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中介是否能帮助企业克服专利交易的经验劣势
2019-12-24沈慧君
沈慧君,黄 灿,毛 昊
(1.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知识产权管理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58,2.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上海 200092)
0 研究介绍
专利交易市场作为专利资产转化的重要平台,能够支持企业专利运营战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1-4]。随着中国专利申请量的持续增长,如何通过技术市场实现专利资产的经济价值成为企业和政府的关注重点。虽然发达国家的企业进行专利许可和转让起步较早,发展专利市场的经验相对丰富;但是由于专利交易的特点,在世界范围内,不论是在参与方层面提升企业开展专利许可和转让的能力,还是在交易环境层面提升专利市场的运行效率,都是普遍存在的难题[1,5]。中国同样面临技术市场发展过程中的挑战并正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2017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 《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中明确指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成果持续产出,技术市场有序发展,技术交易日趋活跃,但也面临技术转移链条不畅、人才队伍不强、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随后2018年5月,科技部发布 《关于技术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力图弥补现存短板,加快发展技术市场。
现有研究发现,交易经验对于供给方企业交易专利的绩效具有促进作用,因为经验丰富的企业更容易克服交易成本。但是这也意味着相比于有经验的专利供给方,缺乏经验的企业将在专利交易过程中面临更多困难,交易失败的风险更高。那么当交易经验不足,企业如何能够克服自身的经验劣势,提升专利交易成功的概率?Bianchi和Lejarraga的研究表明,企业拥有高技能员工的比例越高,企业专利许可经验的积极作用更加显著[6]。这意味着人力资源是交易经验和交易绩效关系的调节因素。但是目前的研究存在两方面不足。理论上,该研究只关注了企业内部资源的调节效应,忽视了企业外部因素具有调节效应的可能性。实践上,在企业内部建立良好的人才队伍是长期过程,难以在短期缓解企业面临的困难。 “远水难救近火”,希望在技术市场上快速获益的企业需要其他切实可行的策略,但是目前研究尚未提供清晰的答案。由此可见,现有文献对企业如何克服经验劣势的研究不够全面,需要进一步探究。
针对上述研究缺口,本文将讨论专利中介的影响和相应的机制。目前国内外关于专利中介的研究几乎只关注专利中介对专利交易的直接影响,鲜有研究讨论其可能的调节效应。同时,在研究方法上,虽然对大学技术转移办公室的实证研究很丰富,但是显然大学技术转移办公室作为组织内部专门服务大学的交易中介,与作为独立组织服务企业的第三方专利中介,存在本质区别。针对后者的研究,大多数都是基于访谈的案例研究或是小规模的问卷调查[7];对于中国的情况,毛昊和毛金生明确指出知识产权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含义及其对经济增长和国民福利的影响比较复杂,目前缺乏与之相关的经济贡献研究[8]。因此目前专利中介相关文献中缺少基于大样本的实证研究,也缺少对专利中介在整个市场范围内绩效评估的实证证据。基于以上背景,深入挖掘专利中介及其提供的服务对企业专利交易行为的影响兼具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从专利供给方的视角出发,探究专利交易服务与企业进行专利许可和专利转让活动的关系,提出专利交易服务的两类效应,阐述其如何改善企业交易专利的能力和交易环境,降低企业面临的交易成本。本文研究结果是对有关专利交易中介研究的重要补充,能够为企业实施专利运营战略和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支持和参考。
1 理论与假设
1.1 专利交易的理论回顾
本文以专利作为分析单位,利用交易成本理论分析企业在许可和转让专利时面临的困难和风险。根据交易成本理论,企业难以许可或者转让专利是因为面临着高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是带来交易成本的主要原因[9]。企业交易专利时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很明显。一方面,和专利的购买者相比,专利拥有者对专利权的质量以及专利所基于的技术的原理、应用前景和实施途径往往更加了解。每个专利都是独特的,其价值在不同的应用情境下会产生差异。信息不对称增加了专利的估值困难,交易双方对专利价值的评估更难达成一致。另一方面,存在公开信息失效的问题[10]。该问题有四种表现:①专利权人可以模糊权利要求,使得专利的保护范围不容易被判断;②理解专利的保护范围存在困难,常常出现不同法院、不同法官对同一权利要求有不同解读的情况;③即使专利保护范围清晰,专利的保护范围还面临随时间推移而改变的风险;④进行专利侵权搜索来寻找相关专利以避免侵权的成本高昂。这类信息不对称带来了诸如搜索成本,机会主义行为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交易方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谈判和设计合同,以降低风险。总之,企业许可或者转让专利面临着相对高昂的交易成本。当企业难以或不愿意承担相应的交易成本,专利被许可或者转让的可能性变低。
1.2 企业交易经验与专利交易
国内外研究表明,除了专利本身的特征,包括专利质量,专利技术的通用性等是专利许可或转让发生的决定因素,专利提供方的一些特征也是不能忽视的影响专利交易概率的重要因素[11]。企业资源观认为,企业拥有特定的资源和能力会引起企业间绩效的差异[12-13]。就企业在专利交易市场上的表现而言,交易经验影响企业参与后续交易时可利用的资源和能力,从而影响企业的专利交易成功概率。而缺少交易经验的企业尚未通过实践经历积累足够的资源和能力,进行专利许可和转让时无法像经验丰富的企业那样利用相应的优势,因此专利交易的概率相对更低。
具体分析,交易经验能够帮助企业降低交易成本。一方面,企业从以往参与技术市场的经历中获取相关信息,学习和发展相关能力,并将累积的知识和技巧运用在未来的决策过程中,能够提升后续交易成功的可能性[14-15]。例如,随着参与交易次数的增多,企业对技术市场的认识和理解加深,在搜寻潜在交易方、与交易方进行谈判磋商等环节效率更高。另一方面,参与专利交易的历史也影响企业在技术市场上的声誉,进而影响专利权人对专利需求方的吸引力。企业间过去的合作历史使得企业间有更高的信任度和合作基础,企业依靠和技术需求方已经建立起的联系,加深或者拓展合作,提升继续进行专利交易的倾向[15]。企业通过累积的专利交易活动逐步建立自己作为技术提供者的声誉,吸引更多潜在的交易对象,交易成本更低[11];实证结果方面,Ruckman等人研究在专利权人提供的技术高度相似的情况下,专利提供方的特征例如企业的研发强度、企业声望如何引起专利交易发生概率的差异[11]。结果表明,企业的交易经验或者交易历史是影响其专利在技术市场上受欢迎程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中国专利许可的研究中也证实了企业的许可经验能够正向促进之后的许可活动[16]。因此,相比于拥有专利交易经验的企业,缺少经验的企业处于劣势,在许可或者转让专利时将面临更高的交易成本,更难成功交易专利。综上,本文提出假设H1:相比于拥有专利交易经验的企业,缺少专利交易经验企业的专利被交易可能性更低。
1.3 专利中介与专利交易
本研究中专利中介包括专利交易经纪人、拍卖行、线上交易平台以及专利代理机构等。这些交易中介能够为企业提供一系列与专利交易活动相关的服务。这些服务包括评估专利价值、发布专利交易信息、搜索潜在交易对象、咨询交易事务、参与交易谈判、拟定专利交易合同等。
提供专利交易服务的中介和专利权人企业的互动可以和专利交易直接相关,即借助中介的专利交易行为;也可以不和具体的交易挂钩,例如咨询专利的运营策略等。这些互动可以在专利授权前,主要是取得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格认定而产生的专利交易行为,也可以在专利授权后。实证研究表明专利权人对某几类专利交易服务更加重视,受益程度更深。这类服务包括专利的经济价值评估、搜索潜在的交易者和提供交易市场行情。其中,专利权估值是企业需求最大的服务项目[17]。同时,中小企业更需要这些服务。一方面相比资源丰富的大企业,中小型企业更容易面临专利的估值困难和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也容易缺少互补性资产,更需要通过技术市场实现其专利权的经济价值。
目前国内外关于专利交易服务的研究涉及其在交易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机制和效果的影响因素等[18]。国内外学者认为是专利交易中介服务是帮助企业参与专利交易,改善交易市场环境的途径之一。Yanagisawa等人指出,促进专利交易市场发挥其积极效应需要深入理解各参与方的行为,以及各方如何互动能产生良好的绩效[4]。除了专利提供方和需求方,为专利交易提供服务的第三方中介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9]。针对大学技术转移过程中中介机构的研究表明,从邻近性视角,大学技术转移办公室等可以减少大学和企业间的认知距离、组织距离等[20]。国内学者如杨伟民和巴特从交易成本的视角分析中国专利交易市场,指出中介机构能够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提升专利交易相关服务的质量是促进中国专利产业化的有效举措[21]。
可以看出,现有研究只讨论了专利中介对专利交易的直接影响,直接影响发生在有专利中介直接参与的单次交易中。作为对现有理论的补充,本文关注间接影响,间接影响发生在有专利中介直接参与的单次交易结束之后,即可以影响企业在技术市场上后续的行为、决策和绩效。换言之,虽然专利中介的服务对于一项专利交易并非不可或缺[17],许多交易均由专利权人和需求企业独立完成,但是专利中介能够通过直接参与交易之外的途径影响专利权人的能力和决策。本文认为其间接影响能够发生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1)“学习效应”。专利服务机构提供服务会发生知识溢出,接受专利交易服务的过程给企业提供机会去学习如何参与专利交易,提升企业自身的能力间接促成未来更多交易的发生。在外界专利服务机构的辅助下,企业相当于在拥有相对丰富知识技能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实践。相比凭借自身薄弱的能力自行摸索,企业可以依托外界专家的比较优势更高效地学习如何开展专利交易相关的活动,以及如何决策。李伟指出企业需要拥有专门的专利管理人才,直接从事专利运用和管理[22]。具有专业素质和实践经验的专利管理人才能够保证企业专利得到合理运用。借助外界的专利交易服务,企业员工能够得到专业的培训,增强组织交易活动和与潜在交易方的沟通协作能力。例如专利权人系统性学习掌握通用的专利定价和估值方法,企业便可以运用于自己的专利,对自身专利价值的认识更加清晰,能够进行更加合理的定价。又如企业员工接受谈判和合同制定策略培训后,在进行实际专利交易的时候能够运用培训所授的知识。
(2) “声誉效应”。一方面,在专利交易中介参与下,企业实现专利交易后,在技术市场上增加了专利权人作为技术供给者的曝光度,帮助专利权人建立声誉。另一方面,专利交易中介能够在技术市场上发布、传播和推广可供交易的专利信息[23]。当专利中介为其他企业服务时,也会将专利权人的信息提供给其他参与者,信息的扩散让专利权人间接接触到更多潜在技术需求方,为企业带来额外的交易机会。
根据上述专利中介的作用,本文认为,在一定程度上专利交易服务能够减轻企业交易经验不足导致的劣势。虽然企业自身的专利交易经历不足,但是在获取专利中介服务的情形下,相比于未接受过中介帮助的情形,企业失败的风险能够降低。一方面,专利交易中介具备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经验作为 “外援”,帮助企业获取知识提升能力,企业能够在后续的交易过程中更好地应对交易成本;另一方面,虽然经验欠缺的企业尚未建立声誉,但是如果和专利中介建立起联系,中介的声望能够为企业做背书,企业能够借助中介的网络增加自身的知名度,为后续的交易创造更多机会。同时,本文认为随着企业交易经验的增加,企业会用内部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第三方的服务。对某一企业而言,随着参与专利交易经验的增多,企业员工积累实践经验,具备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更多,处理专利交易方面更加熟练。素质的提升使得内部的人力资源足以完成专利交易中的各项任务,需要外包给外部服务机构的工作越来越少。企业可以建立起一套专门的流程和制度,逐渐形成专业的团队管理专利交易相关事务。总之,自身能力的提升使得企业能够减少对外界服务的依赖,专利中介在单个交易中承担的工作变少,影响变小。换言之,专利交易服务的作用可能随着企业经验的增多而减弱。但是总体上,专利交易服务能够发挥调节作用。综上,本文提出假设H2:专利交易服务负向调节企业交易经验与专利被交易概率之间的关系。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与数据
本文分析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专利调查和合享新创专利数据平台。中国专利调查的对象包括企业、科研院所等各类专利权人。调查内容涵盖各类专利的基本信息,专利权人的知识产权管理信息等[24-25]。调查采取 “重点城市指定+PPS抽样”的抽样原则,能够相对全面地反映中国企业专利的总体特征。采用本数据来源的优势有两方面。一是调查内容全面。调查涵盖了有专利活动的所有行业的专利和专利权人,同时专利权人在调查问卷中提供了与专利市场和专利中介的信息,据笔者所知,中国目前没有针对专利中介收集大样本的数据的调查。二是数据源的质量高,因为国家知识产权局认真设计调查问卷和管理调查实施过程,也严格控制数据收集和检查程序。本研究的样本来自于2011—2013三年间被抽样调查的专利。调研中专利权人类型为企业,专利类型为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收集样本中专利在2017年之前的交易信息。我们使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公开检索平台 (http://www.sipo.gov.cn/zhfwpt/zljs/)匹配样本中专利的交易信息等。该数据库可查询企业在中国知识产权局的专利许可备案和专利权变更信息。此后,根据查询到的许可人和被许可人或者转让人和受让人的股权信息,识别企业内部交易和外部交易,剔除掉集团公司内部包括母子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专利许可或转让。经过判断,样本中涉及的57095件企业拥有的专利中,有276件专利被许可,731件专利被转让。
由于许可和转让作为不同专利交易模式,它们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26-27],在实证部分我们区别许可和转让两种模式分别进行回归。为进一步深入探究专利中介的影响,我们按照企业的规模划分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的子样本,对比分析回归结果。
2.2 模型与变量
本研究采用Logit模型去估计各变量对企业的专利被许可或者转让概率的影响。简要模型如下:
Patenttrascationi=β0+βControlsi+β2Servicei+β3Experiencei+β4Service×Experiencei+δi
其中,β0为常数项,δi为残差项。因变量专利交易 (Patenttransaction)是哑变量,在许可和转让两个子样本中分别对应变量专利许可和变量专利转让。如果该专利被专利权人许可或者转让给其他企业,值为1;如果该专利没有被交易,值为0。自变量是专利交易经验 (Experience),为哑变量,原始信息来自中国专利调查。如果该专利所属的企业有过专利交易的经验,变量取值为1,否则为0。在本研究中,如果该专利所属的公司曾经在技术市场上参与专利交易,不论是作为技术供给方还是需求方,不论是许可还是转让,不论最后是否达成交易,均视为具有专利交易的经验。调节变量是专利交易服务 (Service),为哑变量,原始信息来自中国专利调查。如果该专利所属的公司曾经购买过专利中介的与专利交易相关的服务 (这些服务不一定是为了交易该专利而购买),专利交易服务取值为1,如果未购买过与专利交易相关的服务,取值为0。本文认为,该变量为1时,专利中介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都被囊括进了模型之中。
为了剔除其他因素对回归模型和数据分析的影响,控制以下变量。①企业规模。专利所属企业的规模显著影响企业参与技术市场上专利交易的倾向。具体而言,因为大公司具有充足的资源将有价值的技术商业化,进行专利交易的意愿更低,而小公司往往因为缺少互补性资产难以独立将技术转化为实际产品,从而更可能在技术市场上参与专利交易,作为技术提供者去获取收益[28]。本研究中企业规模的信息来自调研人,规模的判断标准包括企业员工数量等,企业规模为微型取 1、小型取 2、中型取3、大型取4。②专利质量。企业通过技术市场去获取满足自身需求的专利技术。低价值的专利难以创造经济价值,在技术市场上被交易的可能性很低。我们采用专利的权利要求数量和审查员前引数量这两个广泛使用的指标去测度专利质量[29]。③专利类型。中国专利法规定专利权人可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两种专利。一般认为,发明专利经过了实质性审查,保护年限更长,相比实用新型的质量更高,发明专利被交易的概率更高。但是对中国技术许可活动的实证研究表明,实用新型在许可活动中更受欢迎[16]。该控制变量为虚拟变量,如果专利为发明,变量为1,为实用新型,变量为0。此外,现有研究发现技术特征显著影响专利的交易概率。本研究根据专利的主分类号将专利划分到35个技术领域并加以控制。由于专利在申请之后的一定时间内才会发生交易,本研究在回归中加入专利申请年份的虚拟变量。
3 实证结果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见表1。许可样本和转让样本对应的两个因变量分别是专利许可和专利转让,均值分别为0.005和0.013,说明样本中0.5%的专利被许可,1.3%的专利被转让给了其他企业;自变量专利交易服务均值为0.261,表明样本中26.1%的专利,其专利权人购买过第三方机构的专利交易相关服务;自变量专利交易经验均值为0.266,表明样本中26.6%的专利,其专利权人有专利交易的经验。从相关系数和其显著水平来看,变量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表1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注:*、**和***分别表示在1%、5%和10%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下同。
表2给出了的Logit模型的回归结果。模型1到模型4的因变量为专利许可,模型5到模型8的因变量是专利转让。模型1只加入了控制变量,模型2加入了自变量专利交易经验,它的回归系数为0.585 (P<0.01)。由于专利交易经验是一个哑变量,我们用Stata输出其风险比率为1.796 (P<0.01),这表明企业的专利交易经验对专利被许可的可能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模型3在模型2的基础上加入了专利交易服务,模型4在模型3的基础上加入了专利交易经验和专利交易服务的交叉项。模型3中专利交易经验的系数显著为正,专利交易服务的系数显著为负;模型4中虽然交叉项显著,但是作为主效应的专利交易经验的系数不显著。综上,企业的专利交易经验和专利被许可的概率显著正相关,但是专利交易服务对上述关系不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下面分析专利转让样本。模型5中只加入了控制变量。模型6加入了自变量专利交易经验,其系数为0.490 (P<0.01),我们用Stata输出其风险比率为1.633 (P<0.01),这表明企业的专利交易经验对专利被转让的可能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模型7在模型6的基础上加入了专利交易服务,模型8在模型7的基础上加入了专利交易经验和专利交易服务的交叉项。模型7和模型8中专利交易服务的系数分别为0.216 (P<0.1)和0.687 (P<0.01)均显著为正,同时模型4的交叉项系数为-0.671 (P<0.01)显著为负,验证了专利交易服务的负向调节作用。由上述四个模型的结果可知,企业的专利交易经验和专利被转让的概率显著正相关,同时专利交易服务对上述关系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综合许可样本和转让样本的结果,相比没有交易经验的企业,有专利交易经验的企业的专利被许可和转让的概率更高。假设1得到支持。而假设2只在专利转让的样本得到支持。此外,从模型3和模型4可以看到,专利交易服务的系数分别为-0.878 (P<0.01)和1.105 (P<0.01),表明专利交易服务对专利被许可的概率的影响并不明晰。
为了进一步探究专利交易服务对不同类型企业的作用,我们根据企业规模划分出子样本分别进行回归。表3给出了不同规模企业专利许可影响因素的Logit模型估计结果。从表3可以看到,模型1和模型2中专利交易服务的系数分别为1.240 (P<0.05)和2.025 (P<0.01),表明专利交易经验对大型企业专利被许可可能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于中型企业,虽然模型4中专利交易经验的系数为1.135 (P<0.05),但是模型3中系数不显著,表明专利交易经验对中型企业专利被许可的可能性的影响不明确。同时,对于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专利交易经验的系数不显著。表3中所有检验专利中介服务和专利交易经验的交叉项均不显著。专利中介的调节效应没有得到支持,这与表2中的结果一致。表4展示了不同规模企业专利转让影响因素的Logit模型估计结果。从表4可以看到,模型5和模型6中专利交易经验和专利交易服务的系数均显著为正,表明专利交易经验和专利中介对小型企业专利被转让的可能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表4中所有检验专利中介服务和专利交易经验的交叉项均不显著。专利中介的调节效应没有得到支持。
表2 企业专利交易影响因素的Logit模型估计结果
注:括号内数值为检验p值,下同。
表3 不同规模企业专利许可影响因素的Logit模型估计结果
表4 不同规模企业专利转让影响因素的Logit模型估计结果
4 讨论和结论
本文研究了专利交易服务对企业专利交易行为挥发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首先,丰富了企业专利交易相关的理论,探究了专利中介对交易经验和专利交易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其次,在实证上弥补了现有研究缺少大样本实证的不足。实证结果表明:缺少经验的企业专利被许可和转让的概率更低;在一定情形下,专利中介的服务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具体地讲,专利交易服务能够帮助缺少交易经验的企业提升专利转让的可能性,但是对专利许可没有显著影响。专利交易服务显著促进小企业的专利转让,但对大中型企业的专利没有显著影响。
研究结果产生以下两方面的启示:
(1)对于拥有专利资产的企业,本文为其通过专利运营创造经济收益或实现其他战略目标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路径。相对缺少技术市场交易经验的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可以借助外部的专利交易服务弥补自身经验不足造成的劣势,更好地利用许可或者转让专利实现专利资产的价值。虽然实证结果表明了缺乏经验的企业,尤其是小企业,能够借助组织外部的交易服务克服经验不足的劣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完全依赖专利交易服务而忽视自身能力的发展和企业内部专利管理人才的培养。同时,这也不意味着交易经验丰富的专利权人完全不再需要第三方的专利交易服务。企业在发展专利管理能力的不同阶段有更多选择去提升运营专利的水平。尤其是对于普遍没有设立专职管理专利部门的中小企业,在进入技术市场初期可以依托企业外界的专利交易服务提升交易成功概率,获取知识,累积经验,作为发展组织内部的能力的良好基础。
(2)对于注重打造高效国家创新系统的中国政府,本文帮助政策制定者深入理解专利供给方和交易第三方的互动方式以及这种互动的效果;通过证实专利交易服务作为技术市场配套设施的重要性,为中国制定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扶植专利服务机构的政策提供了理论和实证支持。近年来,中国政府对发展专利交易服务的关注度在持续提升。2018年5月,科技部发布 《关于技术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确立了 “到2020年,培育20家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600家市场化社会化技术转移机构,发展3至5个枢纽型技术交易市场,培养1万名技术经理人、技术经纪人,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到2万亿元”的目标。本研究结果显示目前中国专利交易服务发挥的积极影响有限,政府可以通过相关政策支持专利交易服务行业的发展,以改善中国专利交易市场的运行效率。这印证了 《关于技术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举措的必要性和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