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生人文素养知行合一教育模式构建探索

2019-12-22刘秀萍刘孝美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15期
关键词:同理关怀榜样

周 菊 ,刘秀萍 ,刘孝美

(1.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2.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 成都 610041)

随着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实施,护士人文素养成为继专业能力之后影响护理质量最为关键的要素。“突出护理、加强人文”成为当今护理改革的趋势,这就要求加强护生人文素养教育[1],而衡量人文素养教育成效的关键是看护生能否知行合一。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大背景下,做好护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实现护生人文素养从知易行难到知行合一具有重要意义。

1 护生人文素养教育现状

1.1 人文素养教育与专业裸程割裂

只有具备良好人文素养的护士,才会把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当作信仰,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去关怀、照护患者。尽管护理教育者已意识到护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人文与技能融合的紧迫性,但由于长期以来医学院校更关注学生业务能力培养,大部分专业课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重知识传授及技能训练、轻人文熏陶,将人文素养培养与专业知识学习剥离。高职生学制短、学业负担重,教师为把更多知识传授给学生,客观上忽视了专业课程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另外,有些专业课教师的人文教育意识和人文素养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1.2 人文素养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滞后

教学内容上,医学院校护生人文素养教育与岗位及患者需求联系不紧密。同理心教育是护理哲学和道德基础理论的组成部分[2]。赵静等[3]对专科护生同理心的调查显示,专科护生对同理心认识不足,同理心教育并不普及,护生在实践中运用同理心分析患者情绪及做出反应的能力不足。龙志斌等[4]对实习护生同理心认知现状的调查显示,有40.96%的实习护生没有学习过与同理心有关的知识。这些调查结果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人文教育内容与岗位需求脱节的现状。教学方法上,部分教师片面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忽视了人文素养在实践中的作用,重知识、少实践,重奉献、少权益。这种理论脱离实际的说教,使人文教育成为空中楼阁,口号式的宣传和强制灌输的教学方法不但缺乏感染力,还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1.3 护生人文素养知行不统一

部分护生人文素养知、行不统一。一是因为专业课程中人文教育的缺失,导致护生在面对实际情况时缺乏运用人文技巧提升患者体验感的能力。二是因为弱化了人文教育活动的实践转换环节,学生缺少在真实情境中的体验[5],未充分将人文素养锤炼内化,一旦遇到护患冲突等消极因素影响,很容易动摇护理与关怀的初心。

2 护生人文素养知行合一教育模式构建策略

学习知识是容易的,但将其转化为行为是困难的。护生人文素养知行合一教育,一方面应强调人文教育内容的代表性与时代性,深入护生心灵,激发学习兴趣,增强人文素养意念;另一方面应重视人文教育的实践性,“知道”不等于“做到”,要让护生在实践中感知,锤炼人文素养意志,将人文关怀变成人文自觉。

2.1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明确高职护生人文素养培养需求

每个行业都有特定的核心人文素养,应向用人单位、患者展开护士人文素养需求调查,精准把握岗位需求。不同学历层次护生人文素养短板不同,也应设计问卷调查不同学历层次护生的人文素养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根据调研结果,明确高职护生核心人文素养能力目标,并将其融入教学内容,保证教学的实用性和先进性。

2.2 促进专业裸程教学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

2.2.1 将人文素养纳入专业课教学及考核计划 为保证人文素养教育与专业课有效融合,为护生人文素养知行合一提供知识储备,教育管理者应建立以考核评价为导向的管理机制,保证人文素养教育教学改革质量和效果。

2.2.2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人文素养教育 好的人文素养教育应该像盐,但却不能只给学生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地消化吸收。护理教育的重心要从“重专业教育、轻人文熏陶”转化为“人文+专业教育和价值观导向”,润物无声地给学生以人生启迪、精神力量。例如,学习外科护理时,主要讲授外科常见疾病的护理,但患者术前的紧张、恐惧,术中家属的担忧与焦急,术后的疼痛与不适,都是未接触过临床的护生无法体会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将同理心、人际沟通、人文关怀渗透到疾病护理中,让护生懂得在特定的护理情境中实施照护。信息时代为护生人文素养培养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教师可借助经典案例、影像资料、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增强人文素养教育的吸引力、时代感和针对性,护生也许从头到尾听不到一句“人文素养”,但职业精神却如空气遍布、清水流淌,不知不觉地浸润他的“心灵土壤”。

2.3 精选专题单元内容,增加护生人文知识获取途径

2.3.1 人文课程 由于人文领域宽泛,人文课程内容容易出现重复、不够系统等问题[6]。建议在深入分析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对人文修养和护理伦理课程“人文知识”以“够用、精准”的原则进行取舍,对“人文方法”依“实用、落地”的原则进行设计,对“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采取“体验、内化”的方法进行熏陶,优化整合教学单元,使课堂从“满堂灌”向启发性教学过渡,精选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让护生尽可能体验式参与,激发学习动力和兴趣。

2.3.2 精选高质量医学影视作品及书籍 以全景化纪实纪录片《人间世》、克利夫兰诊所的公益微电影《同理心——医疗的人情味》、医学人文书籍《让人文照亮医学》《医学与人文的交响曲》等作为推荐材料。纪录片内容的真实、冷静和同理心直击护生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未接触过临床的护生真切感受患者的艰难、医学的仁心,启发护生对生命常怀敬畏之心,品味“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句话蕴含的人文精神。优质的人文书籍能够影响并指引护生探索人性的真谛,形成高尚的医德,保持医学职业人格,远离卑鄙、阴暗和肮脏[7],在面对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时,能够积极提供人文关怀和心灵抚慰,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2.4 注重实践,提升护生人文素养

医学人文素养概括来讲,是在遵循医学伦理与道德的基础上,用人文关怀的行为体现医学人文精神。实践对于激发和形成个人的行为方式有很大影响。纸上得来终觉浅,如何运用人文技巧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洞察患者需求、化解冲突等,都需要护生在实践中内化。

2.4.1 课堂实践“化”知识 医学人文的核心是“良心+爱心”,通过护理照护的细节可以检验护士的良心与爱心。针对患者出现的健康问题,教师应挖掘技能操作中的人文关怀元素,将技能操作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紧密结合,引导护生观察模仿、感悟体验、实施关怀行为[8]。如测量血压时把听筒暖一暖;鼻饲操作前告知患者可能的不适感,减轻患者因未知而产生的恐惧;临产妇进入产房后,助产人员用亲切温和的语言指导其呼吸与用力,适当的抚摸和鼓励给予其心理、生理支持,等等。每一项技能操作背后都饱含人文精神元素,需要护生去挖掘、体会、感受。此外,还应引导护生从患者和护士角度讨论患者的人文素养需求及践行人文精神的意义,让护生在行、思、悟中理解内化护士职业素养。

2.4.2 课外实践“锤”意志 学习知识是容易的,但将其转化为行为是困难的。课堂实践和真实工作场景存在一定差距,护生进入临床后发现学校教育与临床实践脱节,难免会感到茫然无助,尤其是在遇到患者不理解、护患冲突等消极因素影响时,容易动摇护理与关怀的初心。以“护理与关爱同行”为主题的社区爱心实践、养老院和医院见习等活动,一方面能锻炼护生综合能力,另一方面能让护生尽早了解实际工作中的护患关系困境,及时在教师引导下分析原因、利用人文技巧化解困境。护生在行、思、导、悟的反复实践中,锤炼意志。课外实践及课后教师引导是促使护生从知易行难到知行合一,把人文关怀变成人文自觉的催化剂。

2.4.3 反思日记“悟”真理 实践的目的不仅仅是应用人文关怀技巧,还包括让护生通过观察、反思、感悟,内化职业精神。每次实践后要求护生记录为患者实施了哪些人文关怀行为以及患者的反馈、自己的感受,反思不足之处,改进计划。教师应引导护生思考:作为一名护士,如果站在患者的角度,见患者所见、听患者所听、想患者所想、感患者所感,你还会用同样的态度对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吗?让护生通过学、思、行、悟,将人文素养内涵植根内心[9],内化于行,知行合一。

2.5 榜样教育

榜样的示范可引导护生学习、借鉴、效仿[10]。但是传统的榜样教育存在刻意美化、夸大榜样形象的问题,这样的榜样让护生只有崇敬之情,没有效仿之意。因此,创新榜样教育很有必要。第一,选择行业内可追赶的典型人物作为初期榜样,这些榜样和护生有着同样的专业背景和未来预期,更能激励护生,增强护生效仿、学习的积极性。第二,让医院前辈进学校,拉近护生与榜样的距离,前辈的立场观点、心路历程,鲜活、真实、可接近,护生能够接受、愿意效仿,进而达到潜移默化实现人文素养教育的目的。

猜你喜欢

同理关怀榜样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善良的战争:在支离破碎的世界中建立同理心
老来更明同理心
避免同理心耗竭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滑落还是攀爬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榜样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