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教育”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019-12-26陈昊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3期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智慧中职

陈昊

(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海南海口 570102)

基于“互联网+教育”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中心,追求教学质量,提升课堂效益,教师和校方必须了解学生真正感兴趣,真正所喜欢的课堂形态,以此对整个校园软硬件环境进行实时的改造升级,确保“互联网+教育”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所具有的实质性价值作用能够充分得以体现。

1 当前我国“互联网+教育”下中职教学现状

1.1 校方重视度不足

当前我国“互联网+教育”下中职教学现状整体不容乐观,如校方重视度不足的现象模式的整个互联网+教育的功效完全无法发挥,这也使得大部分中职学校在教育过程中适中无法摆脱传统教育的局限性,自身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停留在较低水准,整个信息化教学改革进程极为缓慢。

1.2 教师教学模式滞后

教师作为推动教学模式发展改革的重要因素,中职教师专业素质往往对整个“互联网+教育”所起到的作用有着决定性影响,但当前大部分中职教师仍然是以传统教学观念为主,自身对多媒体技术教学、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的水平严重不足,使得整个中职教育教学效果很难得到有效改善。

1.3 学生学习能力水平差异明显

同时中职学生作为教育教学主体,围绕学生进行相应“互联网+教育”下教学模式设置,对学生能力以及知识水平也有一定要求,但中职学生受自身学习能力以及知识水平限制,使得其对“互联网+教育”认知缺乏一定客观性,使得“互联网+教育”下中职教学活动开展难度加大[1]。

2 基于“互联网+教育”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求

结合上文对当前我国“互联网+教育”下中职教学现状分析,可以看出在实际实践期间其所存在问题相对较多,因此结合其目前存在问题从构建“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入手,来使“互联网+教育”的实质性价值作用能够充分得到发挥,以此使中职教育教学效果能够得到全面提升。

2.1 建立完善的校园网络硬件设施

校方应充分重视互联网+教育的实质性意义,其可以弥补传统教育的缺陷,利用其进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能够为学生提升更加全面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学习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因此加强互联网设备建设便显得极为必要,通过为教师提供优秀硬件设施,来保障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得以实时构建。

2.2 教学资源的高度开发和利用

基于“互联网+教育”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求,必须突出教学资源的高度开发和利用。此期间必须采取互联网信息技术对中职教学资源做全面整合,确保长个教学资源平台的完善性并将教育资源进行网络平台资源设置,使学生能够在网络平台直接对相应资源进行下载、流浪、使用,并对教学资源做好合理分类优化,以此使整个教学资源丰富性得到实时展现,为后续智慧客养教学模式构建打下良好基础。

2.3 针对中职教师进行实时培训

针对中职教师进行实时培训,明确其教学能力、知识结构、专业水平等,分层进行培训,来让其自身信息技术水平、资源整合分类技能、网络多媒体设备操作等完全达标,以此来全面提升中职教师队伍整体综合专业水平;使基于“互联网+教育”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效果可以充分得到发挥。

3 基于“互联网+教育”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3.1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在基于“互联网+教育”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求达标后,进行实际构建时主要以智慧课堂系统、智慧教室、后台环境、终端支持来体现。这个过程中要先对学生自主学习阶段做合理划分,即对学生课前自学质疑、课中答疑做好时间节点设定;同时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必须结合实际做好课程分解、课时规划、微课设计制作、测评设计、自学任务单设计、上传发布云平台工作,突出自身备课、授课、拓展、批改作业、改进教学各环节实效性,并让学生形成预习自测、答疑展示、创新、查看反馈、改进学习方法的方法流程;以此使基于“互联网+教育”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能够得以成型[2]。

3.2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实践

在基于“互联网+教育”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完成后进行实践时,从智慧课堂系统角度出发,教师进行教学时主要是从教师备课环节开始,此期间相应智慧课堂系统平台会直接推送学生预习内容以及预习检测内容,之后再学生预习时,在学生完成教师推送预习题目以及自我诊断检测内容基础上,对疑难问题会进行实时记录;教师授课环节中可根据学生在智慧课堂系统上所展示的预习反馈情况来安排适度自学时间以及授课时间;布置作业环节时教师可将每道作业题目讲解过程上传至智慧课堂系统中的作业系统中,在学生完成作业后,提交支教时,教师通过智慧课堂系统完成批改后,自动反馈至学生,学生通过查看作业结果来将错题、难题进行错题集收录与教师解题过程做对照查看,以此使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效果充分得以展现。

智慧教室层面出发,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必须体现计算机技术、与计算技术、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的具体功能作用。明确学生学习空间即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的实时结合,也是本地与远程活动实时结合,使学生学习开放性和教师教学高效性得到有效保障。注重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期间后台环境中的云计算服务器、分布式文件服务器、非关系数据库服务器等必须严格按照规范参数做相应布控,而软件方面即智慧课堂教学系统中的各分项系统,比如作业管理系统、网络辅导系统、资助学习系统、互动教学数据分析系统、无线网络覆盖系统等,必须突出分布合理性,而其终端支持则必须满足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多媒体设备展示标准。

3.3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目标及成效

3.3.1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目标

基于“互联网+教育”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将其用于中职院校中时,其本质目的即培养智慧型学习人才。此期间地方教育部门、校方、教师通过创建智能课堂实现为学生创建智能化学习生态的目的,确保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教育方针能够得以有效融合,继而让学生可以更加便捷高效的享受到适宜的“学习服务”,培养出适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与此同时智慧课堂与当代学生能够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主动学习有着直接关系,其可以切实的增强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我国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先进性和实效性可以充分得到展现。

3.3.2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成效

以某市中职院校为例,其在基于“互联网+教育”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后所取得的成效较为突出,如其对该院校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提升效果极为明显。通过智慧课堂,学生可在课前进行实时学习并对课堂知识点做基本理解记忆,后续在正式授课期间,学生往往会获得更多的发言展示机会,继而使整个课堂生动性更强,而由于学生个体间基础的差异以及遇到疑问及困难的多样性,教师便无法按照以往的传统模式做面向全班级的统一讲解,必须根据各个学生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以此使教师课堂管理能力随时间推移得以全面提升。

基于“互联网+教育”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动性、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效果显著。智慧课堂可以有效扭转以往学生学习的被动状态,在通过激发起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使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动性。且在智慧课堂教学时,围绕学习专题做相应设置时不管是课前线上交流或是课堂上的直接探讨,都为学生学习时间充裕性和合理性提供有力保障,整体学习节奏较为鲜明;因此学生在此期间的批判性思维、辩证性思维等都会得以不同程度的提高,而这种学生学习过程中问题发现的逐步增多,也表明了其思维以及思考深度的全面提升。

与此同时教师利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的交流表达以及合作完成相应学习任务的效率和质量相较于以往得到全方位的提高,这便为其整体学习基础能力的牢固性打下良好基础;因此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所具有的促进学生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的作用较为突出,其是中职教育教学目标可以达到预期的前提。

基于“互联网+教育”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改变了以往传统教师教学模式,借助各种网络资源即较为先进信息系统平台,加速中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进程,实现了对中职教师教育观念及教学方法转变,有效促进中职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同时,使教师教学水平也得以有效提高[3]。

4 结语

基于“互联网+教育”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是中职学生自身综合素质能够得以培养的关键,更是课堂趣味性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得以体现的前提;注重“互联网+教育”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所具有的教育新理念和教育资源集中特性,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推广应用,也是我国教育事业能够高效、快速、稳定发展下去的必要条件。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育智慧中职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在偏远农村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设想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基于SCP范式的“互联网+教育”产业组织分析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