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孔孟儒的本怀
——尊德性
2019-12-26张素灵
张素灵
中西文化,大分野明显。西方文化以追求知识为目标,而孔孟儒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则以崇尚道德为鹄的。前者我们名之为“道问学”,即对应于西学的“理论哲学”;后者名之为“尊德性”,即对应于西学的“实践哲学”。现代新儒家牟宗三说,中国儒家正宗为孔孟,其学术思想“大约地称为心性之学”;冯友兰的新理学,“大体上是承接宋明道学中的理学一派”。“理学”与“心性”等词很抽象,听起来冠冕堂皇,使我们感觉远离了儒家本怀,不免有屋上架屋之嫌。
那么,儒家本怀到底是什么?
一、“尊德性”与“道问学”
宋儒尊德性而道问学。
(一)朱子“不堕一边”
何谓尊德性?何谓道问学?朱子言:“尊德性,所以存心而极乎道体之大也,道问学,所以致知而尽乎道体之细也。二者修德凝道之大端也。”[1]其又言:“尊者,恭敬奉持之意。德性者,吾所受于天之正理。道,由也。”[2]。“尊德性”与“道问学”,看似两件事,实则是一事,即“其实只两事,两事又只一事,只是个尊德性,却将个尊德性来道问学”[3]。朱子强调:唯有尊德性,故能“致广大、极高明、温故、敦厚”;唯有道问学,故能“尽精微、道中庸、知新、崇礼”。
(二)陆子“先立乎其大”
朱子力主格物致知,泛观博览,下学而上达。陆九渊讥之:“圣哲之言,布在方册,何所不备?传注之家,汗牛充栋。”[4]陆九渊认为,不知尊德性既无道问学,只有尊德性才可道问学。“先立乎其大者”是陆九渊尊德性之根本。所谓“大者”:“人心至灵,此理至明。”“大者”,即心,即本心。心即理。“充塞宇宙”的理,就在每个人的心中。心,一心也;理,一理也。此“心”亦名本心。陆九渊曾言:“道塞宇宙,非有所隐遁。在天曰阴阳,在地曰柔刚,在人曰仁义。故仁义者,人之本心也。”[5]陆九渊的本心无非就是仁义理智信这些最高道德概念之异名也。陆九渊曾言:本心若未发明,终然无益。依陆九渊之意,不先发明本心之理又“尊”什么呢?[6]
二、西学的“道问学”
中国文化自始即以“尊德性”为其道统。西学则把形而上的理念世界当作存在的真理。因此,形而上学成为西方文化的骨干与标志。那么,形而上学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形而上学把“道问学”(理论哲学)发挥到了极致。
(一)莱布尼茨的形而上学
莱布尼茨是机械论的自然观者,他主张抛弃单纯从物理学的量或广延的角度来解释世界的机械思维模式。他从“点”入手区分了三种点:其一,“数学上的点”,虽不可分,且无广延和现实性,但却抽象;其二,“物理学的点”,虽有现实性但是无限可分,因此不能把它当作统一性的实体来看待;其三,“形而上学的点”,这种形而上学的点就是莱布尼茨所创立的单子。那么,什么是单子?即实体的本原。单子即莱布尼茨形上学之实体,亦即柏拉图之理念。莱布尼茨的单子有以下几个特点:(1)单子世界呈等级状,其中最高的单子是上帝;(2)单子单独且无形,由上帝创造;(3)单子数量无限;(4)单子即灵魂,灵魂是一种单纯的实体或单子,它并无广延但表象着有广延的团块及其变化多端的情状,并且对它们有知觉[7]。物质只表现出被动能力,而能动性是一般单子(实体)的本质[8]。
(二)费希特的知识的形上学之根据
费希特称自己的哲学为“知识学”,其关注的重点不是知识的实际内容,而是知识的合法性。故其哲学的目标与康德先验哲学一致,即考察知识的“可能性条件”。
费希特自认为知识学仍然属于先验哲学的范畴,但他的先验不是康德式的先验。费希特抛弃了物自身的概念,认为意识之外的客体“是一种虚构,完全没有实在性。物自身并不出现在经验里”[9]。他由康德的体系发展出:其一,把范畴一个一个地从自我意识中逻辑地推演出来,而不是与自我意识单纯地从现成的形式逻辑那里引出来;其二,从先天的形式中创造出质料来;其三,将康德的认识论扩展到涵盖实践与历史的一切领域。费希特还指出,知识学要确立一切具体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的最高原理,只能是自我意识。在自我意识中出现的自我,本质上不是意识的事实,而是使意识及其对象得以可能的东西,是造成意识事实的行动,即费希特所表述的“本原行动”。不仅如此,他还致力于探求知识学的基本原理,即正题、反题和合题。
三、孔孟儒的“尊德性”
仁义或道德乃儒“教”之最高概念(亦即本文所意指的“尊德性”),其要义如下。
(一)内在的“仁”
孔子的思想以一“仁”字即可表达。何谓仁?樊迟三次问仁,孔子给了三种不同的回答:其一,“爱人”;其二,“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其三,“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总的来说,仁的特点有三。其一,仁即人,杰出之人也。孟子说:“仁也者,人也。”仁的起源,似乎有若干人超出一般人之上,为了把这种“很像样的人”和“一般人”区别开来,于是就造了这么个字[10]。由此,《诗经》中出现的歌颂田猎的“美且仁”——“漂亮,而且很像人样子”[注]言其不是女子式的美,而是大丈夫的气概之美。的解释也就贴切了。其二,“以人意相存问”之情感。情感应是孔子仁的第一要义。故孔子有“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之明训。其三,现实理想。“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仁是极高境界,非同寻常。孟子的“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亦表明其以仁为人生的理想境界。
(二)外在的“礼”
仁者,人心也。仁是内在的——“克己复礼为仁”,“礼”则是仁的外在表现。“礼也者,动于外者也”。孔子的礼的思想包含以下四个方面。(1)人之尊严。“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礼是人之尊严的象征,人皆有礼之尊严。(2)治国根本。为国以礼,礼是治国理政之大本。(3)人伦原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礼教之“三纲”乃肇始于此也。礼是数千年来中国人的基本道德规范。(4)节顺人情。“礼,上达天道义理下顺人情。无礼则情何以堪?”“礼者,因人之情而为之。”[11]
(三)理想人格“君子”
孔子告诫我们:“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君子是孔孟儒的理想人格:“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君子何谓?朱子言:“君子,成德之名。”君子是由“仁”与“礼”滋润而成的道德化身。儒家的君子,实际上可与基督教的上帝媲美。朱子“仁以德言”。孔子的仁学即道德学。儒家之仁君子,其根源不在形而上(之性体),亦无须去求外在之知识,只需个人内在操存涵养,当下即是,“自然”而成。
四、结论
西方唯理论者认为知识存在的形上学根据,就在“心灵”、莱布尼茨的“单子”、费希特的“自我”之中。总其名,则谓“唯心论”。西方形而上学是要解决知识来源的问题。所谓心性之学,即探讨宇宙本源实体“性体”的。心性之学亦即道德的形而上学。比较而言,西学的唯心论与新儒家的心性论,同其“形上学”之名而无其实。前者明确寻求的是知识的根据,即“道问学”;后者所论则语义含混、扑朔迷离,它既“尊德性”又“道问学”,其所“尊德性”(实践哲学)不是原始儒家的道德,其所“道问学”(理论哲学)也不是西学的知识。可以说,“心性之学”不是孔孟儒的本怀。
古人云:“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舟有倾覆,水性(人之伦常道德)则无改易,所以中华文明历数千年而没有中断。与之相反,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文化却消亡了。儒家之所以尊德性,是因为道德之光,与天地同久远,与日月同辉煌,永不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