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资助育人工作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尊严地受助

2019-12-24于宏淼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1期
关键词:自尊心自我认知资助育人

于宏淼

摘 要:随着国家资助体系不断建立健全,资助工作实现了从经济资助向发展型资助的拓展,在保障受助学生权益的同时,照顾学生尊严,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全方位发展。但在助学金评定过程中,仍有学生感到自尊心受到伤害。文章以改变学生自我认知为切入点,探讨通过学校教育活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进而解决困难生拿到了助学金却伤到了自尊心问题。

关键词:资助育人;自我认知;自尊心

学生资助是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事关脱贫攻坚,事关社会公平。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近几年来,学生资助工作成效显著,资助体系不断完善,工作理念也实现了从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的重大拓展。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是学生资助工作的根本目的。但是,在困难生认定、助学金评定过程中,学生感受到隐私被揭露、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自尊心受挫等情况也会偶见于报端。如何解决有的大学生拿到了助学金却伤到了自尊心的问题,成为高校辅导员群体在开展资助育人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面对这一问题,可尝试以改变学生自我认知为切入点,通过学校教育活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一、以改变自我认知为切入点,让受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

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价值或者个体是否接受自己、尊重自己的感受,包括个体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维护一定荣誉和社会地位的自我意识倾向,是一个人尊重需要的反映。大学生的自尊心一般表现为对平等和尊重的需要。遗传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外部刺激事件等都会在不同程度影响着大学生自尊水平。

一般来讲,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自尊心水平较强。一些学者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尊心要比非困难生更强。贫困学生更加有意识地保护自己的尊严,不愿意在同学面前显露家庭经济的窘境,更不愿其他同学怜悯、同情或者看不起自己。同时,他们的“高自尊”容易对周围的人和事更加敏感,一些小的外界刺激可能会引起他们较大的心理波动,使得自尊心更加容易受到伤害。

此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尊心中还夹杂着一定的自卑心理。他们多来自农村、城镇低收入、残疾人、单亲或突遇变故家庭,具有经济条件拮据、父母低收入、父母文化程度偏低、接受新事物较少等群体性特点。总体上看,家庭因素给他们在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学习生活等方面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大学阶段汇集了来自不同地域文化、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贫困学生与周围人群的生活状况反差突然变得明显,加之当前社会攀比、超前消费之风的不良影响,使得贫困生更觉得低人一等,造成更大的心理落差,进而出现或加剧自卑心理。

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学校教育就要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形式多样的资助育人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服务、素质能力拓展、勤工俭学等活动,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改变异化的自尊心理和不合理的自我认知,释放心理负担,不断健全人格。

二、开展资助政策与成果宣讲,让学生摘掉“特殊群体”标签

在当前资助管理制度下,拿到助学金的过程是一个被选择的过程。学生在陈述家庭经济状况、接受民主评议、评定受资助等级的程序中,与其他未申请的同学从一个整体中被割裂开来,这种被评价、被选择本身就会强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其他学生的差异。再加上个别工作人员的不当操作方法,容易让学生产生“污名感”,进一步深化受助学生的“特殊群体”意识。

高校可以通过宣讲国家资助工作取得的成就,让学生了解到有很多同龄人都在接受国家、社会、学校的帮助,进而减少受助学生的被选择感和特殊群体意识,降低“受资助”这一外界刺激事件的影响。例如,2012年至2018年,我国学生资助金额累计10906.61亿元,累计资助学生(幼儿)6.19亿人次。在高等教育阶段,2018年,政府、高校及社会设立的各项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共资助全国普通高校学生4387.89万人次,资助资金1150.30亿元。

通过对国家资助的宏观介绍,用数据说话,可以让学生看到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正在接受国家资助,以此弱化甚至消除学生“特殊群体”标签,重新回归合理的自我认知;可以让学生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待资助工作,帮助学生树立大局意识,让学生了解到让贫困地区学生接受良好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站在一定的政治高度和历史高度看待资助,不要过分着眼于小我,用更宽广的胸怀和眼界看待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党和国家、社会对青年学生的重视和帮助,增强学生对党和国家、父母、学校、社会的知恩、感恩、报恩意识,激发学生用实际行动,“小我融入大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三、搭建资助育人活动平台,助力学生全方位发展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学生资助工作的根本任务。帮助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实现人生理想,是学生资助工作的根本目标。因此,学校不仅要在经济上帮助学生,更要在精神上引領学生,在能力上锻炼学生。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家境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品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帮助学生提升能力、建立自信、磨砺品质、完善人格,做有温度的资助。要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应坚持育人导向,结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搭建平台、开展活动,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

(1)搭建学业帮扶平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普遍存在英语、计算机、高等数学等学科基础薄弱、学业困难问题,可以邀请相关学科任课教师进行讲座和个性化指导,组织学习成绩优异学生开展一对一帮扶、一对多辅导或集体复习等方式的朋辈引领,多措并举,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提升学业水平,保障学生顺利毕业。

(2)搭建心理辅导平台。家庭经济贫困,容易给学生带来自卑、抑郁、焦虑、敏感、自我效能感较低、自我否定、社会交往不良、环境适应不良等心理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求学校抓好新生入学教育这一重要节点,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和转型期教育。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更加关注贫困新生心理普测结果,通过院系辅导员日常关怀帮助和情绪疏导,结合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专业化心理辅导与咨询,开展新生适应、克服焦虑、远离抑郁、有效沟通、高效学习、素质拓展等主题活动,落实持续追踪和回访,及时发现学生异常情况并有效干预,帮助学生保持健康心理状态。

(3)搭建社会实践平台。通过建立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校企合作、专业实训等基地,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给自尊心一个“出口”,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渴望,通过“受助—助人”将传递爱心出去。鼓励受助学生利用寒暑假返乡期间开展政策宣讲、基层调研、志愿服务等活动,培养学生扎根基层、回报家乡的意识。在实践平台建设过程中,要注意把好质量关,尽量避免单纯的“劳务型”岗位,选择与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匹配的单位,进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知行合一,锻炼能力,用真学识和真本领扫清前途上的迷茫与困惑。

(4)搭建榜样引领平台。结合实践学分、第二课堂成绩单等制度,为贫困生“发声”搭建平台。通过聘任资助宣传大使、组建宣讲团、展开分享会等形式,深入发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奋好学、自强自立、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讲好资助故事,树立好身边通过自身努力改变个人和家庭命运的优秀贫困学生典型,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造展现自己、与周围同学沟通交流的机会,充分展现新时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满足学生归属感、被尊重感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家庭贫困、受到资助都是外部条件,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概念才是真正的内因,才是真正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知、情、意、行的重要力量。贫困不是罪过,受到党和国家、社会、学校的资助更不能成为造成贫困生心理问题原因。通过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的帮助,特别是学校教育,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转变观念,改变自我认知,将受助感恩之心,化为爱国报国之行,让奋斗成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参考文献

[1] 陈宝生.学生资助要在脱贫攻坚中发挥更大作用[N].人民日报,2019-03-01(13).

[2] 陆桂枝.从马斯洛的需要理论看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冲突[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12).

[3] 程治強.从选择到普遍:国家助学金制度改革刍议[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07).

[4] 陈智.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中的污名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5] 史玉倩.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4.

猜你喜欢

自尊心自我认知资助育人
用关爱让单亲孩子找到来时的路
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具”角度看国内外校服的变革
浅谈低年级学生动手操作的“放”与“不放”
大学生悦纳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