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敏感度的培养
2019-12-23孙鹤
【摘要】本文主要以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敏感度的培养为重点进行阐述,以大学英语教学同跨文化敏感度的关系为主要依据,从充分利用课本教材、保障课堂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注重课堂内容的丰富、积极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其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跨文化敏感度,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我国跨文化交际输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进而推动我国经济更加稳定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英语;英语教学;跨文化敏感度;跨文化交际
【作者简介】孙鹤,鲁迅美术学院。
一、大学英语教学同跨文化敏感度的关系
客观角度来讲,跨文化敏感度同交际过程当中的情感层面具有密切关联,由此,对于英语学生来讲,如果培养自身在交际过程中养成积极的情感因素具有重要意义。经过理论同实践证明得出,跨文化敏感度同大学英语教学具有直接联系。
1.移情能力。有部分学者提出了,如果该学者具有高度的文化理解能力,那么其对于新的文化也会具有理性的洞察力以及重要的移情能力。这些学者认为,如果这个学习者具有高度的文化评价能力,不仅仅能够透彻的了解英语文化知识,还会对这部分文化知识提出相应的观点与看法,并且还能够运用批判性的眼光对自身所接收的文化信息进行审视。在这些学者研究当中,西方学者都较为重视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所传达的正面情感,我国学者也较为重视移情能力的重要性,并且还指出了跨文化敏感度同英语水平的高低具有重要关联性。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情况来看,英语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学习,也逐渐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跨文化敏感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情感因素。国内大部分的学者在论述中都或多或少提到了学习语言过程时的情感因素。有学者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应该包含多个系统,在情感能力系统当中,具有移情相对较为重要,指具有为他人考虑的能力。还有学者提出了文化差异当中具有一定的敏感性,表明交际者不仅仅需要注意到异国的文化,而且更需要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充分理解,重视本国文化同他国文化之间的差异与相同之处。站在跨文化敏感度的角度来讲,英语学习者本身也是交际者,需要能够详细了解自身的文化知识,并且在学习外国知识时,树立自身独立的价值观,进而在交际过程中,才能够对待同一个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解释阐述,同时在此过程中,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当学生在开展英语阅读过程中,不仅仅需要阅读他国文化知识,还需要对本国文化相关的英语资源进行了解。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敏感度培养的有效对策
大部分大学英语教师都认为,在跨文化交际的形势背景下,开展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就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基本听说读写这些技能,还包含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中,其中的基础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大学外语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注重强调学生提高对本国文化的了解,还需要能够尊重其他国家文化的传统,尊重他国语言行为以及行为方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使得学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能够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目标。
1.充分利用课本教材。从大学英语实际开展的课堂内容来看,其中最好的文化传输媒介就是大学英语教材。客观角度来讲,跨文化敏感度主要反映在学生掌握语言的程度上。从英语的基本词汇来看,对于不同历史背景、生活方式等不同内容所表达出来的词汇,其中都包含着特定的文化信息,而教师在对这些词汇进行讲解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解释其本身的含义,还需要对涉及的相关文化含义进行介绍讲解。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每一个章节的不同内容,补充一些不同的文化知识,对课堂内容进行适当的丰富,提高学生对于不同国家文化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就能够感受到他国文化的价值观,并且接受尊重他国的文化价值观,为跨文化交流奠定良好基础。
2.保障课堂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在开展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提前安排学生查找教材当中所提到的他国文化,并且文化事件所涉及的信息内容,如:风俗习惯、人文科学等,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去了解他国的文化知识。与此同时,还可以邀请他国生活过的教师、外教以及学生进行讲课,通过自身经历的讲解,向学生讲述他国文化,加深学生对于不同文化之间差异性与相同处的记忆。
3.注重课堂内容的丰富。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适当丰富课堂活动,使得学生能够更加了解他国的文化,理解本国同他国文化之间所具有的差异与相同之处。基于此,教师就可以通过情景表演、角色扮演等方式方法,開展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口头练习英语,并且在此过程中,设定特定的情境,如:餐厅就餐、处理业务等,使得学生能够在情境中更好的感受他国文化,并且能够将所学的文化更好的应用到实践当中,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记忆。
4.积极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在课堂教学活动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开展课外活动,通过课外时间的利用,对他国文化进行了解,如: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观察了解自己所感兴趣的知识内容,电影、歌曲等内容等,对他国的风土人情以及地理知识等进行了解关注。
三、结束语
跨文化交际的关键就是跨文化敏感度,在开展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提升大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教师就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校自身的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入跨文化敏感度的内容,充分利用英语教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他国文化,尊重他国文化,为更好地提高自身跨文化敏感度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邓树梅,冯智文.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及跨文化教学研究[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9(03):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