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新乡市获嘉县为例
2019-12-20崔保兴
崔保兴
(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财政局,河南 新乡 453800)
农村集体资源是归属村集体所有的,未来能为村集体带来不同效益的各种自然资源,它是村集体形成资产、取得资金的重要源头;农村集体资产是不同来源渠道的资金形成的,能以货币计量的,预期将来能为村集体带来收益、减少负债和增加净资产的各项资产;农村集体资金是指资源资产收益、上级补助收入以及公益捐赠等不同来源形成的,归集体支配的所有货币资金。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村集体盘活原有资源资产、管好新形成资产、用好村集体资金显得尤为重要。农村三资管理是中央各项政策的具体落实、是基层党员干部清白之源、是农民群众利益的切实保障。
一、获嘉县三资管理现状
乡镇成立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中心设置管理人员岗,统管会计岗,资金会计岗。村级未设专职会计,设报账员一名。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设立专门的档案保管室和配备专用档案柜。每村一柜,分村保管。
三资代理委托服务中心开设一个银行专户代管资金,以村为单位设立财务会计账目进行核算。银行存款利息收入按规定分配核算到村。
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村集体所有资金收入,存入服务中心银行账户;支出时根据用款数量经民主议定程序,由村报账员到服务中心报账列支。
村集体经济组织货币资金一律由报账员负责收取和管理,其他任何人不得经管货币资金或擅自以村集体名义收取任何款项。村集体经济组织发生的支出业务,原则上应通过转账结算。
农村集体资金的支出实行联签会审,财务事项发生时,经手人必须取得有效的原始凭证,注明用途并签字,交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体审核同意后,由村务监督委员会(盖章),报经村党支部或村民委员会负责人审批同意签字,然后报三资代理服务中心主任和分管副职审核,最后由村报账员向服务中心报账。属于大额资金支出,应先经民主决策程序讨论确定,然后履行审批手续。
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使用和经营管理进行监督,其主要职责是:监督村民委员会执行村民会议或代表会议决定事项的情况;监督本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使用情况;参与集体资产资源的发包、租赁等经营方式的招标、投标活动、并监督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听取和反映群众对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改革开放以后,村级财务由村级自行管理,各级农经部门对村级财务进行监督、指导、审计。
1997年,乡镇农经部门对村级财务实行村财乡管,管理、监督、指导村级财务,负责对农村账务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管理。村级账套均为双套,农经站代管一套,另外村级一套副账,但不附会计凭证。农经站代管的村级账套,由农经站配置档案室、档案柜,分村保管。副账由村会计保管。
2003年,乡镇以财政所为主成立会计工作站,工作站设置专职会计分管村级财务,村级会计取消,每村设报账员一名,原农经站人员负责收支业务审核。会计工作站对财务核算实行会计电算化管理。通过县财政局统一购置的浪潮农村财务软件单机版进行会计核算。
2009年,乡镇成立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主任1名,工作人员3-5名,乡镇纪委书记兼任三资办主任(2018年后乡镇纪委书记不再兼任三资办主任)。每村设报账员一名。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代村记账、算账、报表、监督管理现金、资产、资源,保管财务档案,并参与村级财务预、决算方案及三资管理制度的制定和监督。财务软件更换为用友农村财务软件。由县财政局统一购置,服务器设在财政局,乡镇在财务终端核算。
二、获嘉县三资管理的问题分析
(一)管理能力不足,职责不明,管理时有缺位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三资管理模式不断变化,经历了四个阶段。从村级自行管理农村资源、资产、资金;到乡镇农经部门对村级资金实行村财乡管,资源资产由村级管理;然后到基层财政部门对村级资金实行村财乡管,资源资产由村级管理;最后到乡镇成立三资代理中心管理三资;管理模式转变期间,农经部门的管理、监督、指导、审计等职责逐步缺失;基层财政对三资的管理也仅限于对资金的双代管理,即代理记账和代管资金。
村级不熟悉三资管理政策,不重视资源资产管理,不按规定进行三资管理。农村资源资产是农村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治理账外账的源头,只有切实管好 用好资产源资产,才能增强村集体实力,稳定基层政权,确保农村长治久安。
如个别村在资源资产发包时,没有通过“4+2工作法”,没有走公开发包、公开招标等手续,致使村集体资源资产收入不高,甚至会导致资源资产流失浪费。发包收入不按规定及时入账,坐收坐支时有发生,会计凭证不符合财经法规,导致财务核算质量不高。
(二)审批手续烦琐,收支票据不规范
审批程序要体现村集体对三资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不变。村集体应该是三资管理的主体,乡镇参与三资审批,尽管是为了更好的管好村级三资,但也有越位之嫌。
农村报账员普遍年龄偏大,而且更换频繁,复杂的报账程序让报账员也产生抵触、畏难情绪。
没有统一的收入票据,不能更好地从源头杜绝账外账,也可能出现挪用、贪污现象。
村级在支出经济业务发生时,事前事中图省事、省钱,不考虑如何报账,导致事后程序不合规、票据不规范等情况时有发生。
村级会计资料不符规定,达不到入账的标准时,乡镇会计工作站按规定予以退回,要求村级完善资料。乡镇领导、村级主干就会对会计工作站施加压力,迫于各级压力,就会导致一些不规范手续入账,很可能造成村级资产、资金浪费或流失。
(三)审计走过场,财务公开不及时
一是农村审计存在走过场、完成任务的现象。根据《村民委员会组法》规定,要对村民委员会成员进行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结果应当公布。目前只是在村委换届时,聘请会计事务所审计,并公布审计结果。社会审计只是对账务账簿凭证进行简单审计,出具格式审计报告。
二是定期财务公开不主动、不及时。三重一大事项公开不够及时。很多农民群众常年外出务工,对村内事务、集体资源资产不关心,认为事不关己。没有群众监督公开,村干部也不主动公开,上级部门监督公开缺位,致使财务公开不规范、不及时、不到位。
三、获嘉县三资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政策培训,提升三资管理能力
县乡农经部门身处三资管理一线,应该尽职尽责,管理到位。还应该尊重村集体行使所有权、使用权,把握好管理的度,不能越位。如资产、资源公开发包、合同签订、合同管理、公开公示等热点、敏感问题,更应该加强管理指导。
对三资管理人员培训,是明确职责,提高三资管理人员素质的必由之路。只有让三资管理人员掌握相关法律政策、提高思想觉悟、增强业务能力,三资管理工作才能规范、有序、高效,村集体经济逐步壮大,才能切实保障农民群众利益。
要对涉及三资管理人员培训,举办不同管理人员、不同学习内容、不同理论深度的有针对性的多次专项培训,放大培训效果。
1、对乡镇领导、村级两委要进行全面培训,达到认识到三资管理的重要性,熟悉三资管理全流程,清楚乡村两级三资管理人员职责;
2、三资具体分管乡镇领导、农经部门培训重点为掌握三资管理全流程,指导乡村两级三资管理人员具体工作等内容;
3、代理记账部门培训重点为学习适用于村级的各项财会制度等内容;村级报账员培训重点为掌握不同经济业务流程,不同经济需要准备的会计资料等内容;
4、村务监督委员会培训重点,具体监督内容以及如何开展监督工作等内容;村财务审批人员培训重点为如何加强村级三资管理、规范村级资金核算、做好村级财务公开等内容。
(二)简化审批流程,规范收支票据
审批流程要确保必要的、真实的、完整的反映对经济事项的审核审批,确保村级对三资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收益权,确保村集体正常行使四权,尽量简化审核审批流程,对影响到行使四权的审批审核及时清理。
三资管理部门不适宜参与三资审批审核,应以到位不越位,帮忙不添乱为原则,加强监管,完善制度,督促村级以不同形式公开等方法参与三资管理。
农经部门应该制定村级集体票据使用办法,统一全县村级集体票据格式。加强对村级票据的管理,规范票据制定、领用、核销等工作,从源头上规范村集体收入管理,避免乱收费、杜绝小金库。
(三)切实做好审计工作,定期做好财务公开
农经部门要强化审计监督。对集体经济组织财务预算和决算、资金的使用和收益分配进行定期审计。对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集体资金、资产、资源问题进行重点审计,对集体资产和资源的运营进行专项审计。
农经部门应加强农村审计专业队伍建设,实行农村审计准入制度。禁止走过场、敷衍了事的社会审计部门或人员开展审计业务。加强对审计人员管理,对审计工作指导,对审计结果抽查,关注农民群众提出异议的定期审计和专项审计,把农村审计监督落到实处。
村级是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的主体,负责实施财务公开。县级以上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指导和监督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财务公开、建立健全财务公开制度。
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将定期公开财务与不定期公开特殊事项相结合。定期公应该每季度公开一次,对于经济业务较多的,收支情况应当每月公开一次,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在每季度或每月结束后10日内公开集体财务;三重一大事项要不定期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