权” 的权利拥有者这一标签着实又吸引人又亮眼。除此之外,一次绿子要去参加夜间政治集会的时候,对于让每个女孩做20 个饭团带去当夜宵颇为不满,认为这是“彻头彻尾的性别歧视”,这群人说绿子的饭团里只放了酸梅干,连菜都没放,绿子大惊:“气得我愣 张着大嘴说不出话来。这伙一口一个革命的家伙干吗为夜宵这芝麻粒小事大声起哄、 挑肥拣瘦? ”她既没有忍着不说也没有小声嘀咕,而是掷地有声地表达了不满和质疑,一方面袒露了当时普遍存现性别歧视令人担忧的女性地位,另一方面是她对这种现状的有力反抗,她的大胆言论针砭时弊直指要害充满斗争精神。就是这样的讲话形式不仅没有给渡边造成压力,反而将他从颓垮自我消磨的情绪中解救出来。从始至终绿子独立的形象给予了渡边精神上的独立,遇见绿子之前,在和直子交往中的渡边具有精神上的黏着感,这也许是受到木月,永泽,初美几段关系和感情观的影响,各种不够清亮的关系使渡边的感情状态如湿哒哒的梅雨季,昏昏沉沉,绵延不绝;在遇见绿子之后,“春天的小熊” 般的绿子基本横冲直撞地斩断了这种闷沉恼人的状态,给了渡边一个新的恋爱精神状态的选项,所以绿子的“掌语权”不仅是她自身女性生命力的象征,也对渡边的感情之局起到补偿调和的作用。

2 关于性与“全世界”的占有

对于绿子有关“性”的观点,有研究者认为她是“性崇拜者”,乍一看文章中的相关表述:“咦,上次那个星期日你吻我了吧,我左思右想,还是认为那很好,好极了。”“咱俩尽情受用一小时呀,在地上滚来滚去,浑身扭动。”“我说,渡边君,你别认为我这是淫乱啦性饥渴啦勾引啦什么的,别那样认为,我仅仅是对此深感兴趣,急于想知道罢了。”“不过我顶喜欢色情电影,下回不一起去看一场? ”诸如此类,很显然绿子对这个领域兴致勃勃,可是这个观点总归有些平板化,加上“崇拜者”在强调对方使绿子崇拜而不够柔和,毕竟绿子在性的方面占主导。这是很“女性魅力”的一点,她不再是一个被索取者的形象,某种意义上说这与现行的主流性观念背向而行,即便在情爱大师渡边淳一的笔下,多数女性形象也是弱势的一方,为取悦男性而使出浑身解数,似乎一切都是为了男性而楚楚动人,绿子则不搞这一套,她非常清楚性的出发点是由于爱,所追求的是性与爱必须紧密一体不可分离,由于性是极私人的,并且出于女性本身的被动,所以在传统上女性的性心理是不被多加考虑不被多加揣摩的,性情绪也是相对被压抑的,而绿子又灵活地跳了出来,她十分了解自己的性心理并能在面对渡边时合理适时地释放性情绪,这对于如今所处时代当中的女性而言也是难得的,放在绿子所处的时代背景下,这是一种呐喊,呐喊之后女性的声音最起码有人愿意听,被接收,并且有一个较为良性的反馈,进步的成效不言而喻。除此之外,虽然绿子口中关于“性”的表述给人的感觉直白而肆无忌惮,然而“忠诚” 是藏匿其中的,她对渡边来讲专一而可靠,从“全世界”系列的表述中就能知道绿子给渡边带来的是何等的安心感和依赖感。

“喜欢我的发型? ”

“好得不得了。”

“如何好法? ”

“好得全世界森林里的树统统倒在地上。”

“喜欢我喜欢到什么程度? ”绿子问。

“整个世界森林里的老虎全都融化成黄油。”

这样的绿子对身处迷失自我,笼罩在雾蒙蒙阴郁氛围下的渡边来说是绝对的救赎,从渡边的角度来说,绿子是他本身“全世界”范畴中的唯一,具有独占性,在爱基础上的性是加固两性关系的有效方式,这方面绿子再次拥有了主动权。在全文即将结束的地方,渡边给绿子打电话接通之时,“绿子在电话的另一头久久默然不语,如同全世界所有的细雨落在全世界所有的草坪上一般的持续在沉默。” 即使在结尾也在强调“全世界”。渡边最开始遇见绿子的时候他的灵魂和生存状态都是受到束缚的,而绿子用女性的性魅力包裹着渡边引领他向前走,使他在深陷直子、玲子混沌关系的时候扒开一道缝看到亮光。一步步将渡边引到自己身边。渡边逐渐得到精神世界的活化,不再是在直子身边那种拘谨小心,带有分寸感的不安,反之能让渡边尽量处在一个放松的环境中,让他感到自己就是他的“全世界”,尤其在经历了直子去世,绿子的性给予更带有温存疗伤的性质,绿子将性自由发挥到了极致,她利用性自由拯救彼此,补全彼此心灵的残壁。一般来说性自由总偏向于男人的特权,可绿子就把这种偏视收了回来,冲破受传统围堆牵制的精神可见一斑,女性主义的火焰又燃了起来。

3 “自我丧失”的反叛以及对现代社会「論争」的借鉴作用

“自我丧失”这一命题是村上对文中女性人物形象想表达的重点,所谓“自我丧失”不难从文中看出。直子,玲子在此方面的倾向尤为明显,总是寄希望于依赖他人来解放自我,或者寻求他方的庇护来获得心灵上短暂的安宁。女性在特定迷雾状态下会抓住支撑来构建理想的乐园,基于女性特点看合情合理,这是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就拟定好的。而绿子任性傲慢地把“自我丧失”的藩篱割掉了一部分,这正是她的与众不同之处,叛逆中吸引聚光灯加速她的闪耀。有意识避免陷入“自我丧失”的泥沼有利于女性搭建能满足自身的舒适区。由绿子所处的年代观现代社会,现阶段,日本社会实行的是夫妇同姓制度,即结婚之后夫妻双方只能拥有同一个姓氏,可以妻随夫姓,也可以夫随妻姓,囿于文化及传统原因,多数选择妻随夫姓,因此对于女性“自我丧失”争论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更换长期一直使用的姓氏是否会使女性心理失去自我,这种“失去自我”的程度有多深成为争论的关键点。若想取得“夫妇同姓”争论的胜利,或者即使不能在短时间取得胜利仅仅向“夫妇别姓”靠拢,那么就要从女性“自我丧失”的角度考虑,绿子的心理行为无时不刻在对抗自我丧失,立足于这个就是在这场争论中取得话语权的破口之处。首先要认清女性一系列心理变化的根源,在弄清楚成因后,尽力摆脱自我丧失的束缚,其后在争取别姓权的战役中攥紧力量全力走下去。

4 结语

综上所述,绿子的现代女性形象丰满而充满明亮的色彩,对于现实社会的意义也是独一无二不可取代的,尤其作为日本现代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其存在具有灯塔的意义,时至今日也是女权和女性主义的象征,这个形象的塑造之成功是里程碑式的。

猜你喜欢

直子渡边
Two-point model analysis of SOL plasma in EAST
环游世界的梦
爸爸是个理发师
挪威的森林第07章 魔力(13)
挪威的森林第06章 绿茵藏艳(38)
挪威的森林第06章 绿茵藏艳(16)
挪威的森林第03章 黑暗中的裸体(2)
绝望与重生
让鬼子兵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