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西三角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的陕西自由贸易区发展路径探析

2019-12-20王乐乐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12期
关键词:腹地自由贸易区经济圈

王乐乐

(西安外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7)

2017年,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陕西自贸区)被批准建设。陕西自贸区设立是国家战略实施的必然安排。从时间序列看,“一带一路”倡议行动方案提出后,国家先后批准设立了多个自贸区,陕西自贸区的设立策应“一带一路”建设中陕西的国家担当;陕西自贸区挂牌后的半年多时间内,关中平原城市群获批,又赋予陕西自贸区区域协同发展的区域担当。因此,陕西自贸区的发展应首先考虑依托所在腹地的资源禀赋,其次由内到外逐步实现更大范围的区域协同,最终形成自身独特的定位。

一、我国自由贸易区发展历程

我国参照国外自由贸易区的一些运作方式于从1990年6月设立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说明我国自由贸易区的实践与探索已有近30年历史。2013年 9 月,中国第一个自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标志着中国对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发展进入新阶段。截至2017年,中国已经成立11个自贸区,初步形成了以各大城市群为腹地,从沿海至内陆分布的格局。目前国内多数专家学者认为我国自由贸易区发展虽然可以借鉴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不同模式自由(贸易)港(区)的一般经验,但不能照搬照套其中任何一种模式,应当形成自己的特色。但从目前我国自由贸易区发展来看,主要的困难是缺少对自身自由贸易区的认识。

二、陕西自由贸易区发展方向

从国外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历程来看,一个区域的自由贸易区必须依托所在腹地的产业进行初期发展,通过发展后的溢出,与更大范围产业实现协同发展。从我国学者目前研究来看,自由贸易区的研究多以国外发展较好的自由贸易区作为参照提出相应的策略和措施。我国学者在研究自由贸易区发展方面,较少提及所在腹地的资源禀赋和产业集群与自由贸易区发展之间的联系,也较少提及空间区位较近类型类似的不同自由贸易区之间如何保证不出现功能叠加,彼此之间恶性竞争的情况。

因此,陕西自由贸易区应借鉴国外先进自由贸易区在实践运作方面的经验,以陕西自由贸易区所服务区域的经济发展为背景,通过对关中地区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和西三角经济圈三个层次区域内产业集群的研究,明确陕西自由贸易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定位,通过实现陕西自贸区与成都、重庆两个自贸区的互补互促关系,确定陕西自贸区的发展方向和轮径。

确定依托所在腹地产业发展与西三角经济圈协同发展的意义在于:首先,明确了陕西自贸区的未来发展将是以点带面式发展,因此陕西自贸区目前的决策应立足于服务腹地产业集群,积累经验形成特色,然后进一步扩大到服务西三角经济圈;其次,将会明确陕西自贸区自身的功能定位和特色是完全不同于西三角经济圈内成都自贸区和重庆自贸区的,这使得在确定陕西自贸区功能时对其他两个自贸区是互补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这样既避免资源浪费,又能是资源发挥最大效益;最后,将明确陕西自由贸易港的业务发展方向。即同西三角经济圈的成都自贸区和重庆自贸区分工合作,协同发展。

三、陕西自由贸易区发展的主要任务

当前,陕西自由贸易区发展的主要任务有三个:

首先,明确陕西自由贸易区所依托的产业集群及发展趋势,按层级递推式发展。按照我国当前自贸区和城市群的划分,陕西自由贸易区所依托的产业集群应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陕西自贸区腹地——陕西关中地区的产业集群,第二个层次是2018年获批的关中平原城市群的产业集群,第三个层次是包括川渝两个区域的西三角经济圈的产业集群。对陕西 的产业发展推动措施应从三个层次角度出发,逐渐递推式进行。

其次,确定陕西自贸区自身的定位。陕西自贸区应以所服务区域的产业集群为依托进行创新,通过推动和引导产业集群的发展来确定自身的定位。由于产业集群发展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在确定陕西自由贸易区定位时应考虑其对三个层次产业集群的推动和引领,同时,还应考虑与西三角经济圈中的成都自贸区和重庆自贸区各自的分工,充分实现国际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应按照时间和空间顺序,通过三个层次的产业集群的空间分布、产业结构,产业发展趋势以及各产业的竞争优势等确定陕西自贸区的战略定位和应实现的主要功能。

最后,确定陕西自由贸易区的业务方向,通过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将陕西自贸区打造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商品交易中心、物流中心、国际清算中心、金融中心以及智慧中心,形成具有特色自由贸易区。陕西自由贸易区应根据其所依托的产业集群明确业务发展方向,确定业务发展的具体措施从而进行机制体制和政策创新。从目前世界范围内较为成功的自由贸易区发展来看,自由贸易区的业务发展方向主要有五个:兼具贸易与投资功能、兼具在岸业务与离岸业务、成为大平台与功能总部、成为创新与技术研发总部、成为金融与资管总部。陕西省自由贸易区应选择何种业务发展方向取决于所依托产业集群以及自身定位,业务方向的确定可明确商品交易平台、物流服务平台、国际清算平台、金融平台和智慧服务平台的内容和重点,是形成陕西自贸区特色的重中之重。

陕西自贸区的发展要服从于“一带一路”倡议,探索在“一带一路”倡议转型指导下,通过创新将所依托的产业集群从产品出口导向型推动和引导为产业链导向型,将单一出口推动和引导为项目总包,实现从产品出口向产能输出转换,并合理配置离岸与在岸业务,与川渝两个自贸区形成互补互促产业功能和空间格局。

猜你喜欢

腹地自由贸易区经济圈
徒步中国腹地,开启历史之旅
RCEP生效!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
港口经济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综述
基于SWOT分析法的台州港集装箱运输发展策略
首都经济圈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世界主要自由贸易区介绍
关于自由贸易区
“闽越国”腹地的神秘古城——城村汉城
论兰州经济圈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分产业区位优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