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接受视角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初探

2019-12-25刘方歆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5期
关键词:学习材料专业课课程思政

刘方歆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湖南株洲 41200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全国各地区高校开始尝试由传统“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逐步进行转化。而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建设的改革创新方法论中,还提出了“八个相统一”,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是“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当前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与课程改革的案例实施中,过多地关注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尚缺少从学生接受的视角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探索。该文拟借助“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尝试提出关于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1 建立学生接受“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视角

教育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一种互动,并且学习主体始终是学生。我们须关注:各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学生是否乐于接受? 能接受多少? 有了这样一个问题后,我们需要思考如何从学生接受的视角,重新审视“课程思政”实施方法。

解决这一问题,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vadi Anusbel)关于“有意义接受学习”的理论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些思路。他认为学生的学习是通过对语言文字所表述的概念、原理和事实的意义理解来获得知识的,并将这种语言或符号所表述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旧知识建立一种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过程,称为意义学习。并提出了意义学习的3个条件:一是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二是学习材料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三是学习者表现出意义学习的倾向[2]。这就提示教师在实施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重点把握:(1)精心为学生准备学习材料,且学习材料要同时具备逻辑意义,和对学生的潜在意义,(2)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发学生的学习心向[3]。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可以尝试沿着这样一个路径进行探索。专业课教师在设计“思政元素”时需要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相联系,为学习材料赋予意义,帮助学生接受学习材料并顺利转化为情感体验与价值观念。

2 学生接受视角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方法

2.1 “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建立联系

现今,“课程思政”课程改革在每个高校如火如荼地开展,但由于有些专业课程与意识形态、思想政治领域关系较远,导致有些教师对于如何将“思政元素”引入课堂产生疑惑,并将学校要求停留在应付差事的层面,简单地讲一讲“思政”小知识,继续上专业课,最终还是形成了“思政元素”与专业课内容“两张皮”的现象。这样的“思政元素”是没有真正融进课堂的,对于学生而言,这并不能称为有意义的学习材料,也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建立正确的价值认识。为应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尝试解决。

(1)寻找“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切入点。专业教师要寻找“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内容。有些专业教师认为自身专业与“思政教育”关系甚远,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理解,是因为专业教师对“思政教育”的理解不够深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明确提出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相应地,“课程思政”则可以根据课程的特点,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理想信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职业文化、工匠精神、革命传统、国防、劳动教育等融入专业课教学中[4],由此可见,带有正确价值取向的意识形态领域的知识均可成为 “思政元素”,可谓丰富。教师应当适当扩大视野,寻找和自身专业和该堂课内容相关的“思政元素”。切忌为了刻意融入某个“思政元素”而生搬硬套,造成难以和专业知识相融合的现象。

另外,专业教师还要能够寻找合适的切入方式,使学生乐于接受。可以采用故事导入或案例穿插的方法,将一段段带有“思政元素”的职业精神故事,如职业楷模事迹、职业最新技术发明等相关故事穿插在课程中。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自豪感,培养职业情操、树立职业精神,还能搭建起“思政元素”与学生专业知识基础的联系,使“思政元素”学习材料更具有意义,更易于接受,从而顺利转化成学生的内在品格。

(2)为专业课堂的“任务”注入思想内涵。我们还可以借助专业课的“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终完成学生对“思政元素”的接受。“任务”的目的是诱发、加强和维持学习者的成就动机,引发学习者的学习心向。专业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的时候,可以将最终的“教学任务”设计为一个具有一定思想内涵的成果。例如,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为学校国庆节活动设计海报,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包装设计专业的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为母亲设计母亲节礼物的包装盒,以提升学生对中华传统孝道文化的认识等。

2.2 “课程思政”元素与生活体验建立联系

若要学生真正接受课堂中的“思政元素”,更要建立与生活体验的联系,以加深学生对学习材料的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个人兴趣,关注的社会热点,均可成为帮助学生将“思政元素”入脑入心的基石。

(1)“课程思政”元素与生活经验建立联系。生活经验,成长经历,代际传授、口口相传而获得的社会历史常识,都是学生接受学习材料时所具备的认知基础,如果学习材料能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良好联系,那么学生会非常容易接受且顺利地转化吸收。例如,通过引入学生熟知的英雄、革命事迹等故事素材穿插于课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以传统节日来源故事等素材作为课程导入,为学生建立起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

(2)“课程思政”元素与社会热点建立联系。社会热点是学生接触社会时事,获取社会信息的重要渠道,为学生建立了丰富的认知基础。在诸多社会热点问题中,不乏带有“思政元素”者,这就需要专业教师善于发现并转化运用。随着当今“国学”复兴,文化大热,像《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等热点节目,学生或感兴趣,或有耳闻,都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之带来一定的认识基础。文化热为“思政元素”提供了丰厚的养分,文科类专业教师可以利用相关的社会文化热点,以传统文化为支点,扩展至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输送。

2.3 发挥隐性课程教育的作用,为学生建立认知基础

“隐性课程”在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中被定义为: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隐性课程在帮助树立学生价值观上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而思政教育恰恰“更加注重对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和树立,更强调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一致性”[5]。从有意义的接受视角来看,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潜在的。这些潜在的影响看似作用不大,但是会无声无息融入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形成下一次接受学习材料的认识基础。

然而,当今高职院校隐性课程建设主要集中在校园文化建设、制度建设、班级建设等领域,难以真正走入课堂,参与课程建设。在这里,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1)精心设计学习实践环境。专业课教师对教学细节设计“思政元素”,通过对学生感官的刺激,为学生建立接受“思政元素”的认知基础。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堂环境,构造隐形课程,如课前简单地装点教室、布置教学道具;也可以通过精心选择教学辅助素材的方式构建,如挑选教学课件背景、课间播放音乐等方式,对学生接受“思政元素”进行视觉、听觉上的暗示。这些隐性课程通过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春风化雨般的融入了学生的意识形态层面,而非简单地语言刺激和知识灌输,从而为学生建立了一个关于思政知识的潜在认知基础,构建了正向的情感态度和价值体验,使“思政元素”真正融入学生学习过程的每一个角落。

(2)预设规则、建立秩序。除了对学生进行感官刺激,教师还可以通过预设规则、建立秩序的方式为学生构建“思政元素”的体验。例如,所有的教师都可以通过建立良好有序的师生关系,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的理解;再如专业课教师在实训课程中,可以为学生预设一个爱岗敬业、诚信自律的模拟工作环境,使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习、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将职业道德与社会道德逐渐从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要求,由他律转化为自律,在潜移默化中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遵守社会道德的合格职业人。

3 结语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根本任务。要充分认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那么,“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不能脱离学生,应当将视角拉回到学习主体上,从学生接受的视角设计学习材料,从而真正将课堂中的“思政元素”转化为学生的道德情操与价值观念。

猜你喜欢

学习材料专业课课程思政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饲料专业课教学策略——评《饲料学》
党史学习教育四种指定学习材料少数民族文字版出版发行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数学探究中提升学生智慧的路径研究
构建有效数学课堂的策略探讨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
学习材料的选择、组织与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