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

2019-12-18

赢未来 2019年32期
关键词:数学计算数学知识创设

江绵乡完小,西藏巴青 852100

1 积极创设数学计算教学情境

开展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创设计算教学情境的实质目标是为了将生活实际问题引出,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从而将生活实践中的数学问题与所学知识建立联系,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理想教学目标。

1.1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生活阅历较少,再加上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没有充分意识到生活中数学知识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中,将生活场景与数学知识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生活氛围下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对学生而言,可以降低学习难度,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对教师而言,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那么在创设生活化的计算教学情境时,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确保教学情境更贴近于学生生活,并且将新旧数学计算知识渗透其中,从而提升计算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学习“七的乘法”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升有效问题:每个星期都有七天,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与“七”有联系?将这一问题抛出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小学生的思维比较跳跃,答案也会多种多样。

1.2 创设计算算理的情境

创设计算教学情境必须要坚持新颖、个性的原则,由于数学计算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创造性,通过创设算理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探索和掌握数学计算的方法及技巧,让学生在掌握算理的基础上,准确、高效计算数学题目,对保证计算教学的有效性起到重要作用。比如,进行“进位加法”相关知识教学时,以“8+7=?”为例,小兔子有一个大箱子,可以装下10个苹果为前提条件,箱子里面已经有8个苹果,外面有7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呢?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先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解析问题,引导学生先将箱子装满需要放进去几个,然后再将剩余的苹果算入其中,得到准确答案,整个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对于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地方进行巩固,确保学生们能够掌握加法运算的算理,也可以将这一情境进行替换,确保学生掌握加法运算的算里,为高效开展计算教学创造有利条件。

2 科学利用教材的主题图

主题图的创设与情景创设一样是新课改带给计算教学的生机,它改变了传统计算教学的枯燥、乏味,使计算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但是主题图的丰富多彩也要我们教师理性思考、合理引导,否则就会失去实际意义。笔者认为计算教学需要根据主题图创设情景,更要合理使用教材中的主题图。比如,以二年级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二)中的主题图为例:蛋盒中有27个蛋,母鸡又生了5个蛋,现在一共有几个蛋?从母鸡生蛋这个现实生活中提取学习材料,借助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意在让学生通过收集盒装的鸡蛋只数和散装的鸡蛋只数的相关数学信息引出学习的计算内容,提出问题后重点解决27+5是怎么计算的,如先算7+5=12再算20+12=32,或27+3=30 再算30+2=32 等,即重点研究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理和算法。

3 积极探究多样化的计算算法

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和思维方式完全不同,那么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积极鼓励和尊重,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解决数学问题。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数学思维,教师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对数学问题从不同角度出发进行解析和计算,潜移默化中锻炼和提升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掌握不同的计算方法,同样有助于学生们遇到生活问题或困难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探寻不同的解决对策,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可能让学生受益一生。

4 结语

综上所述,若想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实现的,需要教师以积极的态度为学生量身定制教学内容,并且采取有效的教学形式,保证数学计算教学效果最佳。实践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现状为根本出发点,构建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学生的数学潜在能力,赋予数学课堂更多趣味性,这样才能提升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数学计算数学知识创设
多措并举,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低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