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

2019-12-23牛家泰宋向新张晓美

中外医疗 2019年28期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

牛家泰 宋向新 张晓美

[摘要] 目的 讨论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 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截止2017年5月—2019年3月阶段内收治的11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西医处理)与研究组(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洛赛克联合内镜止血治疗),评判标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各项治疗效果指标。 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96.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44%(χ2=10.469,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几率7.0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56%(χ2=6.597,P<0.05);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治疗效果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t=5.896、8.565、11.543、8.732,5.443,P<0.05)。 结论 洛赛克联合内镜止血治疗方案的实施可有效提高该病症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且其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9)10(a)-006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treatment and clinical efficacy of upper digestive tract hemorrhage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Methods 114 patients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May 2017 to March 2019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and study group (based on the control group, Losec combined with endoscopic hemostasis treatment), the criteria were: clinical efficacy,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various therapeutic effects. Results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study group was 96.49%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5.44%(χ2=10.469, 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7.02%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24.56%(χ2=6.597, P<0.05);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5.896, 8.565, 11.543, 8.732, 5.443, 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Losec combined with endoscopic hemostasi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disease, shorten the patient's hemostasis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its treatment safety is high, it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Clinical efficacy

上消化道出血屬于临床急诊消化内科中的一种常见病症,该病症是指因机体出现胃及食管等病症后而出现出血症状的一种疾病,该病患者在临床上具有病情发展速度快以及病情急的特点,致使患有该病症后,将极大地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是威胁其生命安全,所以积极探讨该病症的有效治疗方法十分重要[1]。当前,临床上对于该病症的治疗多以西药治疗为主,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内镜止血技术在该病症的治疗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止血效果[2]。基于此,该文将该院截至2017年5月—2019年3月阶段内收治的11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症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西医处理与在此基础上实施洛赛克联合内镜止血治疗方案后的效果进行了有效的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11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7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37∶20;平均年龄为(58.4±5.4)岁;病症类型:出血性胃炎患者有1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有15例、胃癌性消化道出血患者有18例、其他病症类型患者有10例;出血程度:重度出血有20例、中度出血有18例、轻度出血有19例。研究组中男女比例为36∶21;平均年龄为(58.9±5.3)岁;病症类型:出血性胃炎患者有1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有14例、胃癌性消化道出血患者有19例、其他病症类型患者有8例;出血程度:重度出血有21例、中度出血有19例、轻度出血有17例。各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经消化内镜检查后符合上消化道出血病症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②对该次研究知情并积极参与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消化内镜诊疗禁忌证患者;②对该次研究药物过敏的患者;③中途退出此次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西医处理,即待患者入院后,立即对其进行急诊抢救,协助于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工作,让患者保持平卧式的体位姿势,并将其下肢适度的进行抬高,以避免其出现呕吐及呕血现象[3],密切对患者各项生命指标及出血量情况进行观察,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及出血量状态给予其相应的抗感染药物、凝血酶药物以及血容量补充等治疗措施[4]。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洛赛克(国药准字:H20030412;规格:20 mg)联合内镜止血治疗,内容如下:在对患者实施内镜检查的过程中,在其体内快速注入硬化剂,注射完毕后封住针眼,待明确套扎点后,对其区域周围是否出现有活动性出血现象及新的出血病灶进行观察,若无,在该区域内喷洒浓度为80 mg/mL的冰盐水及剂量为5 mg的去甲肾上腺素混合液,直至出血情况得到有效的缓解后,根据患者的具体出血情况及出血部位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止血措施,该措施的实施应在确定患者无活动性出血现象后完成,结束后退出内镜,而后给予患者洛赛克进行静脉注射,注射剂量为80 mg,治疗结束后继续给予患者洛赛克进行持续性治疗,剂量为80 mg,给药方式为静脉泵入[5]。上述两种治疗方式共实施7 d。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各项治疗效果指标进行观察,其中临床疗效中的显效表示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已完全消失,各项临床体征指标恢复正常,经胃镜检查发现一切正常;有效表示患者治疗后的各项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各体征恢复逐渐恢复正常,胃镜检查显示正常;无效表示未能达到显效及有效的治疗评定标准。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其中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情况

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96.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44%(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研究组患者发生不良反應几率7.0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56%(P<0.05),见表2。

2.3  各治疗效果指标情况

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治疗效果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病症的原因主要包括有患者的不良生活及饮食习惯、过度紧张的情绪状态、过度劳累以及药物刺激等,患有该病症后,患者将出现持续性的上腹痛感,致使极大地影响其生活质量[6]。当前,临床上对于该病症的治疗多以西药治疗为主,该种治疗方式虽然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但是其治疗效果不显著,将不利于提高患者的病症治疗预后效果及康复效果,具有一定的治疗局限性[7]。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内镜止血技术在上消化道出血病症的治疗中逐渐成为首要的治疗方式,内镜止血技术将有效提高该病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起到明显的止血功效。洛赛克在临床上又被叫做是“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该药物属于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其将直接作用于机体的胃壁细胞,抑制壁细胞中所产生的H+无法顺利的转移到胃腔内,以此来起到抑制胃酸以及恢复泌酸功能的作用,此外该药物的服用还将促使患者胃部pH值的提高,促使胃蛋白酶逐渐丧失活性,降低该物质对患者胃溃疡面所造成的侵蚀,并促使血小板及胃体液发挥出积极的止血功效[8]。该研究中,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96.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44%(P<0.05),且此次研究结果中研究组患者所产生治疗有效率的96.49%与格桑单增[9]在其文献中B组患者治疗优良率的94.12%相差不大,说明洛赛克联合内镜止血治疗方案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及可行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实施该治疗方案。

内镜止血技术具有微创以及操作简单的优势,且其治疗效果明显,在实施该治疗方式的过程中应严格性的把握患者的治疗适应证,例如患者出现大量出血情况以及因出血发生休克症状后,应尽可能避免对患者实施消化内镜治疗技术,以免加重患者的病情。内镜止血技术的实施将更为直观的对患者的病灶部位进行观察,并可更为科学地判断其出血原因,同时,该治疗方式实施过程中可配合于病理活检治疗手段,以便于为患者提供更为针对性的诊疗依据,使得降低其发现再出血的几率。值得注意的是,在实施该治疗技术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①严格把控治疗时机,一般情况下,患者的各生命体征平稳,且其出血时间在24 h范围内的内镜止血治疗效果最佳,在该治疗阶段内将有效的降低患者因出血而发生并发症及休克症状的机率[10]。②失血过多的患者应避免对内镜止血治疗技术的实施,应先对该类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干预,待其机体血容量指标及意识状况恢复正常后再实施内镜止血治疗[11]。③实施内镜止血技术的过程中应避免患者发生误吸,当患者在接受治疗治疗的过程中会因情绪不稳定而出现误吸现象,且医护人员的治疗操作也将可能发生该不良现象,所以医护人员应保障其治疗操作动作的细致性及轻柔性。④实施内镜止血治疗前应先排查患者是否合并存在有心脏病病症,若有,应评估其治疗风险,以免患者治疗后出现严重性的并发症。⑤对于合并血管畸形或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来说,应避免对其实施内镜止血治疗,以避免患者在插管过程中出现加重出血的情况。

综上所述,洛赛克联合内镜止血治疗方案的实施可有效提高该病症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且其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智慧.康复新液辅助生长抑素治疗非甾体药物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研究[J].临床研究,2019(5):127-128.

[2]  谢婷.探讨急性酒精中毒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治疗方法与临床疗效[J].当代医学,2019(11):144-146.

[3]  伏鑫,赵继学.无创性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探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5(2):335-338.

[4]  Aisha, Nazziwa,Adam, et al.On the use of Bayesian network classifiers to classify patients with peptic ulcer among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patients[P]. Statistics in Science, Business, and Engineering(ICSSBE),201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2017:15-16.

[5]  陈晓熹.泮托拉唑、奥曲肽联合血凝酶治疗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J].贵州医药,2019, 43(3):407-409.

[6]  牛懿,李胜昔.联合应用泮托拉唑与奥曲肽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9,22(3):293-295.

[7]  韩筱.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药效学与药动学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6):115-116.

[8]  李国斌.内镜下钛夹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对再出血率的影响[J].心电图杂志,2019,8(1):122-123.

[9]  格桑单增.探讨急診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献,2019,19(29):83,87.

[10]  钟俊锋.血凝酶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研究[J].中国药业,2019,28(6):55-57.

[11]  洪钦满,张振箕,陈胜华.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甘草人参汤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9,25(8):72-74.

(收稿日期:2019-07-04)

猜你喜欢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6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检查诊治效果分析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