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译事三难
2019-12-26迟小飞
迟小飞
(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100081)
1 什么是信达雅
但凡提及信达雅,不能不提严复。严几道其人,早年求学西洋,学通古今中外。介绍民主科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启蒙,开启民智,为介绍近世思想的第一人。严复为《天演论》写的《立译言》开篇提到,“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译文取明深义,故词句之间,时有所颠倒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而意义则不倍文。此在译者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则下笔抒词,自善互备。至原文词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从以上三段话可以看出,严复标出“信达雅”三字,一是抒发对翻译之难的感慨,二是宣示为自己设定的翻译原则——求达。纵观严复的翻译实践,他始终恪守着这一翻译原则。同时,这一翻译标准理论的提出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信达雅为我国近代形成自成体系的译学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石。严复不仅提出了译事三难,还简要说明了三者之间的关系。他认为首先要信,“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然后阐明信与达的关系,“为达,即所以为信也。”随后讲“雅”: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由此可见,这一翻译标准理论的提出是基于前人长期翻译活动的经验和严复自身从事的翻译实践总结出来的,并非出自其个人凭空臆断。
2 信达雅的前世
作为近代出现的翻译理论,严复的翻译思想在此之前并非无迹可寻。从国内翻译理论来看,汉末文质之争,六朝达而雅,唐以信为主,直译,意译与新译此消彼长,交相辉映。中国翻译史虽然悠远,但是古人重实践轻总结,流传下来的译理屈指可数,远远构不成体系。此外,这些理论大多短小精悍,寥寥数语勾勒出作者想要表达的译学思想,可是背后所蕴含的译学理论却有待解读,因此这种留白就会造成不同人对于同一理论的不同见解。严复的翻译标准理论可谓是集中国古代译学理论之大成,是一次简短精悍的系统总结乃至升华。从国外翻译理论来看,古时主要源于对圣经翻译的总结,其中尤以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最具代表性,而对比之下我们不难发现有许多相似之处。基于此,很多人怀疑严复的译事三难就是直接抄袭泰特勒的三原则,或是经其翻译而来。虽说此种说法有待考证,但也并非空穴来风。在近代中国,中外交通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加上严复又有留洋经历,西学为体,中学为用, 吸收西方译界的精髓化为己用的机会大大增加。但无论事实如何,我们已经无法考证。只能说明,人类的翻译活动,译理总有共通之处。中外双向翻译可以相互借鉴,互为印证。同时亦能说明此理论之伟大,涵盖之广泛。我们也更有必要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之历久而弥新。
3 信达雅的今生
五四运动时,在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的呼声中,引进国外先进文化的需要日益高涨。许多学者基于多年翻译实践,提出了众多翻译理论,堪称中国译学理论史上的黄金时期。而这些理论的建立,或多或少都源于信达雅的理论基石。建国之后,随着政局稳定,文艺界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掀起了翻译国外作品的热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国外社会逐步开始全方位的合作共赢。在中外交流的过程中,翻译活动无疑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译界对于信达雅的研究也日趋深入以及细化。
一个多世纪以来,在严复提出“译事三难”之后, 世人对信、达、雅的认识是日趋深入的。在一开始, 许多译者将之奉为圭臬。随着社会进步, 语言发展, 译界人士开始逐字推敲理论内涵,甚至矫枉过正: “雅”字首先遭到非议, “信”与“达”的辩证关系开始被重新思考, 而后逐渐得出以“信”为本, “达”“雅”只有从属的意义。而追本溯源之下, 发觉绝对的“信”, 也只是一个理想, 从而得出翻译“只能得原文的近似”这样一个结语。对信、达、雅三义的认识, 到此可以说是走上了歪曲误解的道路。另一方面, 在这段时间里, 也有不少学者对信、达、雅做出了新的解释。
梁启超:“译事之难久矣。近人严复,标信达雅三义,可谓知言,然兼之实难。语其体要,则为先信然后求达,先达然后求雅。”此处梁对信达雅的阐释已经背离严复的本意,纯粹按照三字的位置确定其意义和地位。后世对于信达雅三字的类似误释也就不足为奇。
陈康:“关于翻译,严几道提出信达雅三个条件来。信可说是翻译的天经地义,不信的翻译不是翻译,不以信为理想的人可以不必翻译,达只是相对的。”不难发现,陈康之言,意在言明信达雅的重点是在于一个信字。
这种对信达雅的误读误释,不仅偏离了严复的本意,忽视了翻译中对异质文化的接受传播影响等实际效果,同时还营造出一套违背翻译跨文化交际本质的翻译理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误导着我国翻译界的翻译思想和翻译实践。
好在不是没人看出严复标举“信达雅”的真正用意,比如王佐良:“拿实践检验他的理论,我们就容易看出:所谓“信”是指为这样的读者准确传达原作内容,‘达’是指尽量运用他们所习见的表达方式,‘雅’是指通过艺术再现和加强原作的风格特色来吸引他们。吸引心目中预定的读者,这是任何译者所不能忽视的大事。”
台湾学者沈苏儒:“从翻译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严复作为一位翻译家能在一百年前就把译本所预期的读者纳入视野,并把达成交流的目的作为翻译的首要任务,不能不说是具有极大理论价值的创见。”
翻阅严复的翻译,不难发现其所倡导的翻译重在交流。由此可以看出,严复其实并不是真的要逐字逐句去进行翻译,这根本不是他所追求的目标。“谨合原文与否,所不论也。”便是这个意思,而“取足喻人”才是他所追求的原则。“信达雅”重在翻译本质的体现,语言在于交际,严复善用文言文体传递信息,把作者的原意最大程度地表达给读者,可以说这才是严复所提出的译事三难的中心所在。
在今天,我们应当回到严复:再释“信达雅”,反思中国翻译思想史。回到严复,我们可以发现,严复“信达雅”所表明的翻译本质不在于“信”,而在于“达”,这也是严复所言译事三难的真正价值所在。“达”也许可以作为当代目的论,功能论翻译思想的先声,为当今中华学术外译以及非文学翻译提供借鉴和理论资源。
4 信达雅的后世
严复的翻译标准理论,一方面集汉唐译经论说之大成, 另一方面, 开近代翻译学说之先河,在中国翻译史上可以说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之用。在最初阶段, 影响所及, 几乎到了“译必称信达雅”的地步。虽然信达雅业已被不少翻译者奉为圭臬,不过正所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认识又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翻译标准理论的产生,部分原因在于近代中国刚被西方国家的船坚利炮打开国门,社会各界师夷长技救亡图存,洋务运动以来展开的大规模翻译活动急需一个总结性的理论指导,而严复的译事三难可谓集齐了天时地利人和,加之其翻译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说对国内学界造成了深刻冲击,对此理论许多人不加思考就予以接受,马上付诸应用。但随着翻译实践的逐步扩大,在众多学者的审视下,经历实践检验的信达雅也并非完美无瑕。严复的译事三难说是存在缺陷的,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点:其一是过于求雅而脱离了原作。翻译有时确实需要得体优雅,但要以原作的雅和原作是否雅为依据,脱离原文求雅便会损害信和达。其二是由于在近代中国,基于“师夷长技以治夷”的指导思想,翻译主要集中于引进国外的生物,科技以及军事之类的书籍,从翻译体裁上来说就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而针对文学翻译、 法律翻译等不同文体的翻译,鉴于不同文体特点不同,就不能毫无差别地运用这一理论。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作为具有奠基意义的翻译标准理论,不少后世翻译理论由此衍生而出,从而使中国译学理论不断充实,发展壮大,相信假以时日定会逐渐成熟完善。我们只有以批判的眼光合理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使严复的翻译思想古为今用,不失时效。只能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翻译作品经得起学者的推敲,读者的审视以及时代的考验。
5 结语
翻译活动开展到今日,严复的信达雅有一些已经不符合当下的时代要求,甚至对新时期的翻译实践造成了误导。在文化外译越来越成为当代翻译研究的关注热点之时,正确认识严复的翻译思想与实践为我们当前思考文化外译理论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再谈信达雅,对中国传统翻译理论思想的发展脉络进行反思,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前人的学说;再谈信达雅,并不意味着要推翻信达雅作为翻译的标准,而是要理清目前流行于学界译界的信达雅理念与严复本意的差异,从而与时俱进,以形成对中国翻译思想史的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