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羌除痹汤联合西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免疫功能及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
2019-12-18张翊一李映雪陈爱林
刘 茜,张翊一,李映雪,陈爱林
西安市第五医院(西安 710082)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的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为其主要的病理特征之一。关节疼痛、晨僵、肿胀、关节屈伸不利、关节压痛是本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1]。由于RA患者关节滑膜炎症和增生,可导致关节软骨损害,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目前治RA仍以西药为主,如给予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或抗风湿药等,但此类药物具有较大的副作用,且临床疗效不甚满意[2]。近些年中医药凭借其疗效确定、毒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等诸多优势受到了患者的认同。本研究观察了川羌除痹汤联合西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免疫功能及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
资料和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RA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诊断符合《2018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3]相关标准。患者手指、近端指间关节等部位关节疼痛、肿胀、晨僵呈对称性;血清学检查提示类风湿因子(RF)(+);影像学检查提示有炎性骨破坏的改变。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寒湿痹阻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遇寒加重,得热减轻,晨僵、关节屈伸不利,舌质淡、苔白,脉弦紧。排除标准:其他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类风湿关节炎晚期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伴有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纳入前1个月接受过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者。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男20例,女22例;年龄41~70岁,平均(51.20±6.27)岁;病程为2~9年,平均(6.87±2.42)年;对照组42例,男19例,女23例;年龄40~72(52.10±7.63)岁;病程为3~10年,平均(7.18±2.42)年。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给予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每次0.2 g,每日1次。来氟米特片,每次20 mg,每日1次。
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川羌除痹汤治疗,处方包括制川乌、独活、当归、牛膝各12 g,羌活20 g,青风藤、乌梢蛇、白芍、延胡索各15 g,细辛5 g,山茱萸10 g,甘草6 g。每日1剂,每剂取汁300 ml,早晚分2次内服,疗程8周。
3 疗效评价标准 ①记录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晨僵持续时间、关节压痛数与关节肿胀数,其中,中医症候积分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相关标准对“寒湿痹阻证”相关中医症候进行评分,按照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计为0、1、2、3 分。②记录两组治疗前后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于治疗前后清晨抽取静脉血5 ml,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③记录两组治疗前后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包括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10(IL-10)水平,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进行相关检测。
治疗结束后,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中的疗效指数[(治疗前中医症候总积分-治疗后中医症候总积分) /治疗前中医症候总积分×100%]进行疗效评定 。临床治愈:关节疼痛、压痛、肿胀及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缓解,疗效指数>90%;显效:临床症状显著缓解,疗效指数>70%;有效: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所缓解,疗效指数>30%;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
结 果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优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73.81%,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及临床症状体征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晨僵持续时间、关节压痛数与关节肿胀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关节压痛数、晨僵持续时间、关节肿胀数明显降低,观察组以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两组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CD8+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及临床症状体征情况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3 两组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的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4 两组治疗前后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比较 两组治疗后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IL-4、IL-10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观察组治疗后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IL-4、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比较(ng/L)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讨 论
类风湿关节炎(RA)是风湿免疫科常见病,本病属于一种以滑膜炎症为主要病理特征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其发病特点多为小关节对称性、多关节、侵袭性病变,且临床症状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如不及时治疗则可发展为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6]。目前的研究表明,细胞免疫功能紊乱、Th1/Th2型细胞因子失衡所致的炎症反应是本病发病及预后转归的重要的病理生理机制[7-9]。T淋巴细胞功能状态是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其功能失调表现为CD3+、CD4+比例降低,而CD8+比例升高,反映机体细胞免疫平衡的CD4+/CD8+比值降低[10]。T淋巴细胞功能失调后可影响机体抵抗防御能力,不利于RA病情的恢复。IL-6和TNF-α是Th1型细胞分泌的促炎细胞因子,能够诱导白细胞侵润,并诱导炎性细胞趋化而引起炎症反应[11-12]。IL-4和IL-10是Th2细胞分泌的抗炎细胞因子,此类因子通常与IL-6和TNF-α呈拮抗状态,具有抑制炎症的功能[13]。通常情况下Th1型和Th2型细胞处于平衡状态,而在致病因素作用下,RA患者机体内Th2型细胞比例下降,Th1型细胞比例增高,亦表现出Th2型细胞向Th1型细胞偏移的免疫失衡现象,从而诱发IL-4和IL-10水平升高,导致IL-6和TNF-α水平增加,引起炎症反应,导致关节滑膜组织和软骨破坏[9]。
祖国医学认为RA属于“痹病” “历节病”等的范畴。本病发病病机为素体虚弱,营卫不和,肌肤不凑,卫表不固,风寒湿等邪气趁虚侵袭,诸邪气滞留于肌肉、关节与筋脉,导致局部气血运行不畅,气血闭塞不通,不通则痛,从而导致痹证的发生。医学名著《素问·痹论篇》曾有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现代医学则认为“正气虚衰”是本病发生的内因,而“风、寒、湿”等邪气属于外因,其中医辨证分型中以“寒湿痹阻证”最为常见[14]。本研究采用的川羌除痹汤中,川乌与羌活为君药,前者散寒止痛、祛风除湿;羌活胜湿止痛,散寒祛风;青风藤祛风湿,通经络;乌梢蛇定惊止痉、祛风通络;山茱萸涩精固脱、补益肝肾;细辛通窍止痛、祛风散寒;以上4味中药为臣药;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白芍与当归养血活血;独活止痹痛,祛风湿;以上4味中药为佐药。牛膝强筋骨,补肝肾,引诸药下行;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全方诸药合用共奏温经通络、除湿散寒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细辛、延胡索、牛膝等能够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反应,并抑制大鼠关节滑膜组织中的细胞自噬活性,阻断白细胞侵润和聚集,从而减轻滑膜炎症和关节软骨损伤[15-18]。当归则能够增加关节周围组织血流量,改善患者的关节微循环,并能够促进炎症细胞因子吸收、减轻关节肿胀和疼痛[19-20]。
本次观察结果中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关节压痛数、晨僵持续时间与关节肿胀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Th1/Th2型细胞因子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提示了川羌除痹汤可显著改善RA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疼痛,并改善细胞免疫功能,调节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抑制炎症反应,其疗效优于单纯的西医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