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课堂还给学生

2019-12-25冯惠卿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31期
关键词:音乐教师音乐课堂学生

冯惠卿

摘 要:在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为了完成课标上规定的教学内容,或只是单纯的应付学校的考察评估。而应该有一个更加明确的,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目标。那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喜欢我,喜欢音乐课,进而喜欢音乐本身。还有就是要教会学生掌握一种能力:一种敢于表现和善于表现音乐的能力,这在小学的音乐课堂上是非常重要的。要做到这一点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把倾听学生的心声当成一种习惯。二、把和蔼可亲看作是开启学生心门的钥匙。三、把讲台变成展示学生才艺的舞台。四、把活动自主权还给我们的学生。

关键词:音乐课堂 音乐教师 学生

在一次演出活动中,遇到我曾经教过的一位学生,她现在也已经是一位人民教师了,并且也是一名音乐教师。在谈话中,她说:“老师,我一直记得,有一次,你给我们听《二泉映月》的情景,一边听音乐,你还一边模仿瞎子阿炳的样子,那时候,我最喜欢音乐课了,这也是我以后学习音乐专业的重要原因。”

经过了这件事后,我常常想:我做小学音乐教师也有二十多年了,在我那么多的学生当中,我能留给他们如此深刻印象的能有多少呢?同时这又引发了我的思考:现在我的音乐课上,我该教给我的学生们些什么呢?会唱几首歌曲、知道几首乐曲?可是,现在回想起来,我小学时候学过的歌曲或者乐曲,我还记得多少呢?想想觉得惭愧得很,已经基本上记不得什么了。我也不敢确定,在多年以后,我的学生们还会不会想起,在小学的音乐课上学过的歌曲或者乐曲。

这样想来,更觉得自己责任的重大,觉得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为了完成课标上规定的教学内容,或只是单纯的应对学校或者上级部门的考察评估。而应该有一个更加明确的,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目标。那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喜欢我,喜欢音乐课,进而喜欢音乐本身。还有就是要教会学生理解、鉴赏音乐的能力:敢于表现和善于表现音乐的能力;进而掌握创作音乐的能力。我觉得这在小学的音乐课堂上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把倾听学生的心声当成一种习惯

翻开音乐课程标准,看到课程目标中的学段目标,1-2年级的第一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3-6年级的第一条是: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7-9年级的第一条是: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关注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由此可见,兴趣在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是多么的重要。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我也认识到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非常关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觉得倾听孩子的心声,尊重学生,和学生交朋友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打开我近几年的课本扉页,你会发现我都记录着许多文字。那是,每学期开始我向学生们征集的意见和建议。在新学期的第一堂课上,我都会向同学们提出这样的问题:“你喜欢上音乐课吗?为什么(喜欢的理由或不喜欢的理由)?你喜欢老师怎样上音乐课?在新的学期里,你对老师有哪些新的要求?”

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说:希望老师多给我们上台表演的机会;有的说:这学期我们还愿意自己举办一次联欢会;有的说:建议老师教我们一些课外的歌曲;希望老师上课时多设计一些竞赛活动;希望在课堂上多一些练习吹奏竖笛的时间等等。针对学生的这些建议,我都会认真的和学生們探讨,并给学生们明确的答复,尽量实现他们的愿望,我还欢迎学生们随时给老师提建议。

通过这种交流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尊重他们的,老师和他们是朋友。通过这种交流,让学生感到他们的意见是重要的,他们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通过这种交流,也使我更加了解学生们的想法,使我以后的教学工作有了更好的针对性,也从学生那里得到了许多启发,注重了从学生们的实际要求出发,使学生更容易亲近我,喜欢我,继而喜欢我的音乐课,以此来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热情。

二、把和蔼可亲看作是开启学生心门的钥匙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说过这样一段话:“在学校当了若干年的教师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活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学生丢脸,也能让他们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

看到这段话我感触很深,我想起了一位同事曾经跟我说过,她在上小学的时候,在音乐课上老师说她五音不全,就因为这样在他心里就一直觉得自己没有音乐素质,从来不敢当众唱歌,其实她的音乐感觉还是不错的。从这件事情上可以感到老师的话对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特别是对一个小学生来说。

《学记》中说:“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亲切和蔼,学会理解学生,从内心里去爱学生,进而欣赏学生,这样,学生才能信任老师,亲近老师,进而喜欢上老师的课。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和保护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

风趣幽默的语言,也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拉近与学生心理距离的有效手段。在课堂上,我注意适时的与学生开玩笑,或运用夸张的语言、表情、肢体动作等,来活跃、调节学生的情绪,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始终保持一种较为积极的兴奋状态,以便提高教学效率。

三、把讲台变成展示学生才艺的舞台

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生活经验使我认识到:敢于表现、善于表现音乐才是学习音乐的根本。于是,在每堂课上,我都会留下一段时间,并冠以响亮的名字“风采展示”。让学生自愿报名上台表演,表演的节目类型不限,可以唱歌、可以演奏各种乐器、可以跳舞、可以表演戏曲或曲艺节目。表演形式可以是独唱、独奏、独舞;也可以是一组人合作。通过这个环节让孩子们的才能得以展示,也在同学中树立他们的威信,发挥他们的积极带头作用,也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这个环节也使我发现了很多优秀学生,为学校的一些文艺活动选拔人才打下了基础,也增进了我和学生们的相互了解。

绝大多数的小学生是喜欢音乐的,也渴望表现自我,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但由于孩子们的性格不同,每个班级总有那么一小部分学生,因为胆怯或不自信,不敢上台表演。在教学中,我也注重这部分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们懂得: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差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风采展示”中,我们的口号是:“也许你不是最好的,但只要你敢于表现,你就是最棒的!”这样,大部分的学生都能较积极主动的上台来表演,对这部分学生我也特别鼓励表扬,并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鼓励他们发扬优点,克服存在的问题。也引导同学们对他们的表现多多鼓励。

但最后,总有那么几个学生还是不够主动。也许有的老师会说:在音乐课上,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我却觉得这些学生才是最需要我们的信任、关怀和督促的。为了能让这些学生也能得到锻炼,参与到同学们中来,我分别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情况,并针对他们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办法。如果是属于不会的,就给他们找“老师”,学生之间结成帮扶对子。为了调动小老师的积极性,还会根据“学生”的情况,给小老师加分鼓励。如果是胆怯害怕的,就采用小组达标的方法,发动大家的力量,如果一个小组有一个没有达标,就给该小组扣掉一分,如果集体达标了,就给这个小组一面小红旗,和班级的奖励挂钩。这样下来,竟然所有的学生都上台来表演了,并且很多最后上台的学生的表现还非常不错,对此,我又抓住时机对学生积极的鼓励,给他们加油鼓劲。通过这个活动让所有的学生了解,在老师的眼里他们都是一样重要的,时刻让他们感到他们是集体中的一员,老师信任他们,同学们喜欢他们。通过这个环节,把讲台变成学生展示文艺才能的舞台,培养他们敢于表现、善于表现的能力,培養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开朗、活泼的性格特征。并为能把美好的音乐带进他们将来的生活中,打下基础。

四、把活动自主权还给我们的学生

课堂上短短几分钟的“风采展示”总是有限的,为了能让学生们更加充分的展示自己的风采,激发学生学习、表现音乐的兴趣和热情,我们每学年至少要举行一次“课堂联欢会”,使他们能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活动全部由学生组织,学生自己编排、自己挑选节目;自己选出主持人;自己做节目单;自己找音像资料、服装;自己布置舞台等等。老师要做的就是为他们准备音响;准备一个节目,以及向他们提供咨询服务。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达到锻炼学生的目的,除了向学生提出一些注意事项之外(如:节目的安排、节目时间的长短、节目之间的串联等等),我尽量做到,非特殊情况,一般不干预他们的计划。为了保证节目的精彩以及活动的效率,一定要注意给他们足够的准备时间。

通过实践,活动的效果是非常好的,看到学生们那有板有眼的表演,看到那一张张开心的笑脸,我的心里也由衷地高兴。有时,还有意外收获呢,联欢会上的明星,也许不是课堂上的优秀生,就是那位非常腼腆、不肯上台的同学呢!

以上是我在音乐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今后,我将继续探索,不断挖掘音乐本身的魅力,让音乐在我的学生们心中生根开花,为他们的人生增添一缕绚丽的色彩。

猜你喜欢

音乐教师音乐课堂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课改15年山区音乐教育现状调查
关于浅谈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研究
浅论高职高专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
学生写话
新时期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小学音乐教师
适应性教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实用性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