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的传统文化意蕴

2019-12-26

文化学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政治协商多党合作政党

雷 炜

民族文化会对民族性格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王长江先生曾用一个比喻来说明这种影响:“一个民族的文化,宛如一个人的皮肤。人可以自己去欣赏它的光滑,也可以去叹息它的粗糙,却不可能从中摆脱出来。”[1]政党制度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就像人类依赖空气维持生命一样,政党制度每时每刻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适应的结果,蕴含着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是对传统文化的积极运用与创新。

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内涵

2018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联组会议中讲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2]这是我党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并对其内涵进行定义。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的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议。”[3]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党人可以和任何想要推翻现存制度的民主党派实行联合,这为中国的政党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面对无产阶级人数少的现实,党中央认识到了中国革命的艰巨性,于是通过与国民党合作建成国民革命统一战线来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抗日战争爆发后,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实现了共产党与其他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良好关系;解放战争中,蒋介石集团的一系列破坏活动使得民主人士看清了其真面目,打破了中国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道路的幻想,人民开始认可共产党的领导并且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道路;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会议上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从此,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形成。1949年以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制度化、系统化发展,最终成为我国新型政党制度。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新型政党制度的核心,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4]第一,党的领导是对国家性质的保障。习近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5]“两个先锋队”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正是因为党的性质才能保证我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取消和否认了共产党的领导,实行了西方国家的多党制,导致了社会剧变。第二,党的领导能够保障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落到实处。民主集中制坚持民主和集中相结合,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的权利。西方国家认为自己是真正民主的国家,但在两党制或多党制政党制度下,政党沦为不同利益集团的斗争工具,人民的利益和诉求得不到保障,因而西方国家的民主并不是真正落到实处的民主。

另一方面是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各民主党派可以通过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政治协商来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履行自己的义务,这也体现了新型政党制度的本质,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正如习近平所说:“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特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6]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一种重要的民主形式。通过协商民主,能够实现公民有序参与政治,鼓励更多人参与到社会和国家事务的管理中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需要,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重要民主形式。”[7]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参与中国政治生活,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优越性和真实性。

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的传统文化意蕴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发展的制度成果。硕果累累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巨大的精神财富和发展创新的智力支持。

(一)“党的领导”所体现的传统文化意蕴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以民文本、讲求谋略、礼法并重思想的体现。

1.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中写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真正将“天下为公”这一社会理想变为现实。一方面,共产党坚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每一级的人大代表都通过人民选举产生,能够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反映人民的诉求。与西方的议员相比,人大代表能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另一方面,坚持正确的干部选拔和任用机制。党在干部选拔和任用上坚持任贤、任能,重视干部的道德修养和实践经历,任人唯贤而不任人唯亲。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选贤举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

2.以民为本,本固邦宁

中国自古就有民本思想。孟子最先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强调百姓在社稷中的重要地位。荀子《王制》篇中“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论述也表达了百姓在稳固国家社稷中的重要性。这些朴素的民本思想本质上是为了安稳社稷、维护君王统治。中国共产党汲取了古代民本思想的精华,从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时时处处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两个先锋队”,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广大人民谋幸福的使命是其最深厚的执政根基。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人民利益至上,才能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利益观、物质观从而为人民服务,才能在国家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以人民为中心,才能以民为本,本固邦宁。

3.因敌制胜,讲求谋略

古人曾说:“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恢复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党就开始着手制定经济发展的规划;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明确了实现现代化的“两步走”的战略步骤;中共十三大上,邓小平提出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规划,为我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共十五大上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将发展前景延伸到了21世纪中叶;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提出了新的“两个十五年”奋斗目标。习近平一直重视战略思维,新的奋斗目标的提出是我国当前发展的最新战略部署,是根据实际作出的战略步骤调整,正是对中国古代谋略思想的吸取和运用。中国共产党注重从整体、全局出发,注重谋略,因时而变。

4.礼法并重,以德服人

传统文化中历来强调以德治国。孔子在《论语·为政》篇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从习近平的治党方针可以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对以德治国、为政以德的坚持。2013年6月开启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纯洁性、先进性对党员干部进行检查和教育,目的是端正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从而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党的威信。同时,传统文化注重礼法,强调规矩。《韩非子·有度》讲道:“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明确了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协调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在将依法治国作为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的同时,将以德治国作为治理国家的重要方式。

(二)“政治协商”所体现的传统文化意蕴

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是新型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深刻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修齐治平的价值追求。

1.和而不同,兼收并蓄

“和”是儒家推崇的社会和政治秩序原则。“和”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秩序。《论语·学而》篇提及“礼之用,和为贵”,《尚书》提及“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这都表达了中国传统社会对和谐的社会秩序的追求。多党合作、政治协商使得多方利益诉求能够以合法、合理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秩序,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也是一种求同存异的包容。《论语·子路》篇提及“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国语·郑语》提及“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都是对“和”最为生动的阐释。只有和谐才能够产生动力,从而推动事物生长发育,如果完全相同则会因缺乏动力而无法继续发展。因此,“和”应该是一种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包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因为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有利于实现、维护和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党的领导下实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尊重人民的根本利益,其他不同利益也能够以合法、合理的方式得到表达,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2.修齐治平,弘毅致远

儒家思想是历代以来最受推崇的思想。儒家强调修齐治平,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一个人首先要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而后再发挥自己的才能德性来治理国家、平定天下。张载的《横渠语录》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表达了自己对天下苍生的责任与担当。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体现了这种修齐治平的入世担当,每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中,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这也是新型政党制度体现的价值追求。《论语·泰伯》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强调一个人要坚定地树立远大的志向来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汲取了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鼓励有抱负的人通过协商参与来为国家、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相互作用的理论产物,这一制度处处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

三、新型政党制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新型政党制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不能囫囵吞枣、不加分析,要仔细辨别,汲取有利于新型政党制度更好地发展的传统文化来为其服务。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在吸取传统文化养料时要对其进行辩证地考量。包罗万象的传统文化中既有可以借鉴吸收的实现中国梦的精髓部分,也有阻碍社会主义建设的消极内容。比如,以“内圣外王”为核心主张的儒家思想认为,人要加强内在修养、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和才学水平,把自己的才能智慧用于社会和国家治理。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也是今天我们可以借鉴吸收的精髓。新型政党制度就汲取了“内圣外王”的思想,给不同党派、不同职业的人同样的机会来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的管理。但是,我们也要以辩证的、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儒家思想中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比如,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观点,由于正常的需要与过度的欲望之间的度很难把握,导致了理学思想对人的正常需要、个性自由的压抑。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在汲取传统文化养料时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国的传统文化灿烂辉煌,但我们不能不顾实际情况一律照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需要从传统文化中借鉴“和谐”“共存”“包容”等文化传统来为自身的合理性论证和服务,这是从实际出发,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借鉴。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不止这些,“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这一部分的内容对发展和完善新型政党制度并没有实际的作用,因此不能不顾实际情况将其中的规矩、礼仪等生搬硬套地用在新型政党制度建设中。

最后,在汲取传统文化养料时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有重视百姓的传统,在促进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传统文化相适应的过程中,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初心,用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度的先进性来改造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基于古代民本思想,从自身的“两个先锋队”性质出发,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要尤其注意立场问题,要明确文化该为什么人服务、该走什么性质的道路的问题。

四、结语

政党制度与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上长出的理论果实。深入挖掘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的传统文化意蕴,有助于我们理解政党制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转化和发展传统文化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猜你喜欢

政治协商多党合作政党
《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是做好新时代政治协商工作的基本遵循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传递民主党派声音 讲好多党合作故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浅谈如何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协商民主与政治协商
俄罗斯政党的最新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