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衔接护生在基础护理实训教学“组内+组间”考核中的体验研究
2019-12-22陈利钦申洪娇李晓静王艾青
张 睿,陈利钦,申洪娇,李晓静,杜 鑫,王艾青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实训教学作为基础护理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考核方式一直是护理教育者研究的热点,如胡娟等[1]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对基础护理学实训考核方法进行总结;张小丽等[2]以问卷调查的方法探索护理实训教学中小组考核模式的满意度;薛俊琳等[3]通过质性研究了解学生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的教学体验。笔者在我院中高职衔接护生基础护理实训教学中尝试了“组内+组间”考核方法,具体开展过程为:教师示教后,护生以3~4人进行小组练习,随后考核。首先是组内考核,1名护生作为考生,其他护生作为“教师”对该护生进行考核,要求每位护生均参与考核,“教师”评分的平均成绩即为该护生的组内考核成绩;其次是组间考核,两组护生随机配对成功后,分别派出一名护生到对方组考核,护生的成绩则代表全组成绩。最后护生的实训成绩=(组内成绩+组间成绩)/2。本研究旨在运用焦点小组访谈法了解护生的真实体验,从而为改良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考核方法提供借鉴和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我院7名中高职衔接护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3人,女生4人。纳入标准:(1)全程参与“组间+组内”考核;(2)自愿接受访谈;(3)语言沟通能力良好。
1.2 研究方法
1.2.1 资料收集方法 运用焦点小组访谈法[4],根据研究目的和半结构式访谈提纲进行访谈。访谈提纲包括:(1)谈谈你们组是如何实施“组内+组间”考核的?你觉得效果如何?(2)在这种考核方式中,你觉得哪方面得到了提升?(4)与传统教师考核相比,你是否愿意再次采用此种考核方式?为什么?(3)对此种考核方式,你有何意见或建议?访谈前通过电话联系护生,解释访谈目的,获取知情同意。将访谈时间定为护生考核结束的当天下午,访谈地点为护生考核的实训室。访谈过程中遵循自愿、保密原则,在征询访谈对象同意后录音,并记录关键内容和非语言性资料,注意访谈技巧,确保访谈对象均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访谈时间控制在1小时左右。
1.2.2 资料分析方法 访谈结束后,所得资料采用Colaizzi 7步法分析[5]:(1)转录语音资料,仔细阅读访谈记录;(2)汲取有重要意义的陈述;(3)对反复出现的有意义的观点进行编码;(4)将编码后的观点汇集;(5)写出详细、无遗漏的描述;(6)辨别相似的观点,升华主题概念;(7)返回研究对象处核实求证。
2 结果
2.1 “组内+组间”考核法受到护生认可
访谈的7名护生中有4名护生明确认可“组内+组间”考核法的考核效果。护生B:“我觉得这次考核效果挺好的。”6名护生表示如果实训项目合适,希望再次体验此种教学法。护生F:“我还挺喜欢这种考核方式的,如果有机会,希望老师再开展一下。”
2.2 护生在“组内+组间”考核法中获益感明显
2.2.1 在寻求帮助中主动学习 护生在考核中遇到许多问题,这促使他们通过寻求帮助来主动学习,获取相关知识。访谈中护生表示教师、同学、实训指导、视频资源是其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护生A:“因为自己要考试,还要考别人,那你肯定要弄懂这个操作,所以当我有不明白的地方,就赶紧问老师。”护生C:“有些细节,我们组内讨论不清楚,就会向旁边的组求助。”护生E:“看书、看实训指导、看老师示教的视频或者直接上网搜,反正想尽一切办法来确定最合适的操作步骤,这样才能进行考核。”护生F:“咱不是有那个实训指导吗?上面对操作说得很清楚,不清楚的就看实训指导。”
2.2.2 在反思中提高操作能力 护生通过观察和评价他人操作,进而反思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确,最终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护生A:“就是当他做到哪一步的时候就知道下一步该干啥了,也会提醒他哪点儿跟自己不一样,然后错了哪点,就会看到。”护生D:“看到别人那样做不规范的时候,我也能想到自己也不规范。”护生E:“我觉得自己给别人指出了错误,以后自己可能不会再犯这种错误,或者如果犯的话,会有意识。”护生G:“比如说考一个同学,她犯的毛病,你再去操作的话,确实会注意到这一点,可能不会再犯这种毛病。还有看别人的话,过来反思自己这些毛病,来提高自己。”
2.2.3 在监督中提升自控能力 由于可能被推选出去代表本组到组外考核,护生体会到了练习的紧迫感,会进行自我监督或相互监督,自控能力得到很大提高。护生B:“以前的考试就是感觉老师要考试了、老师要考试了,就这样催着(笑),现在是自己如果不练习那怎么办?怎么去考试呢?就是一个主动和一个被动。”护生E:“毕竟可能被选出去考试,万一考砸了就会影响整体得分,所以不会出现那种全程玩手机的现象。”护生F:“就是你做的时候,他们容易给你指导,你下次肯定就会特别注意,就是起到了监督的作用。”
2.2.4 在考核中获得喜悦 护生在考试过程中的优点被他人认可,体会到以前未曾有过的喜悦感。护生B:“我觉得就是,我换组去考试的时候,印象最深的是他们把我的优点也写出来了,这是我在平常老师考试的时候不会注意到的……说我特别关爱患者,我当时可开心了。”
2.3 “组内+组间”考核法仍需进一步改进
2.3.1 教师的参与必不可少 全部访谈护生均表示在此种考核法中,应增加教师的参与,认为教师可以在3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答疑解惑。护生A:“平时觉得自己会了,可是考别人的时候就有些懵,我把自己放在教师这个角度上去评判他,然后自己也不能确定对不对了。这个时候就希望老师能在身边。”二是更好的监督。护生D:“我们自己打分,有时候碍于面子给个及格,老师在场就不一样了。”护生E:“让我们自己考试,有一种散养的感觉,会不认真,但是老师在旁边就感觉不一样。”三是总结与反馈。护生G:“希望老师最后能给予总结和反馈,就是我们哪里是共性的错误,老师给再次说明一下。”
2.3.2 评分标准进一步细化 访谈护生均表示,虽然有校编的《基础护理学实训指导》作为评分标准,但仍不能很好地对评分进行把控,希望评分标准能进一步细化和统一。护生B:“虽然有实训指导作为评分标准,但它不够详细。就是有些分不知道该怎么扣。比如一个大项给你一个总分10分,然后大项里面这些小项你不知道该怎么扣。”护生C:“这个操作,你做的原则上也没什么错的,但是顺序不一样,你按照评分标准就会不一样,那就会可扣可不扣,所以希望能统一。”护生G:“比如评分标准上并没有说该如何沟通,那有的人说得多,有的就说得少,就会影响打分。”
2.3.3 多种方式辅助考核 护生认为为了提高考核效果,可以在“组内+组间”考核基础上,采用多种方式辅助考核。护生B:“可以在我们考完后,老师再抽考,这样就会更加调动我们的积极性。”护生E:“考试的时候因为站位的原因,有些角度我看不清楚,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做了没或者说做错了没,这个时候要是有个手机给录下来就好了,可以回放看看。”
3 讨论
3.1 中高职衔接护生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组内+组间”考核中有良好的体验
本研究显示,护生认可“组内+组间”考核方式,并在考核过程中获益感明显。“组内+组间”考核方式改变了传统考核中以教师为主导的模式,将考核交给护生,为了保证考核的顺利进行,护生需要整合自身能够获取的各种资源进行主动学习,同时通过观察与评价他人操作,在反思中获得自己对操作的理解和认知,进而提升自身操作能力。“组内+组间”的考核将个人学习与集体学习紧紧联系在一起,使护生在互相监督中提高自控能力,这与王雅倩[6]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同时,护生在考核中获得了来自同伴的认可,感受到了自身价值,提示护理教育者在今后的实训考核中除了关注护生的操作错误外,更应关注和认可护生操作中的优点。
3.2 在中高职衔接护生中实施“组间+组内”考核不能忽略教师参与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但并不意味着将教学环节完全交给护生。虽然研究表明[7]教师参与考核时护生存在巨大心理压力,可能会影响考核效果,但本研究表明中高职衔接护生对教师参与考核的呼声强烈。分析原因,一是护生受传统考核方式的影响,已经习惯教师的参与,对教师有天然的心理依赖;二是护生受自身年龄、学历层次、知识、经验等局限,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监督、指导、反馈。
3.3 在中高职衔接护生中实施“组内+组间”考核需要制订细化和统一的评分标准
有学者[8]认为过多过细的评分标准,使护生过于注重细节,约束护生的思维创新,建议按照整体护理的要求制订客观、可操作性强的评分标准[9],但本研究显示中高职衔接护生更希望评分标准尽量细化和统一,这与陆妃妃等[7]以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探讨护理技能考核所得的结论一致。分析原因可能是护生虽然在考核中扮演“教师”角色,但毕竟不是真的教师,从未接受任何实训考核培训,当考核护生的操作与其理解不一致时,评分标准的细化和统一对其评分就显得相当重要。因此护理教育者在实施“组内+组间”考核时,应先尽量制订详细而统一的评分标准,待护生适应此种方式后,再尝试按照整体护理要求制订标准。
3.4 在中高职衔接护生中实施“组内+组间”考核可辅助采用多种考核方法
访谈护生认为,“组内+组间”考核如果辅助结合多种考核方法,可能效果更好。护生作为“教师”考核时,其评分会受自身心理素质、外部环境、自身对操作的掌握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为了避免这些因素的干扰,确保评分相对公平,可在考核时录制影像资料,方便护生查看,而录像反馈教学法已在护理学实训教学中得到应用,且效果良好[10]。同时传统的教师考核虽然在大面积考核护生时存在教师少、护生多等不利因素,但是如果仅抽查小部分护生评价考核效果,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4 结语
本研究通过焦点小组访谈法了解中高职衔接护生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组内+组间”考核中的体验,提炼出学生认可考核方式、获益感明显、考核方法仍需进一步改进3个主题,提示护理教育者可将“组内+组间”考核法运用于护理教学,在激发学生获益感的同时,注重教师的参与、评分标准的细化和统一以及多种考核方式的辅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