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庄里的藤蔓
2019-12-20文黄金艳
文黄金艳
陈鹤琴先生说:“要晓得户外还有美丽的花卉、可爱的禽鸟,小孩子玩赏之余,自然可以发生审美的观念、博爱的同情,于小孩子的性情知识都有很大的补助。”正因为如此,农庄中的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每一滴水都有它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农庄是幼儿们探索发现的神奇宝地。
一、“卷须”长什么样
(一)我发现黄瓜藤上有波浪线
幼儿们来到农庄,观察黄瓜的生长变化。“老师,我看到了一根长长的黄瓜,上面还有一根根的刺。”果果用手摸着黄瓜说道。“叶子有点刺手,茎上面有刺。”球球笑着对我说。“老师,这里有波浪线。”果果用笔指着黄瓜藤上的须惊奇地说道。“哪里有波浪线?”幼儿们闻声赶过来,都奇怪黄瓜藤上怎么会有波浪线。“你看,波浪线就在这儿啊。”“哦,真的是波浪线。”“我也看到过,在我那边也有。”我赶紧引导道:“你们去找找看,哪里还有波浪线?”经过一番寻找,幼儿们发现波浪线分布在黄瓜藤的各个角落。
波浪线到底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也难倒了我。活动结束后,我开始搜索各种关于黄瓜波浪线的知识。我了解到,黄瓜上波浪线的学名叫作卷须,根据生长部位不同,分为叶卷须、茎卷须,是藤蔓植物用来缠绕或附着其他事物的器官。
(二)我给“波浪线”取名字
“昨天,我们观察到了波浪线,它们都是什么样子的啊?”球球说“它有点像蜗牛。”“不对,它有点像棒棒糖。”亮亮补充道。“你们说得都很好,昨天我们观察到的波浪线,农民伯伯把它们叫做卷须。那你们想给它取个什么名字?”小朋友们带着自己的观察记录本,来到了农庄观察卷须,将卷须不同的样子画下来,并取好名字。观察活动结束后,我们开始讨论卷须的多种形态,有电话须、蜗牛须、调皮须等。通过经验分享,幼儿们认识了更多形态的卷须,加深了对卷须的认识,再一次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
二、“卷须”有什么作用
(一)“卷须”的尾巴长在哪里
《幼儿园科学领域教育精要(试行)》在关键经验与活动指导部分指出:4 ~ 5 岁幼儿的关键经验是需要知道生物的不同组成部分对生物有不同的作用。其实卷须就是黄瓜藤特殊的生理结构,起到固定黄瓜藤的作用。但我该如何引导幼儿去发现这一原理?我该为幼儿提供哪些支架?经过一番思考,活动就此开展了。
为引导幼儿细致观察“卷须”的尾巴长在哪里,我采用问题导向的策略,请幼儿们去看一看。 “这根卷须的尾巴缠在了竹竿上。” “这两根卷须好奇怪啊,都缠在了一起。”“你看这根卷须像爬楼梯一样,爬到了那片树叶上。” “它缠在了另一片树叶上。”最后,我利用照片的方式对幼儿的观察进行了提升总结。
(二)猜一猜“卷须”的作用
随后,我们展开了关于“卷须”作用的讨论。幼儿们踊跃发言:“为什么须的尾巴要跟其他东西缠在一起?”“我猜它生长的时候就长那样。”“它长成那样有什么作用?”“我觉得是不是黄瓜藤不坚固,长在底下有点会弯,它才会缠在上面。”
我继续追问道: “如果黄瓜没有这些须,会怎样?”“黄瓜会落下去。”“黄瓜藤靠什么东西稳定自己?”“卷须!”得出初步结论后,我们还一起观看了关于卷须的科普视频。观看视频后,幼儿们对卷须有了更直接的认识。亮亮立马说:“我知道了,须可以起到固定作用,让植物更稳定,让植物吸收更多的养分。”球球说:“须就像黄瓜藤的手,紧紧抓住竹竿就能让黄瓜藤不倒。”从幼儿们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已经清楚地了解到“卷须”的作用。
三、“卷须”上的卷线
(一)“卷须”在生活中的应用
“卷须”上的卷是一个巧夺天工的构造,这个原理也被人们广泛地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为加强课程与生活的联系,我引导幼儿们回家调查“卷须”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分析幼儿们的调查问卷,大家发现“卷须”被广泛应用在电话线、弹簧、拉力器、晾晒架等物品上。幼儿们积极主动地介绍着自己的发现,我问道:“但这些东西为什么设计得像‘卷须’呢?这些东西为什么不设计成直直的呢?直直的与弯弯的线有什么区别?”幼儿们面面相觑,一时哑口无言。
“我们做个对比实验来看看。”幼儿们通过拉不同的线,发现“电话线一拉就变长了,一松手就变回原来的样子。”球球说:“我发现你拉的时候用的劲大,它还可能会弹到你的手指头。”欢欢说:“我拉绳子时,发现我的手有点拉痛了。”幼儿们连忙补充道:“那根绳子是拉不长的,它不是卷卷的样子。”幼儿们七嘴八舌,老师总结道:“我发现你们的‘弹’字,用得很好。这些东西是有弹性的,一拉容易变长,一松手就又会弹回去。”
(二)“卷须”的特性
做完小实验后,幼儿们跑回农庄探究黄瓜“卷须”的特点。“老师,老师,我找到了‘卷须’。你看我一拉它就变长、变直了,我一松手,它就咚的一下弹回去了,又变得卷卷的。”球球一边演示着一边兴奋地说道,旁边的亮亮也开心地说:“我的‘卷须’也咚的一下弹回去了。”
自由观察后,幼儿们纷纷表示“卷须”一拉就变长,一松手就咚的一下缩回去了。“大风大雨来了,黄瓜苗会发生什么事?”“它会被吹得歪七扭八的。”“这时候什么东西可以帮助黄瓜保持稳定?”“卷须!”“卷须的什么特性能更好地保护黄瓜藤?”“它们的弹性。”可见,幼儿们对卷须上的卷的特性有着清晰、准确的认识。
四、我给“卷须”搭架子
(一)草妈妈生的“卷须”
幼儿们在黄瓜地里发现了“卷须”,但在幼儿园内,还有哪些地方有“卷须”呢?为了更好地迁移幼儿们的已有经验,我们组织幼儿们开始调查幼儿园内的“卷须”。
幼儿们在农庄内观察到黄瓜、西瓜、豇豆上都有“卷须”,在班级自然角发现豌豆苗、甜瓜苗上也有“卷须”。
“老师,我发现了这个上面也有‘卷须’。” “啊?这个是什么植物啊?”“这是草妈妈生的‘卷须’啊!”我感叹于幼儿们的形象描述和丰富的想象力。“你说得很好,草妈妈的卷须缠在了什么地方?”“缠在了草上面。”
(二)趴在地上的丝瓜苗
“这个到底是什么东西啊?”“它上面的须有点像卷须。”幼儿们看了看旁边的标识牌,夹着芋头的图片。“我知道,这是芋头。”“不对,不对,这不是芋头。”“到底是不是芋头呢?郑师傅在那边,他是种植专家,你们可以去问问他。”幼儿们把郑师傅请来,郑师傅解答道:“这个是丝瓜苗,这根就是丝瓜的卷须。”
亮亮说:“那它旁边怎么没有架子?”郑师傅说:“丝瓜藤需要架子。如果它一直趴在地上,它就不容易结果实。”说完这句话后,郑师傅随手将丝瓜藤摆在了木门旁边,说:“我把它放在木门上,几天后它就会顺着木门爬上去的。”
请教完郑师傅后,幼儿们若有所思。“这些藤蔓植物的卷须如果没有架子可爬会发生什么事?”“它就不容易结果。”“那我们幼儿园还有哪些‘卷须’是没有架子可爬的?”这时候点点着急地说:“小(六)班的丝瓜苗就没有架子可爬,那它以后是不是就结不了果了?”
(三)好孤单的“卷须”
忧心忡忡的幼儿们带着我来到了小(六)班,悠悠说:“你看,这根‘卷须’都悬在空中,好孤单啊。”“嗯,我也觉得它好孤单。”小朋友们都纷纷附和道。“我们可不可以为孤单的‘卷须’做点什么呢?”悠悠说道:“我们可以为它搭架子。”
幼儿们想了很多办法。亮亮将一段段树枝连接在一起,做成一根长长的树枝放在土里,但发现树枝一碰就倒。悠悠拿出一卷麻绳,将一头固定在植物架上面,并开始左顾右盼地寻找合适的位置。有的幼儿提议将麻绳绑在雨水管道上,让它沿着管道往上爬。但接着又有幼儿提出疑问:“那它长太高了,我们该怎么去摘丝瓜呢?”还有幼儿提议绑在对面的窗户上。
征求各方建议后,悠悠和球球最后决定将麻绳绑在了架子的另一端。他们将麻绳小心地牵到另一头,然后两个人合作,一人负责剪绳子,一人负责绑好。“孤单的‘卷须’终于有绳子可爬了。”幼儿们如释重负地说。悠悠还小心翼翼地将瓜苗缠绕在麻绳上,期待着瓜苗快快长大。
在这个活动中,幼儿们的知识经验得到不断的丰富和积累,他们逐渐有了探究的意识,有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在与材料、环境、同伴、教师的互动过程中,幼儿提升了学习品质,获得了积极的社会性情感和态度;最后,幼儿的亲自然行为也得到了发展,学会了关心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