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行有据”:幼儿自主游戏行为的观察与解读
2019-12-20花春晖
文 花春晖
在幼儿园的各种游戏活动中,自主游戏是一种常见的游戏活动,也是教师观察和解读幼儿发展现状的重要途径之一。著名幼儿教育家蒙特梭利说过:“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用应有的态度来配给幼儿成长的需要。”教师可以在游戏中观察到幼儿的兴趣点及发展阶段,并通过进一步的解读,制定个性化的发展方案,用适合幼儿发展与教育的指导方式引导幼儿向更高层次发展。对幼儿自主游戏行为的观察与解读是教育实践的需要,是幼儿成长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一、幼儿区域自主游戏行为的观察
(一)选取观察角度与观察时机
观察者要想获得大量信息,就必须从不同角度寻找观察时机。如一位教师观察新入园幼儿的晨检过程后,在其观察记录中写道:“辰辰走到门口,抱住妈妈并说她不愿去幼儿园。”教师根据观察到的这个行为表现只做出简单的一句概括,是无法准确找出符合该名幼儿现状的教育切入口的。教师可以通过对幼儿哭闹的时间、父母对待方法和幼儿情绪变化等方面进行观察。(见表1)
表1
(二)抓住兴趣点与矛盾点
首先,教师的观察要有“广”度,要具备观察的敏感性和延续性,真正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幼儿的游戏地点、游戏对象、游戏内容以及产生了哪些有价值的游戏情节进行关注;其次,教师的观察要有“深”度,要去挖掘游戏背后所蕴含的发展意义。例如,种植区游戏中,让幼儿亲手种植一些相对较易存活且生长周期短的植物,由于是幼儿亲自种植的植物,所以幼儿的关注度相对较高;也可以添置一些图表或记录册,通过观察幼儿记录的过程或是幼儿的表征内容分析幼儿的兴趣点与矛盾点。
(三)找寻个性发展差异
幼儿个体之间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教师要重点关注幼儿的生活习惯、日常活动等诸多方面,深入地了解幼儿的想法与需求,来引导幼儿的个性发展与共性发展。在幼儿自主游戏中,由于男孩、女孩的兴趣点及关注点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也较大。
二、幼儿自主游戏行为的解读
教师可以结合观察幼儿的个性化发展来解释幼儿的行为。所以,只有通过对幼儿实施有效的解读,才能对幼儿进行细致的分析,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指导,促使幼儿在“后续”的游戏过程中获得高层次的发展,真正地做到玩中学,让幼儿在不经意间达到发展预期。
(一)注重解读的客观性
教师所做的解读应是对幼儿游戏情况的真实反映。在实际操作中,应避免两种不当的表现。
一是持续观察的时间较短,没有将幼儿放在一个完整的情境中进行了解,教师往往只抓住幼儿说的几句话或几个动作就结束了观察,再用这种片面的观察来指导教育行为,难免带有主观性。二是由于观察内容并非亲眼所见,而是根据其他幼儿反映的情况来进行记录的,这就很难保证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真实、客观、全面的解读,所以教师据此解读出的幼儿发展情况也不一定与实际相符。
(二)提高解读的有效性
解读是教师开展新的教育活动和因材施教的重要依据。在实际工作中,也发现部分教师在这方面存在不足。特别是在观察分析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句子:“该幼儿一向比较胆小、怯懦”“这个孩子一直比较霸道、不讲礼貌”。教师简简单单地就给幼儿贴上了标签,却没有结合观察内容分析幼儿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如表2)
表2 xx 幼儿园自主游戏观察与解读记录表
(三)重视解读的个体性
在解读幼儿行为的过程中,最为禁忌的就是忽略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性,进而“以点盖面”地解读与预测发展方向。比如,在对幼儿午餐时间的观察中,教师通过观察发现,有部分幼儿吃完午餐后,放碗筷的动作很重,有的直接将碗筷丢进碗桶中,不仅碗有损伤,还发出了刺耳的声响。其实,教师只需在幼儿进餐时提出要求并有针对性地提醒幼儿,及时制止事态的“蔓延”,就可以又快又好地解决问题。
现阶段是我省课程游戏化推进的关键期。《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规定:教师应“观察幼儿的教育活动,根据他们的表现和需要调整活动,给予适当的指导”“有效利用观察、对话、家庭联系、工作分析等方法,客观、全面地了解和评估幼儿”。通过观察和解读幼儿的行为,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习惯、思维方式及兴趣,对幼儿的教育、培养都有直接的作用。教师要结合“释放”和“指导”,努力促进幼儿良好的自主游戏行为,注重培养幼儿的优秀品质,使他们积极探索知识,更好地释放潜能。所以,“科学观察,正确解读”也成为了每位幼儿教师的一门入职“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