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研究

2019-12-25张燕

现代交际 2019年21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高职院校

张燕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公共必修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承担着“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的使命。从教学实践来看,大部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注重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与积极意义,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在实际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着不强、管理体制不到位、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基于此,简要提出了改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措施,以期为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效果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21—0019—02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但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比较差,在政治方面的思想觉悟普遍较低,这对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极其不利的。在高职院校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非常重要,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在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束缚下,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工作时都高度重视与关注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如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忽视了实践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关键地位,没有组织学生参观各种红色博物馆或者组织次数较少、参加人数较少,效果不佳。因而,研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理论联系实践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就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而言,该课程是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系统化、体系化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学生在提升自己的技能的同时培养起良好的道德素养,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但是,从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际情况来看,教师依旧采用传统的灌输型教学模式,学生片面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能够进行主动思考的机会较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难以充分地发挥出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最终成为空洞的教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學习热情非常低落。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能够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建立桥梁,可以有效地降低当前教学现状所导致的不良效果。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参加大量的实践活动,更为直观地了解各种红色文化,对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认识有较大的帮助。这样不仅可以与高职教育的特点相适应,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其主动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提升其对社会主义思想政治理论的认同度。

2.有利于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

正确的思想是行动的首要前提与重要保障,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提升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有巨大帮助。目前,从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师大都拥有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与教育知识,政治理论素养和专业素养非常高,但是缺乏实践经验这一问题却异常凸显,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往往难以找到有效的实践案例来支撑理论,这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是非常不利的。而切实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就能有效地避免这一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参加大量的实践活动,还能够让教师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师走出课堂的机会越来越多,有助于其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从而从教学主体这一层面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此外,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还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被彻底地激发出来,这无疑也能提升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

二、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问题

1.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意识较弱

如前文所述,高职院校主要作用在于培养技能型人才,因此学校大多也将精力与财力都放在了技能培养之上,忽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对政治导向、能力培养和全面发展缺乏重视,甚至还有部分院校未按照相关部门要求设置该门课程,即使在设置该门课程的学校,压缩课时的现象也较为普遍。毋庸置疑,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2.教学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当前,虽然已经有部分高职院校认识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并设置了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相对而言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教学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的问题也比较凸显,运行机制、过程监管和课程评价体系都还未构建起来。此外,也有一些高职院校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写入教学大纲,但并未真正实施,也没用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缺乏系统性与规范性,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在高职院校的传播与弘扬。

3.学生参与热情不高

理论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相应的基础理论,而实践教学的目的却在于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对理论知识的补充与渗透,可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针对的对象是所有学生,因此每个学生都应该成为参与实践教学的主体,只有这样,其教学效果才能有效地发挥出来。然而,从实践来看,大部分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普遍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选取部分学生参加实践教学并集中在寒暑假进行,绝大部分学生不能参加实践教学,这背离了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初衷,导致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实践教学效果极差,难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三、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建议

1.强化高职院校的管理

思想政治工作是其他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指导,高职院校管理也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首先,管理者必须积极地转变思想。高职院校管理者必须充分地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其实践教学的重大意义,确定落实该项工作的负责人,负责综合协调各部门,为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教学合力。其次,要构建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机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部门必须积极组织各种学习活动,引导、鼓励广大思政教师积极地参加实践教学,对实践教学进行过程监控,总结教学经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最后,要加大实践基地建设力度与实践教学投入力度。高职院校要充分地利用起当地的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如本地的红色博物馆、名人故居等,加大对于实践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有机会参加实践教学。

2.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針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被重视与切实执行的问题,高职院校必须以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为切入点,积极地规范实践教学组织,完善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诚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开展绝不能仅仅依靠思政教师,还需要多方面力量的配合。尤其是学校,作为教学管理者,更应该落实好教学安排,整合各方的力量,合理分配各个教师的教学内容,提升教师参与、组织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助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设立专项基金,为提升实践教学效果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此外,高职院校还要完善课程评价机制。课程评价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总体考核,是反映教学效果的重要工具,因此,必须建立起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评价机制,推动实践教学课程的顺利实施,进一步增强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与质量。

3.增强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针对学生参与度不够的问题,教师和高职院校都必须积极反思,采用多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吸引力。教师可以借助新闻联播、话题讨论、经典诵读、辩论赛、红色歌曲比赛等形式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引导并鼓励学生参演小品、情景剧、微视频等,定期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题材电影。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当代的网络技术,充分发挥网络的强大优势,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与学生讨论近期政治动态,增强互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

四、结语

总之,在我国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高职院校必须切实地开展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工作,努力让学生培养起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思想过硬、技能高超的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陆晓娟.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9(18):40-42.

[2]刘勇,刘晓莉.近十年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述评[J].当代职业教育,2018(5):81-85.

[3]邓海龙.提升新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7):6-7.

[4]张福乐.增强艺术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8,20(2):63-66.

[5]张娟.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研究[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3(2):17-20.

[6]张娟.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实效性研究——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交通职业教育,2017(3):53-56.

[7]刘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及策略研究[J].科技资讯,2017,15(2):184-185.

[8]黄琴.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及其提升研究[D].湖南大学,2016.

责任编辑:景辰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高职院校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