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瘤保守治疗的影响
2019-12-18朱晓娟
朱晓娟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医药研究所(州傣医医院)妇产科,云南景洪 666100
子宫腺肌病又被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其特征是指子宫内膜向肌层良性浸润并在其中弥漫性生长,因此在子宫肌层中出现了异位的内膜和腺体,伴有其周围的肌层细胞肥大和增生[1-2]。 好发于中年女性,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出现继发性、 渐进性加剧的痛经,月经量的增多、经期的延长,子宫体的增大,触及子宫有压痛感,严重者影响生育能力[3]。切除子宫是最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但创伤性较大,且对育龄期女性来说太残忍[4]。随着医学技术的成熟与稳定,发现药物保守治疗也可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且保留了患者的生育能力,不仅患者的接受度大大提高,也减少了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矛盾。 该次所选2018 年4 月—2019年4 月该院5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以了解保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因子宫腺肌病收住入院的50 例患者,随机将50 例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 例。 观察组中3 例未育,22 例已育,年龄最低为30 岁,年龄最高为51 岁,平均年龄在(44.29±3.22)岁, 发病到接受治疗时间1.2~1.8 年, 平均时间长(1.5±1.62)年;对照组中4 例未育,21 例已育,年龄最低为29 岁,年龄最高为54 岁,平均年龄在(43.91±2.58)岁,发病到接受治疗时间1.0~2.1 年,平均时间长(1.71±0.98)年;两组患者在年龄、生育、发病到接受治疗时间、子宫大小、血红蛋白浓度无明显差异性,因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该次研究在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的前提下,均已告知患者及患者家属研究目的并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
排除标准: 合并出现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存在精神异常或者意识障碍,不可以配合该次研究的患者; 在接受该次治疗前被诊断出恶性疾病,预期寿命未超过1 年的患者;对药物过敏体质者;做过子宫及其附件手术者(包括刮宫);参加过类似及相同实验者。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接受保守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手术方式干预。 观察组患者于经期开始第5 天开始口服炔诺酮(国药准字H31021769),5 mg,bid,每月服用20 d,连续服用3 个月,在服用药物的基础上配合放置宫内节育器等手法,观察记录月经周期、经前、经后、月经量、痛经程度的变化,连续记录3 个月。对照组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开腹或者腹腔镜,根据不同女性是否有生育要求以及疾病的侵犯程度等特点选择最佳的切除方式:子宫全切或者子宫部分切除,避免矛盾的产生。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干预方式下住院时间长短、痛经、月经量、治疗效率、压力变化、身体素质、生活影响等方面。
1.4 诊断标准
痛经症状诊断标准:显效,经过治疗后痛经症状明显消失; 有效, 经过治疗后痛经症状略有改善;无效,经过治疗后痛经症状无任何改善。
月经量判断标准:显效,经过治疗后经量明显减少;有效,经过治疗后经量略有减少;无效,经过治疗后经量无任何减少。
治疗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
1.5 统计方法
数据应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的缩短,发生痛经的几率和程度较严重, 心态压力明显的减小,身体素质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生活的影响较对照组患者向比明显减轻,月经量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痛经治疗有效率为96.00%(24/25);从月经量上看,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00%(24/25),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子宫腺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它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组织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或局限性的病变,常发生于中年女性,近几年子宫腺肌瘤成年轻化的趋势[5-6]。目前主要病因尚不明确,考虑可能与流产、刮宫、宫内节育器、遗传、病毒感染、高雌激素和高泌乳素有关,其典型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的延长和月经量的增多,经期持续性、继发性进行性痛经加重[7-9]。以往治疗方式首选为子宫全切除术或者子宫部分切除术,大多数情况来说其创伤性较大,且随着疾病逐渐的年轻化,考虑到育龄期的女性与非育龄期的女性的区别,手术方式逐渐出现各种弊端,医务人员渐渐发现应用药物也可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不仅没有创伤性还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促进了医患的共同发展[10]。 由上述数据可以得出对子宫腺肌瘤患者应用保守治疗能改善患者痛经的情况、缩减经期的时间、减少月经量、对患者往后是否生育无太大的影响,与手术治疗干预相对比,保守治疗更省时间,其创伤性更小,不影响生育,治疗效果可达预期。人们发现炔诺酮不仅可以作为口度避孕药也可作为治疗子宫腺肌瘤的口服用药。 其炔诺酮是一种口服有效的孕激素,其本质为19-去甲基睾酮衍生物[11]。通过抑制下丘脑促黄体释放激素的分泌, 作用于靶器官腺垂体,间接降低其对促黄体释放激素的敏感性,从而阻断促性腺激素的释放,抑制卵子的排放。 在单独应用且量较大时,可以增加宫颈粘液粘稠度,防止精子的通过,同时抑制子宫内膜腺体的生长发育。 缓解痛经、抑制子宫内膜的过度增长的作用,对治疗子宫腺肌瘤具有高效的作用。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分析(±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分析(±s)
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组别12.81±3.8515.27±4.2510.2150.027住院时间长短(d)60.82±10.8145.89±12.2511.6120.042痛经程度(分)150.32±30.98180.28±35.479.6810.036月经量(mL)94.0076.007.6540.010治疗效率(%)60.85±10.2875.31±15.919.8520.045压力变化80.519±10.5356.841±10.6310.2580.03550.5280.3911.5840.036身体素质(分) 生活影响(%)
表2 两组患者痛经、月经量治疗有效率
祖翠芬[12]在临床研究中选取267 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药物保守治疗与传统开服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结果显示,保守治疗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3.66%,显著高于开腹手术治疗患者的有效率(78.40%), 充分证实保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时间(12.81±3.85)d、月经量(150.32±30.98)mL、压力变化(60.85±10.28)、生活影响 (50.52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15.27±4.25)d、月经量(180.28±35.47)mL、压力变化(75.31±15.91)、生活影响(80.39%);观察组痛经程度评分(60.82±10.81)分、治疗效率(94.00%)、身体素质评分(80.519±10.5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痛经程度评分(45.89±12.25)分、治疗效率(76.00%)、身体素质评分(56.841±10.63)分。
综上所述,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子宫内膜和间质侵犯子宫肌层的良性病变,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传统的手术方式逐渐被淘汰,进而选择了创伤性更小、疗效更高的保守治疗方式,保守治疗不仅达到了患者的满意,也达到了医务人员的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