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度探究新时代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9-12-24杨海文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1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摘 要: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从延安时期的文艺座谈会到新中国成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形成极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当前,作为具有时代特色和国家属性的红色文化体现出非常明显的教育效能,在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信仰、人生目标和道德伦理方面具有其他文化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进而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可加以利用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红色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红色文化是指在我们党的领导下,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的革命实践,通过不断地继承、创新、发展和完善,最后才形成的文化。它主要在近代形成,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使之得到发展和成熟,此后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种重要的优秀文化资源,红色文化涉及物质和非物质两个方面。其中,物质方面包括革命时期遗留下来的各种物品、革命战场和重要会议地址等具有纪念意义的场所;非物质特性体现在“对人的生命主体性的自觉,蕴含着自信、乐观奋斗的情感”,包括在革命时期形成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

二、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价值

红色文化具有巨大的教育價值,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具有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强大的教育力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大学生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人才的重要来源,其思想品质决定其将来能否成为一个有用的能为国家社会效力的人才,正所谓司马迁在《资治通鉴中》中:“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由此可见一个人品质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品质培养的核心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以引导人们形成正确思想行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的实现过程依赖一定的载体对人们施加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众多载体中,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无疑是最重要的载体之一。

经过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洗礼和沉淀,红色文化早已经被赋予了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精神和价值,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属性。在新时代传播红色文化的理念、彰显红色文化的精神有利于激励及鼓舞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由于形成时期和过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红色文化不可避免的染上了革命先辈们的关于崇高的爱国理想、坚定的人生信念、高尚的爱国情操的伟大情怀。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有很多,但不能否定的是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载体中最有效的载体之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不能忽视的,必须加以关注和实践。

(二)红色文化的文化属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根基

红色文化在中国关乎生死存亡的时期——革命时期形成,在新中国建设时期得到较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的重要文化成果之一。红色文化资源带有较强的感染激励功能,担负着培养和教育中国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使命。革命先辈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相互帮助、同甘共苦的优秀品质深深的埋藏在红色文化中。究其根本,红色文化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是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独立,为建设美好家园而努力奋斗的一部发展史。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历史悠久的大国,中华民族文化之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因为中华民族文化与时俱进,其中最根本的就是中华民族文化始终蕴含着一种爱国主义精神,它激励人们始终拥护祖国,把祖国放在第一位,甘心为祖国未来奉献一切。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蕴含在红色文化中,这使得红色文化中包含着众多红色感人事件。所以,红色文化的文化属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根基。

(三)红色文化的感染特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动力

红色文化是形成于近代的新文化,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形式多样,又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红色文化有物质、理论、实践等多种要素,这使得红色文化具有较强的感染特性,更易使学生接受和成为学生思想发展的精神动力。用红色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但能弥补大学生思想上的不足,还能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水平,使大学生的思维得到开阔,同时可以锻炼大学生对待事物的思维和做法。同时,对大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提升自身实力的动力,这使得大学生能够尽可能的靠近同一文化底蕴基础和道德水平。红色文化拥有特殊的感染力,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红色文化自身的感染特质熏陶大学生,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境界。红色文化通过自身的独特的感染特质,不断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增强自身发展的精神动力,进一步实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利用红色文化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思想政治教育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授为载体,这些课程中红色文化所占比重较少,这样难以发挥红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而其中不乏存在按课本一成不变的灌输式教学,从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刻板教条化,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遭受更尴尬的局面,引得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轻视进一步加深,从而失去了对于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因此,我们应该利用红色文化的多样性,在快乐轻松的环境中接受教育,潜移默化的受到红色文化的教育,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推进红色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红色文化具有其他文化所没有的优势,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多样,有很多的故事和例子,红色文化进教材可以使教材更生动,更易理解,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推进红色文化进课堂,教师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在具体教学中,可以采用混合式、情境式、研讨式教学模式,把红色文化与红色精神渗透到课堂中”。同时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升其特色教育教学的水平,不能一昧的用灌输的方式,可以通过举例子,讲小故事吸引学生,积极与学生互动,同时把理论知识变为现实,更具体,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幅生动的画面,使课堂效率更高,学生记忆更深刻。也可以在课堂上组织活动,让学生模拟情境,更深刻的感受红色文化。把红色文化融入教材,可以说是进一步改进教材,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完善。

当然,想要推进红色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仅仅是靠教师是不够的,它还需要依靠学生本身。学生是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习活动的主动者,要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的教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学生自己的配合。大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收集红色文化的知识,对于自己不能理解的知识,可以在课堂上向老师提问,这样不仅可以加强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使课堂更加活跃,还可以使加深学生自己的理解以及施加的影响。

(二)积极开展大学生红色文化实践活动,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

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影响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单纯靠课堂上的理论灌输是不行的,还必须进行实践,实践出真知。开展大学生红色文化实践活动,可以加深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可以使红色文化的学习更深刻更富有感染力。同时,经过红色文化的熏陶及教育,又可以使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更坚定,进一步扩充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及内容。

红色文化实践活动方式多种多样,不仅仅局限于其中的某一种。首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旅游教育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旅游是一件新奇且激动的事物,能够在旅游的过程中学习知识,这对学生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诱惑力,毕竟能够一边玩一边学习,寓教于乐。大学生在承载了“红色意义”的革命摇篮中,在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的同时,聆听革命前辈感人热血的故事,才能对那段艰辛岁月更加感同身受,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通过用实地实物进行教育的方式,必然使得教育更加生动形象,更具有直观性,可以更好地将历史知识、文化传统和革命精神传承给学生。

其次,可以采取组织红歌比赛的教育方式,红歌以现实为基础、贴近人民群众为主旨,朗朗上口,所以流传性更好,传播面更广。优美的旋律、浓厚的歌词内容是红歌的最显著的特征,红歌是革命和改革的历史见证者,彰显了一个时代特征的文化。以歌动人,以情感人,我们应该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红歌比赛,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因为学习而变得紧张的神经和心理得到放松,还可以达到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目的,使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得到提高,进一步贯彻德育的方针。我们应该在歌唱红歌的同时, 进行红色故事的讲述,使学生了解革命先辈们的不易,以及努力实现祖国复兴的伟大精神,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最后,还可以采取组织学生观看紅色影片的教育方式,因为视觉教育方式是最能让学生感同身受、直接触及学生心灵、激发学生爱国心理的方式。通过观看红色影片,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革命年代的印象,进一步强化对革命先辈的印象。革命先辈们永远坚守自己的信念,不会因为战争的残酷和条件的艰苦而改变自己的信念,背叛自己的信仰。同时,可以把红色影片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和思想与当今社会所推崇的价值观进行比较,区分它们之间的不同,进一步理解红色文化,知道红色文化在与时俱进,对红色文化进行筛选,对其中适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部分提炼出来,这些进一步提炼出来的内容可以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具有感染力,更易使得学生接受。

(三)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红色文化,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的社会来临,与之伴随着的就是信息传输渠道的多样化。从以前的书信、电话到现在的各种新媒体平台,例如微博、微信。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成为每个人的必备物品,现在的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是上网,大学生更是上网的主力军,与其让不良信息污染大学生,还不如大力宣传红色文化,让红色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让红色文化的激励因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我们可以创建微博、微信公众号,宣传红色文化,同时,也可以创新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而不仅仅只是图片文字。比如组织学生进行红色微电影制作,其中添加进一些流行元素,让红色文化与时俱进。同时利用手机终端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范围广的特点,促使红色文化更好与手机媒体结合。

通过上述的方式,我们可以改变红色文化在社会上的现状,使红色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而红色文化更接近大众,更深入人心,就会使社会的氛围更好,然后在全社会建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可以使大学生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接受熏陶,也可以在大学生心里奠定一个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这样更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身教比言传更重要。由此看来,宣传红色文化可以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

上述的三种方式都是加强大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都是让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进行学习、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加强实践。新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出多样性,我们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在正确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 曾杰.论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代价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5):49.

基金项目:文章为2018年度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校内科研项目“多维度探究新时代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果,项目编号:2018-2B-007。

作者简介:杨海文(1990- ),男,山东青州人,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师,助教,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