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骶部“蜻蜓点水”偶刺联合拔罐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
2019-12-18奚向东明红钰
奚向东,明红钰,张 倩
1.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州市中医医院(常州 213003);2.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新桥镇卫生院(常州213032)
盆腔炎是育龄期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若炎症急性期不及时彻底治疗,病程迁延,反复不愈会形成盆腔慢性炎症,导致长期腰腹疼痛,月经紊乱、带下异常等病症,甚至引发宫外孕或不孕等生殖障碍,严重危害女性患者的健康。据报道,中国女性中有性生活史5年以上者,慢性盆腔炎的发病率超过20%,且近年来发病率有持续走高趋势[1]。慢性盆腔炎病情顽固,临床上对于本病的治疗仍以抗感染为主,虽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难以根治,且长期运用抗生素存在诸多不良反应[2],故目前尚无权威详实的治疗指南。我们采用腹骶部“蜻蜓点水”偶刺加拔罐为主治疗慢性盆腔炎40例,疗效较好。
资料和方法
1 一般资料 80例患者均为门诊确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其中53例来自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州市中医医院针灸科,27例来自于常州市新北区新桥镇卫生院针灸科。所有患者临床均有不同程度的腰骶部及小腹隐痛或拒按,经期和劳累时加剧,伴有带下量多或黄稠、有异味;经行量少、色黯不畅或经血量多有块,或淋漓不净,或痛经[3]。长期反复发作,重症患者不孕或异位妊娠。查体可见宫体或附件压痛,或扪及囊性包块。B超检查可见盆腔积液或附件包块。将8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以就近原则在临近的医院治疗。治疗组40例,年龄19~54岁,病程6个月~15年,平均2.9年。对照组40例,年龄20~52岁,病程4个月~13年,平均3.1年。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第6版[4]制定,多有急性盆腔炎病史;反复发作的下腹部坠胀痛,痛连腰骶,劳累、性生活及月经前后加重,伴月经紊乱、白带增多、有异味等症;不孕或异位妊娠史。查体:子宫活动受限伴有压痛,一侧或两侧附件压痛,或触及条索状增粗和囊性包块。辅助检查:B超可探及输卵管增粗、盆腔积液或包块。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妇科学》(2002年版)[3]慢性盆腔炎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期;孕妇,备孕及哺乳期女性;妇科恶性肿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脑血管疾病及造血系统疾病者;晕针或不能耐受针刺、拔罐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腹部取穴:气海→关元、三角灸→气穴、大横→外陵、水道→大赫、提托→子宫;腰骶部取穴:十七椎、关元俞、腰眼、次髎、胞肓;远部取穴:三阴交、附阳。具体操作:患者排空小便,先取仰卧位,暴露下腹部,采用闪火法在气海、双侧提托穴拔火罐,然后在距离腹部上方20 cm处给予生物灯照射10~15 min;起罐后,下腹部常规消毒,取50 mm×0.40 mm无菌针灸针,直刺气海0.8~1.2寸,得气后行程氏“蜻蜓点水”补法30 s,退针至皮下,针尖朝向关元方向,沿皮下透刺至关元穴,行程氏“蜻蜓点水”补法30 s,留针;腹部其余穴位三角灸→气穴、大横→外陵、水道→大赫、提托→子宫等的操作及补泻均同气海透关元。所有被透刺穴位允许针身透过,操作及留针时以针根距离刺点皮肤5~6 mm为度。待腹部穴位操作完成后,嘱患者带针取俯卧位,暴露腰骶部,常规消毒后,十七椎微向上斜刺,关元俞、腰眼、次髎、胞肓直刺1.2~1.8寸,均于得气后行程氏“蜻蜓点水”泻法30 s;三阴交、附阳取40 mm×0.30 mm无菌针灸针对刺1~1.2寸,平补平泻30 s;然后在距离腰骶部上方20 cm处生物灯照射,留针30 min起针。最后,在腰骶部以十七椎、次髎、胞肓等穴位为中心行闪罐法拔火罐,反复多次,至腰骶部皮肤充血或针孔处出血数滴为度,结束治疗。
2.2 对照组:腹部取穴:气海、关元、水分、带脉、子宫;远部取穴: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附阳。具体操作:患者排空小便,取仰卧位,暴露下腹部,常规消毒后,取40 mm×0.30 mm无菌针灸针,腹部所取穴位均直刺0.8~1.2寸;下肢穴位直刺1.0~1.5寸,所有穴位均于得气后行平补平泻30 s;并在距离腹部上方20 cm处生物灯照射,留针30 min起针。最后在气海、双侧提托、带脉穴行闪火法拔火罐,留罐10~15 min,结束治疗。
两组均隔1~2 d治疗1 次,每周3次,1个月为1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统计评估。经期暂停治疗,治疗期间采取避孕措施。
3 疗效评价标准 以治疗前后两组病例的主要临床症状,下腹部压痛程度,B超检查盆腔积液量和附件包块大小等为主要观察指标,具体参照《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5]拟定。痊愈:治疗后患者下腹及腰骶部疼痛消失,月经规律,带下正常,腹部查体及B超检查正常。症候、体征积分和减少≥95 %。随访1个月无复发。显效:治疗后下腹及腰骶部疼痛明显缓解,月经紊乱及带下异常等症状明显改善,查体下腹压痛减轻, B超检查盆腔积液明显减少及附件包块明显缩小,95 %>症候、体征积分和减少≥70 %。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减轻、下腹查体及B超检查均有所改善[6],70 %>症候、体征积分和减少≥30 %。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及B超检查均无改善,甚至加重,症候、体征积分和减少<30%。
4 统计学方法 所有实验数据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分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病例资料情况 治疗过程中,有2例患者因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3例患者因赴外地导致未完成治疗疗程,其余病例均顺利完成疗程。脱落5例,治疗组2例,对照组3例,总脱落率为6.25 %。治疗组与对照组脱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4 %,对照组总有效率78.38 %,治疗组治愈显效率为71.05 %,对照组治愈显效率51.35 %,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指标,且治疗组疗效更加显著,更具有临床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3 证候积分 治疗后证候积分均有效减少,且治疗组证候积分减少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 临床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指标,且治疗组疗效更加显著,更具有临床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分)
讨 论
慢性盆腔炎临床表现常综合有经、带、产、杂等疾病的特点,多由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导致炎症反复浸润,组织广泛粘连、局部循环障碍所致[7]。西医临床抗生素治疗常常效果不理想,而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明,中医针刺疗法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和免疫调节作用[8],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手段之一,近年来受到临床的广泛重视。
本病属祖国医学“带下病”、“月经不调”、“癥瘕”等病症范畴。其病位在胞宫、冲任[9],病因病机多为素体亏虚,正气不足,产后或经期胞门未闭,寒湿之邪乘虚侵袭,滞留胞宫,日久耗伤气血,虚实夹杂,缠绵不愈而为病[4]。治疗以补虚泻实,调和气血阴阳,调整脏腑功能为原则。本研究遵循经络辨证和脏腑辨证原则,依据“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理论,选取任脉、足阳明经、足少阴经、足太阴经及足太阳经等循行、并网罗盆腔组织的经脉为主。任脉起于胞中,为“阴脉之海”,总司一身阴经气血;足阳明经多气多血“下挟脐,入气街中;……下循腹里”,温经散寒通络,补益气血,升阳固脱;足少阴经贯脊属肾,与足太阳经相表里,主治生殖和泌尿系统疾病;足太阴经循经少腹,属脾,络胃,健脾统血,主治妇科病。根据“腧穴所在,主治所在”选取腹、骶部穴位前后阴阳对偶相配而刺,主治经、带、产及盆腔和腹、骶部等病症。腹部诸穴配足三阴经交会穴三阴交为阴,行程氏“蜻蜓点水”补法,健脾固冲、补肾益精助阳以“从阴引阳”;腰骶部穴位配阳跷脉郄穴附阳属阳,行程氏“蜻蜓点水”泻法,散寒除湿、化瘀泄热以“从阳引阴”;同时配合腹部针刺前拔火罐补之,开穴通经;腰骶部针后闪罐泻之,引邪外出;整个治疗过程中辅助生物灯照射治疗,以加强温、通效应。诸法并用,共奏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补虚泻实,暖宫散寒、调固冲任、化瘀止痛之功,使疾病向愈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
独特的程氏“蜻蜓点水”补泻手法,合腹部穴位沿皮透刺,骶部穴位深刺并与腹部穴位对偶而刺,加腹骶部火罐和生物灯照射等综合治疗,是本研究成功的关键。因皮下有丰富的神经纤维网,分布着感觉神经纤维和植物神经纤维,腹部沿皮刺可刺激盆底部末梢神经[10],且针刺越表浅,症状消除越完全[11],使针感经皮-络-经-脏-腑传达至盆腔,从而有效地调节盆腔脏器功能。腹部“一针多穴、一经带多经”的透刺手法,增强针感及其刺激量,加强局部相邻经脉间的协同整合,平衡脏腑经络功能,促进经络气血运行[12]。有研究证明,腹骶部前后穴位的针刺信息能传入相应的脊髓节段,与内脏的板层发生突触联系,实现协同效应[13]。火罐和生物灯照射治疗时产生的负压和温热刺激,能加速改善盆腔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同时通过皮肤和血管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大脑皮层,提高机体新陈代谢,激活自身的修复功能[14]。本法将偶刺、沿皮透刺和程氏“蜻蜓点水术”等方法联合运用,多管齐下,最大限度地增强针感,激发经气,加强表里、阴阳、脏腑、经络之间的气血运行,快速实现“气至病所”;通过良性刺激自主神经,改善微循环[15],提升机体自身免疫修复力,双向良性调节生殖系统及内分泌系统,最终实现消除盆腔慢性炎症和减少复发的目的。
程氏“蜻蜓点水术”[16]是江南程氏针科第四代传人,全国第一、二、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程子俊教授的祖传秘宗针刺手法,临床运用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其操作方法是[17]:常规进针后,在应刺深度范围内行一定幅度的提插捻转操作,当提插幅度≤4mm,捻转角度≤45°,频率≤6次/s者为补法;若提插幅度>4mm,捻转角度≥90°,频率≥9次/s者为泻法。本病运用程氏“蜻蜓点水”操作时,其补泻操作较常规针刺更易得气,针感也更易传达至盆腔病所,也是其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手法独特,疗效肯定,且无副作用和较少复发,其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