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视角的物流人才培养研究*
——以绵阳师范学院为例

2019-12-26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9年9期
关键词:物流区域人才

□ 曾 流

(绵阳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6)

人才培养是学校发展和专业建设的首要中心工作,也是地方性高校服务当地的直接手段。基于区域经济发展视角的物流人才培养,就是要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物流人才培养的立足点和着眼点,促进全域资源整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需求。

1 物流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1.1 物流人才培养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

物流人才培养必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才能因地制宜地构建培养模式,突出应用性和特色化,使得人才培养与地区产业经济无缝对接。

1.2 物流人才培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

物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保障和重要增长极,而物流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将促进物流业发展水平,能够增强区域经济的动力和活力。

1.3 区域经济发展对物流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区域经济发展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物流服务能力与运作效率,对物流从业者素质要求有所提高,从而对物流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1.4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物流人才流向

“人往高处走”,在当前“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各大城市疯狂“抢人”的大背景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将是决定人才流向的根本所在。

总而言之,物流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而又相互制约的紧密关系。

2 专业发展与区域经济概况

2.1 专业发展现状

绵阳师范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以下简称“本专业”),现有专职专任教师13人,其中,中级及以上职称6人,硕博士学位者12人,另有多名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

本专业设立于2007年,自开办以来,已陆续培养出800余名学生,与远成物流、京东物流、德邦快递、科捷物流、北领物流、绵阳市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交通运输局、电商产业园等企业或政府主体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认可。

近年来,本专业积极响应学校“应用型、地方型”转型发展号召,以地区发展需求为导向,明确了“培育应用复合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和基本思路,主动转型改革,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因成绩良好、基础扎实,于2018年5月成功获批为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并力争晋升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这为专业后续发展提供了优质平台和强劲动力。

2.2 绵阳市经济发展概况

2.2.1 经济概况

绵阳市,中国科技城、四川省副中心城市、川西北地区中心城市,是全国物流配送中心试点城市、三网融合试点城市、交通运输国家枢纽城市。

2018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03.82亿元,比上年增长9.0%,经济总量继续稳居全省次席,经济增速位列前列。

2.2.2 产业概况

三次产业结构为13.1:40.3:46.6,呈现出“三二一”的现代产业结构特征。且一、二产业的比重在逐年递减,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

绵阳市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结合本次调研结果和“十三五”以来政府相关政策报告显示,绵阳市产业经济的发展重点和趋势如下:

①电子商务产业:2018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2902.09亿元,位居全省第二,牢固树立起电子商务作为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一号工程”的核心地位,加速推进电子商务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强电子商务物流的建设。

②零售业:2018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9.48亿元,同比增长12.0%,位列全省地市州首位,尤其是“新零售”业态的出现,为传统零售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商业形态对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③现代特色农业: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坚持把农业产业建设与市域特色相结合,围绕特色抓产业,大力构建农业物流体系。

如上所述,绵阳市的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对物流业及其从业人员产生了强烈的内在需求,而本专业具备较强的人才培养实力。所以,如何培养面向区域、面向产业、面向企业的高素质复合型物流人才,成为本文研究的主旨。

3 人才培养现状与不足

3.1 资源整合水平亟待提升

若以“全域一盘棋”的视角来看待人才培养,绝大多数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资源整合利用得不够充分合理,这是解决人才培养问题的“牛鼻子”。而本专业在该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无论是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物流企业的互动,还是校内院系专业之间的合作,资源整合在广度和深度上均有不足。

3.2 人才培养模式有待完善

3.2.1 培养层次需明确

既要与研究型大学有所区别,也要注意与职业教育的区分,避免成为一线操作人员的“加工厂”,要找到适合自身的差异化培养层次。

3.2.2 培养方向需改进

①培养方向不明确,导致供需错位。专业特色不够鲜明,同质化较严重,缺乏核心竞争力,培养方向与当地人才需求吻合度不够,不能很好地与当地产业链对接。

②“管理”学科的弊端。管理类学科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较为宏观和空泛,杂而不精,专业性不强,社会适应度不够。

3.2.3 课程体系需重构

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础。现行教学模式一般是通过理论与实践课程相结合的方式来开展的,但两者仍然相对孤立,缺乏有机联系,未能形成完整体系,导致学生无法真正做到理实结合,缺乏基于实际工作环境的能力培养。

3.3 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有所不足

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是近几年来教育领域的研讨重点,也是新颁布的《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显著特征。但目前学生对于实践创新的理解不足,缺乏积极性,创新创业项目申报不够积极且普遍级别不高,参加学科竞赛和行业赛事的整体比例和水平较低。

3.4 培养人才服务当地的程度偏低

高校服务当地程度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就是毕业生的本地留存率,即毕业后留驻当地继续就业生活的比例。这对于地方性高校在当地政府和行业中的话语权和资源获取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通过跟踪调查,本专业毕业生在绵留存率仅为18%,相较东部地区和成都、重庆等西部中心城市,仍有较大的差距。

4 物流人才培养的优化路径

4.1 区域统筹协调,校企政协同育人

基于区域全局视角,以学校为主体、企业为对象、政府来调控,共同参与培养,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资源整合,促进地方资源的融合。

4.1.1 校内整合

2016年以来,学校从整体战略出发,根据“专业相似、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进行了学科专业调整,本专业整合并入经济与管理学院,借此契机,本专业开始着力加强与院系内部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社会工作、农村区域发展等专业以及其他院系的学科专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同步发展,共同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专业集群。

4.1.2 校企结合

加强与本土优质企业的联系,通过学生实习实践、教师交流锻炼等方式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产教融合、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人员互通,企业专家进课堂、学院师生进企业。共建实训实习就业一体化基地,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探索“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培养新模式。

4.1.3 校政联动

政府相关部门是统筹管理和推进地区物流整体发展的职能部门,物流协会和电子商务协会则是行业社团组织,可以通过深度合作或承接项目的形式,联动互助。

4.2 结合区域发展,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关注区域发展动向,把握人才需求脉搏,认准专业定位,突出特色优势,动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4.2.1 紧扣地方发展,明确层次定位

应用型绝不等同于低层次,要培养既具备良好理论素养,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最终形成职业核心能力,来满足其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

4.2.2 对接地方经济,调整培养方向

①聚焦社会需求,实施差异化发展。必须以当地经济发展与行业需求作为调整依据,充分与电子商务产业、新型零售业和现代特色农业等产业进行对接,着力打造与电子商务物流、物流配送(包括末端物流、社区物流)、农业物流(包括农村物流、农产品物流、冷链物流)等领域相关的特色培养内容。

②学科专业方向的调整。逐渐向“物流工程”专业倾斜和过渡,该专业专业性更强,就业面更广,与地方经济结合度更高。专业转换具有较强的可行性,首先,两专业同属物流类专业,存在极强的关联性,研究领域大体一致,核心课程大多相同或相通;其次,依照《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4.2条款所示:“物流管理与工程类本科专业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其中物流工程专业可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或工学学士学位”,据此则可采取“三步走”战略:在本科高年级进行专业方向的划分,并开设涉及物流工程专业核心内容的专业方向课。完善自身实力,充分整合学校工科资源,逐步达到开办要求。可先申报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再图后续发展。

4.2.3 面向行业需求,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以行业发展和工作任务为导向,打造一批综合性课程,并以此为基石和核心,构建与职业标准、职业资格与岗位要求相符合的课程体系。综合性课程是理论教学和应用实践深度融合的课程,以培养实际工作能力为教学目标,以任务为导向,按项目形式开展。设计应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岗位要求,重点在于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要采取开放式的“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实现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和同步化;另一方面,积极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参与课程体系设计与日常教学开展。

4.3 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实践创新能力,是建立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基础上的综合能力,重在日常培养和积累。

①加大学科竞赛和行业赛事的参与力度。这是“学研教”相结合的培养途径,既能初步检验阶段性培养质量,又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锻炼综合能力,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尽早了解企业物流人才的具体要求。

②培养创新研究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多以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实际任务、真实案例为学习对象,引导学生进行系统性的理性分析和创造性思考,这不仅是理论的提高,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实践,并建立完善毕业论文校内、校外双导师制。

③稳步推进“本科生专业导师”工作。不仅“导教学、导生活”,也要“导实践、导创新、导科研”,把上述几点有机纳入指导范围,争取通过本科阶段的持续培养,让学生对“实践创新”能有更为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4.4 引导人才服务当地

在校期间,实训实践、毕业实习等环节都应尽可能组织安排在当地,积极搭建互动平台,给企业多些培养和考察人才的机会,给学生创造尽早接触和选择岗位的条件。

政府应加大毕业生服务本地的引导和支持力度。“制度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这样,当地有了优质人才来源,学生有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学校社会美誉度提升,毕业生对母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所增强,形成校、地、人才之间“互助互利、多方受益”的良性循环。

客观而言,本专业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和绵阳市经济发展情况是相匹配的,关键在于合理引导,让毕业生“就地扎根”,多形式、多渠道就业,深入地方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并让这种流向得以固化与加强。

5 结语

今后,绵阳师范学院物流人才培养仍需密切关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充分依托现有平台,整合利用多方资源,形成与电子商务、新型零售、现代特色农业等产业相衔接的专业集群,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懂理论、精操作、能管理”的应用复合型物流人才。

总之,人才培养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地方性高校只有植根本地,破解各主体之间的界限与壁垒,有效整合利用全域资源,积极探索培养新模式,才能培养出具有区域特征和竞争优势的高质量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达到“学校培养企业急需人才、企业选用理想合格人才、社会需要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猜你喜欢

物流区域人才
人才云
分割区域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区域发展篇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