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动画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及行为的影响

2019-12-20

好家长 2019年10期
关键词:动画片动画幼儿

文 郭 静

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人生中的基础阶段。动画片作为幼儿生活中的“伙伴”,在一定程度上对幼儿的审美、认知及社会化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但同时也为幼儿的行为增添了许多不良因素。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在幼儿园的观察记录,找出动画片与幼儿行为的关系,分析其对幼儿行为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从家长、教师及社会媒体的角度给出合理的建议及对策。

一、文献综述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我们发现,《日本动画暴力研究》一文在分析流行动画片起源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日本动画片在幼儿中最流行。喜爱日本动画的幼儿占调查对象总数的60.1%,而国产动画中受幼儿喜爱的动画片并不多,代表作品就是《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一些专家认为,动画片能够促使幼儿迅速形成是非观念,使幼儿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学习动画里人物的行为准则。但有些动画片,如《奥特曼》,人物之间打斗的原因大都是在惩恶扬善,但有些画面过于暴力,极易被幼儿模仿,诱使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从而会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二、相关动画片的概念界定

动画片是一个综合性的艺术门类,是人类精神解放的产物,也是工业社会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动画片把人或物体的动作、表情和变化分成许多画面,用相机连续拍摄成一系列画面,创造出连续的视觉效果,再利用夸张、生动、形象、直观的手法进行表现,鲜明、新颖、具体的形象可以极大地吸引幼儿的注意。独特的人物性格、突然变化的音乐,以及屏幕上的戏剧性冲突,恰巧符合幼儿注意的特点,成为幼儿注意力集中的焦点。目前动画片已经成为幼儿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深受幼儿的喜爱。

三、动画片对幼儿的影响及意义

(一)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

3~6 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学习语言的主要途径是模仿和强化。动画片中规范的语言能训练幼儿正确发音,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此外,模仿是幼儿在学习语言过程中得到强化的过程。观看动画片时,幼儿会模仿动画片中的语句,动画片能促进幼儿发展正确的语音,丰富幼儿的词汇量。但是环境对幼儿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当他们对环境感兴趣的时候,他们会在环境里学到很多东西。例如,动画片《蜡笔小新》中,小新总是对他的妈妈说:“妈妈,你回来了。”事实上,应该说:“妈妈,我回来了。”许多幼儿觉得模仿蜡笔小新的说话方式很有趣,从而进行模仿,殊不知这大大影响了幼儿的语言发展。

(二)对幼儿思维发展的影响

动画片所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从宇宙、地球、土地、河流,到科技、军事,再到人伦、艺术,无所不涉,让各种知识以一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走入幼儿的心里。例如,《米老鼠》动画片里不仅有动感的音乐,还有鲜艳的色彩,在动画片里,米老鼠还会与小朋友一起互动,通过简单的问答方式,培养幼儿早期的数学逻辑分析能力,包括:形状、数量等相关知识。动画片浅显易懂、深入浅出,每个幼儿都非常喜欢跟着它去学习。《蓝猫淘气三千问》是中国第一部大型科普动画,通过主人公“蓝猫”和他的朋友们的冒险历程,并利用他们遇到的问题,为幼儿们提供了关于宇宙、星星、生态环境、人文历史以及生物学的知识,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欲。不过也有很多动画片的内容会对幼儿造成误导,从而固定了幼儿的思维模式。如动画片《三个和尚》,幼儿不知道为什么他们最后会没水喝,有些幼儿还会以为他们只是在玩游戏。幼儿在这个年龄段,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当幼儿遇到自己不能理解的问题时,他们只会从动画片上直接照搬,这样并不利于幼儿发展他们的认知世界。

(三)对幼儿人际交往的影响

教室的一角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四五个女孩子围在一起,一个说自己是美琪,一个说自己是美雪,一个说自己是小兰姐姐,一个又说自己是魔仙女王,还有一个说自己是黑魔仙。她们嘴里时不时地发出不同的咒语,每个幼儿念完咒语后就开始“变身”。虚拟动画人物来到我们教室,成了实实在在的真实的人,她们不再是自己,动画人物也不再是原来的样子,她们将真实与虚拟结合在一起玩耍。没有动画角色的参与,幼儿之间的交往是缺乏刺激和认同感的,没有动画角色的参与,幼儿之间的交往可能不会产生且无法发展。一个不看动画片的幼儿,可能无法融入经常看动画片的幼儿群体,因为他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动画角色去与他们交往,也就是他们之间没有共同的话题,缺乏一个交往的纽带。但是,动画片也会存在一些对幼儿个性发展的不利因素,如对个人努力强调的不足,好人总是先要受许多挫折和打击后才会有好报等。

(四)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

时代在进步,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很多家长没有时间和精力陪伴幼儿。在家里,动画片成了幼儿的最好“伙伴”。幼儿长期与动画片交往,导致幼儿脱离社会生活实践。因此,动画片就成了他们猜测社会的最好参照物。例如,看了《狮子王》之后,幼儿学会了团结,学会了互助;看了 《巧虎》,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看了《一休哥》《机器猫》《名侦探柯南》等,可以让幼儿发展批判性思维并产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欲望。而如果看的是《蜡笔小新》,幼儿可能会像小新一样不尊重父母,无理取闹。有的幼儿喜欢看《奥特曼》《变形金刚》等变身超人一类的动画片,那他平时就可能爱做超人的变身动作。在玩木头人游戏时,男孩子的动作有百分之八十是超人、奥特曼的姿势。有的家长反映,幼儿看了《喜羊羊和灰太狼》后,整天在家里扮演红太郎,爸爸必须得扮演灰太狼,如果爸爸没听他的指挥,就一直打他爸爸的头,有一天还把家里的平底锅拿出来玩。幼儿的性格变得很急躁,一不顺心,就喜欢说:“我要打死你!”所以,家长和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引导幼儿模仿,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合作、共享和助人等行为习惯。

(五)对幼儿价值观的影响

许多动画片都强调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如《海尔兄弟》,讲述了海尔兄弟畅游世界,历经种种艰难险阻,最终来到中国的故事。故事积极提倡正义、正直、勇敢、善良、诚信等价值观。还有《葫芦兄弟》这部动画片,告诉我们应该存有感恩之心,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样的动画片对幼儿的价值观具有积极的影响。但也有些动画片会带来消极影响,如《蜡笔小新》讲述了小新非常调皮、捣蛋,整天变着戏法整老师、整大人,结果家里、幼儿园里被搞得乌烟瘴气。幼儿看了之后,反而为小新的 “杰作”而痛快大笑,更有的幼儿还模仿片中的情节与老师作对。画面虽然很有趣,但以一种负面的形象在演绎,这只会使观看者产生不恰当的认同感,对幼儿习得社会生活的规则并形成他们的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其实,许多经典的动画片都是非常刻意地表现其娱乐性,如《米老鼠和唐老鸭》《蜡笔小新》《樱桃小丸子》《大耳朵图图》《喜羊羊和灰太狼》等,对人生的积极品质没有太多强调,只是让观众在观看时获得开心快乐,这容易使幼儿养成乐观的性格但也有可能会影响其积极奋斗的生活理念的形成。

动画片是幼儿十分喜爱的传媒形式,对幼儿的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中国动画人应努力创作出更优质的动画片,用内容精良、形式优美的动画片吸引幼儿,为我国的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动画氛围。

猜你喜欢

动画片动画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做个动画给你看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动画发展史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动画片是怎样播放的
推荐一部动画片
看,动画片开演啦!
——介绍一部你喜欢的动画片
我的动画梦
推荐一部动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