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针、舌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研究*

2019-12-18沈卫东

陕西中医 2019年12期
关键词:头针洼田饮水

王 佳,沈卫东

1.上海市瑞金康复医院针灸推拿科(上海 20002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针灸科(上海 200021)

脑卒中又称为中风,最早由张仲景于著作《金匮要略》中阐述,患者可见口、失语,猝然晕厥,脉微而数,乃至半身不遂等症状[1-2]。研究统计显示,30%~63%的脑卒中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患者在中风常见症状之外还表现为“元神失导,舌窍不利”,故而吞咽困难、饮水呛咳,不能及时摄食与吸收营养,导致继发性营养不良以及吸入性肺炎产生,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3-4]。中医治疗该病的关键在于对患者予以通利咽喉、益气通络化痰,大脑为元神汇聚之地,百会、神庭、四神聪等穴均位于人体头部,多与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相关,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能够有效改善与协调吞咽动作,舌针较多运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通过刺激舌上穴位,疏通经络气血,提高舌体运动功能[5]。本研究分析观察头针、舌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取得良好疗效。

资料和方法

1 一般资料 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密封信封法以1∶1比例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其临床一般资料对应如下:性别(男/女)为[(17/13)和(21/9),χ2=1.15,P>0.05],年龄为[43~75岁,(56.12±9.04)岁和41~71岁(55.86±8.93)岁,t=0.13,P>0.05],病程为[14~175 d,平均(63.28±10.35) d和17~180 d,平均(64.09±10.51) d,t=0.35,P>0.05],脑卒中类型(脑梗塞/脑出血)为[(23/7)和(25/5),χ2=0.42,P>0.05],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6]为具有偏瘫,口舌斜,神志不清,言语不利,偏身异常等主症两项以上或影响检查结果,并见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即可确诊。西医诊断标准[7]:头颅CT或MRI确诊为脑梗死、脑出血,同时伴有吞咽、饮水呛咳、言语障碍。

纳入标准:符合中、西医关于脑卒中诊断标准且临床确诊者;年龄40~75岁之间;洼田饮水试验[8]评分>2级。

排除标准:合并病情危重患者;排除患有影响吞咽功能的其它疾病者;有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患者;患者及其家属不接受本次研究。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营养支持,维持酸碱平衡、纠正电解质平衡以及抗感染等基础治疗。

2.1 对照组:患者予以舌部训练、唇部训练、进食训练等吞咽康复训练治疗,每次治疗30 min,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6周。

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予以头针、舌针治疗。头针取百会、四神聪、语言一区为主穴,由医者对穴位局部予以消毒后进针,百会平刺0.5寸,行平补平泻法;四神聪向百会方向透刺;语言一区取顶中线,顶颞前斜线与顶颞后斜线下1/5区域选取双侧穴位,与头皮呈30°进针,针尖透刺达帽状腱膜下,快速捻转1~2 min(200次/min),留针30 min。廉泉穴,嘱患者张口,用压舌板轻抬舌体,充分暴露舌下,选用0.3 mm×75 mm一次性针灸针点刺金津、玉液穴,以轻微出血为度,点刺完毕后令患者做吞咽动作。廉泉穴向舌根方向深刺,使舌根有酸胀感为度,留针30 min,1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6周。

3 疗效评价标准 临床治疗效果:患者治疗后吞咽功能恢复正常,症状消失,洼田饮水试验达1级表示治愈;患者治疗后吞咽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症状基本消失,洼田饮水试验达2级表示有效;患者治疗后吞咽困难变化不明显,洼田饮水试验评级无提高表示无效。中医症状积分[9]:采用中风后吞咽困难中医评价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估,包括进食呛咳、饮水呛咳、口角流涎、食物滞留、声嘶舌謇等,每项评分为0~4分,量表积分0~68分,分值越高指示病情越严重。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两组患者平稳端坐,观察两组喝下30 ml温开水所需时间及呛咳,分级对应如下:可以顺利在5 s内一次将水咽下代表1级;可以一次咽下,但超过5 s,或需要两次以上不呛咳咽下代表2级;可以一次咽下,但伴有呛咳代表3级;需要两次以上且有呛咳咽下代表4级;不能全部咽下,且呛咳频繁代表5级。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分:1~3分表示重度吞咽困难,4~6分表示中度吞咽困难,7~9分表示轻度吞咽困难。吞咽困难生活质量评分[10]:选择吞咽困难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对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予以评估,分值越高提示总体生活质量越高。

结 果

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进食呛咳、饮水呛咳、口角流涎、食物滞留及声嘶舌謇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两组治疗前后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比较 治疗后3周、6周,两组患者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依次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大(P<0.05),见表3。

表2 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4 两组治疗前后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分比较 治疗后3周、6周,两组患者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分依次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大(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5 两组治疗前后吞咽困难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SWAL-QOL评分得到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P<0.05),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吞咽困难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讨 论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在中医上被称为“中风”、“暗痱”、“喉痹”,《丹溪治法心要》记载“口眼斜,语言不正,口角流涎,此皆因元气平日虚弱,而受外邪,兼酒色之过所致”,本虚标实乃致病之机理,其中本虚为肝肾不足、元气阴虚、气血逆乱、髓海不充;标实为风、火、痰、瘀闭阻脉络,脑窍闭塞,从而导致口、舌、咽喉等气机闭塞,以致功能失调致病[11-13],故通利咽喉、益气通络化痰乃治疗之关键。

本文予以头针、舌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采用常见穴位治疗,其中百会属督脉腧穴,由此入络脑府,贯通众经,为百脉朝会之处,针刺百会可联络经脉,醒脑利窍,安神益智;神庭穴为督脉、膀胱经、胆经之会,乃神志之所在,其功在神。《灵枢·本神》曰:“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脑为神之根本,神为脑之外现,故而针刺神庭穴,与百会穴协同发挥安神定志之效;廉泉穴位于咽部,为任脉经穴,针刺廉泉穴可通畅舌部经气,滋阴补髓,通关利窍,达到改善吞咽困难之效;金津、玉液两穴位于舌体,乃经外奇穴,点刺可通利舌脉;中医认为,唾为肾之液,属“阴津”,存得一分阴津,则得一分生命,唾液在吞咽过程中,针刺该穴,可以清散风热、祛邪开窍[14]。本文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更好,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明显更低,表明头针、舌针辅助治疗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症状,这归功于头针、舌针根据患者病机辨证施治。脑乃元神聚集之府,风中脑络,致脑脉瘀阻,气血不通,针刺头部穴位可调神益脑、协调脏腑气机、通利关窍;舌为心之苗,心气通于舌,心神失养而致舌强、言语不利,针刺舌体有醒脑开窍、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治疗咽喉关窍疾病之功效,从而达到调控脏腑阴阳气血、改善脏腑功能的效果,体现了中医针刺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独特优势。此外,本文中,两组患者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在治疗后3周、6周依次明显递减,且观察组效果更为明显,两组患者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分在治疗后3周、6周依次明显递增,观察组增加幅度更大,表明在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头针、舌针治疗对患者吞咽功能具有持续改善作用,患者吞咽功能得以逐步提高,生活质量也得以提升,表明头针、舌针辅助治疗能够促使局部以及大脑血液循环,调控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改善患者神经以及运动系统功能,促进吞咽功能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杨春光等[15]报道具有一致性。

现代医学观点认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与脑干系统或单侧皮质脑干纤维受损密切相关,以致患者吞咽器官失调,诱发吞咽困难[16-18]。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放血能够改善血液微循环,加快局部血液流速,活血化瘀、祛瘀生新,促进患者新陈代谢,头针、舌针刺激能够提高咽部神经反应,推动吞咽反射弧构建,恢复大脑皮质脑束的调节作用,改善患者吞咽功能,进一步证明应用头针、舌针辅助治疗脑卒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19-23]。

综上所述,头针、舌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24-25],改善患者吞咽障碍,提升生活质量,安全有效。

猜你喜欢

头针洼田饮水
简易饮水鸟
早期应用洼田实验对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的效果观察
探讨头针联合体针对失眠患者的作用
洼田饮水试验在老年呼吸疾病患者中筛查应用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头针结合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治疗小儿脑瘫语言障碍42例
头针配合逍遥散加减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疗效观察
饮水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
饮水与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