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实践教学平台的医学生人文教育模式探索
——以上海健康医学院人文课程改革为例

2019-12-22吴成洋李兆伟陆理原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23期
关键词:傅雷家书家风

吴成洋,耿 铭,李兆伟,陆理原

(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 201318)

“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促进全民健康是当前医学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在医学教育中居于重要地位的人文教育需要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进行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医疗模式转变。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教育需要与时俱进,更新理念,因地制宜,不断探索更科学、更有效的医学人文教育模式[1]。

随着人们对医学人文精神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成为共识。传统的医学人文课程,偏重于理论知识学习,学生很少有实践应用的机会[2],存在知多行少、知而不行的问题。部分学生为了考试而学,成绩虽然不错,但是人文知识并未内化为人文素养,大大影响了人文教育效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人文学科的内在属性和人文课程的课程性质决定的;另一方面,也与人文教育课程不足、缺乏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平台、教学模式单一有关[3]。本文尝试从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及应用角度,谈一谈我校基于实践教学平台的医学生人文教育新模式。

1 结合地方文化资源,建设实践教学基地

我校位于上海浦东周浦镇,是当代翻译巨匠傅雷的故乡,有着丰富的地方文化教育资源。傅雷先生爱国、敬业的精神和《傅雷家书》承载的中华家风文化,是我校开展人文教育的极好素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因而,我校开展以《傅雷家书》等经典作品为代表的中华家风文化研究与教学,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鉴于传统人文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我们充分挖掘并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如傅雷故居、傅雷旧居、傅雷图书馆、傅雷陈列馆(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建立了以“傅雷文化”为主线的实践教学基地群,开展了参观学习、家风文化研讨、家书诵读、家书写作与展示等一系列实践活动。结合我校学生特点以及教师团队对传统家风文化的研究和实践,构建一个有着浓郁地方文化特色、以家风文化为旗帜、知行合一为理念的人文教育模式。

2 构建基于实践教学平台的人文教育新模式

通过人文课程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及应用,上海健康医学院打造了一个基于实践教学平台的,以知行合一为理念的,五位一体(听、说、读、写、看)文化育人模式。

(1)第一课堂听家书。开设中华经典家书家训欣赏等选修课程,邀请校外专家来校开展《傅雷家书》及家文化知识讲座,让学生对中华传统家风文化认识更加深刻。2016年以来,我们先后邀请江苏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江苏师范大学家文化研究院院长陈延斌教授、上海浦东傅雷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理事会会长王树华先生来我校开展“继承与传统家风文化”“永恒的傅雷精神”等主题讲座。此外,我们还与学校图书馆的阅读润道活动、傅雷图书馆的读书会讲座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课堂教学和讲座学习紧密结合的教育模式。通过选修课的学习和专家讲座,让家文化的精华渗入学生内心,让传统家风文化的种子在学生心里生根发芽。

(2)第二课堂看家书。2018年3—4月,我们联合浦东傅雷文化研究中心,在学校图书馆举办傅雷手稿墨迹展,举办两届上海健康医学院家书家训书法展。傅雷手稿墨迹展展出了大量傅雷珍贵的手稿、信件、著作,吸引了全校师生的目光,获得了广泛关注。此外,利用傅雷陈列馆、傅雷故居等本地文化教育资源,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现已建成上海健康医学院首批课程思政实践教学基地——傅雷馆,并组织学生参观学习百余人次,让学生通过实地走访、参观,直观感受并领悟傅雷精神、杰出成就和以《傅雷家书》为代表的优秀家风文化。家书家训书法展是以“爱中华传统文化 写经典家书家训”为主题的校园书法比赛,旨在让学生理解传统家书家训对齐家治国思想的朴素表达,在感受书法魅力的同时,自觉成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力军。

(3)知行合一写家书。利用秋季入学后中秋节、国庆节、敬老节集中的特点,在校内开展面向新生的“一封家书寄亲人”征文活动;利用毕业季毕业生结束本阶段学习生涯、即将离校的时间节点,针对毕业生举办“一封家书寄母校”征文活动。自2018年至今,已开展两次家书征文活动,收到百余篇稿件,我们组织评委评奖并在学校官微进行优秀作品展,取得了良好效果。“一封家书”征文活动用家书这一传统方式,打开了新生心扉,获得学生广泛关注。活动不仅收到了高质量的稿件,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小作家”,也实现了知行合一的教育效果。

(4)声情并茂读家书。指导星星文学社、健康诗社、明德读书会等学生社团,开展校内家书诵读活动。诵读活动在每年春季南汇“桃花节”时期举行。春暖花开、桃花妖艳,此时开展读书诵读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扩大活动影响,发挥宣传带动作用。

(5)学术研讨论家书。2018年4月8日,我校联合周浦镇政府举办了纪念傅雷诞辰110周年座谈会等活动。傅雷先生次子傅敏先生及其他亲属代表、法国巴黎巴尔扎克故居博物馆馆长葛伊夫先生、周浦镇党政领导以及来自北京、上海、香港、新加坡的各界代表一百余人参加了座谈会。香港中文大学金圣华女士、新加坡大学刘太格先生、北京大学董强先生、法国学者贝薇妮女士等海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讨论活动,活动盛况空前,获得社会广泛关注。此外,文理教学部还申请了“家书的人文教育功能研究”“传统家文化的当代价值及传承路径研究”等课题,以研促教,教学相长,实现学术研究、理论与实践教学、校园文化教育活动的有机结合。

3 基于实践教学平台的人文教育模式的优势

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难点在于如何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而非人文知识学习。人文精神的培养,需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就说明人文教育要注重方式、注重过程、注重价值引领、注重熏陶渐染、注重知行合一。传统以理论教学为主的人文教育和考核方式,很难真实、准确反映学生人文精神状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急需改变。上海健康医学院通过基于实践教学平台的人文教育活动,打造了一个以“家书”为中心,有着浓郁地方特色的,全方位、多角度、全学程校园人文教育活动品牌。教学内容贴近生活、教育方式灵活多样,得天独厚的实践教学资源、文化大师的精神引领,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结合的考核方式,是其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以地方特色文化傅雷精神和《傅雷家书》为突破口,把传统家风文化引入校园文化建设,把经典读活、讲活[4],既能传承传统文化,又能发挥其育人功能;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又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有效解决了传统家风文化的传承问题,同时也弥补了部分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不足。

(2)将传统家风文化的理论研究和传承实践结合起来,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养成知行合一的优秀品格,有助于解决知行脱节、知而不行的问题。

(3)与时俱进,萃取家风文化精华,充分利用现代网络、通信、传媒技术,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宣传,转变学生对传统家风文化保守、封建的刻板印象,让学生真正了解家风文化的精髓,喜欢并自觉传承优秀家风文化。

(4)将家庭教育、地方文化教育资源、学术研究和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打破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壁垒,探索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全方位育人模式,这也是纯理论教学无法做到的。

(5)通过故居寻访、展馆参观、阅读讨论、校园讲座、家书征文等活动,感受傅雷的精神品格、杰出成就和以《傅雷家书》为代表的优秀家风文化,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培养文化自信。

(6)通过在新生中开展“一封家书寄亲人”征文、在毕业生中开展“一封家书寄母校”征文活动,使家风文化教育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感受人文教育的温度、感受医学的温度,做“有温度”的医务工作者。

4 结语

基于实践教学平台的人文教育模式,是我们在贯彻落实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打造特色人文课程、提高医学人文教育效果等方面实践探索的结果。经过近4年的摸索与实践,该模式在实践教学资源、师资建设、制度建设、课程资源开发、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已初见成效。从学生评价来看,与传统人文课程教学模式相比,“听、说、读、写、看”五位一体的学习模式,更能调动学生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以地方文化为基础的特色课程和文化活动,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学生在大师引领、文化熏陶下,对人文精神的理解更深刻;而“一封家书”的写作实践,更是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与家人沟通、展示自我的舞台,引导学生从人文精神的学习者向践行者转变,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猜你喜欢

傅雷家书家风
傅雷的称赞
杨绛眼中的傅雷:严肃不乏幽默
清晨忆家书
一封家书
没有寄出的信
重读“红色家书”
家风伴我成长
Nida’s Dynamic Equivalence Theory on Poetry Translation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