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2019-12-18

赢未来 2019年32期
关键词:榜样整体形式

大庆市乘风第四小学,黑龙江大庆 163000

小学教育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在各个学科里都应该有效渗透德育教育,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需要,也是学科中的重点所在。为此,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成了学校教师们要关注的主要问题。以往教学的形式下,课堂上德育教育的渗透效果并不理想,不利于学生的整体性发展,必须要在教学的整体形式上不断加以创新,切实让学生体会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推动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1 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现状

1.1 教学上不重视德育教育的开展

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整体的教学进度,也为了全面提高教学的质量,很多情况下会把德育教育的渗透放在一边,甚至是已经忽略,这样的教学形式需要做出积极的调整才能让德育教育价值得以体现。而教师为了教学的整体性,不重视学生发展的全面性,致使学生的思想容易停滞不前,更加不利于未来的发展。

1.2 德育教育开展形式不合理

某种程度上而言,德育教育其实是复杂的,不是简单的道德提高,而是关系着大爱精神的塑造。通常而言,教师认为德育教育只是学生道德水平的普遍提高,所以在数学教学时就会单独抽出很短的一段时间,针对学生提出道德素质方面的基本要求,进而以为这样就是在数学课上渗透了德育的教育,其实只是片面化的理解而已。第一,德育教育开展的形式其实很重要,好的形式才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德育教育不是简单的道德水平,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吃苦耐劳精神才是德育教育的基本范畴。第二,用简单意义上的说教形式来开展德育教育,学生会感觉到不舒服,内心充满抵触情绪,致使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受到不良影响,到了最后德育教育就无法开展下去了。

1.3 有些教学方式对德育教育渗透不利

教学中渗透德育,并不是单刀直入,也不是简单的用语言去说,而是要使用合理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德育的积极影响。一些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采用的教学方式基本上还是停留在以前的教学形式上,忽略学生的全面性发展,只把数学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像这样的知识传输,学生与教师之间就缺乏良好的互动性,使得学生在学习时无法产生深入性的一些思考,致使教学的整体效率不高,此时融入的德育教育效果也不是很好,更无法帮助学生获得全面性的发展。

2 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策略

2.1 教师要给学生树立榜样的形象

小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小,在思想意识上仍然很容易产生变动,身边人说什么做什么都会让他们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念,学习时多数情况下也会模仿成人的言行,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就要言传身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带动学生,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榜样的形象。教师在以身做则的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整体形象,穿着上大方得体,还要在说话上表达准确,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述,进而给学生树立一个可以模仿学习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课堂上引起学生的全面关注,所以教师若能够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学生就能以教师为榜样,更加重视自己的言行,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以及人格的塑造都有很大的帮助,从而还促进学生的整体性发展。

2.2 数学学科与德育教育关联性的结合

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在小学数学中其实并不是容易的事,因为小学数学很多知识就是单纯的数学定理内容,基本上很少有人文教育的融入,但是教师要深入去挖掘,找到数学与德育教育的基本关联性,进而做好两者之间的有效性结合,并在数学中巧妙的将德育知识渗透进来。比如,教师可以从数学中的应用题入手,给学生创造相应的场景,并使用应用题来渗透德育教育。再如,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数学发展史方面的基本知识,并在讲解时渗透德育知识,把数学探索的历史用生动的语言讲给学生听,从而充分激发学生去探究学习。同时,数学教师要想尽各种办法,寻找数学知识与德育教育的有效结合点,找到其中的关联性才能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3 结语

德育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在各个学科的知识教学中都要将其渗透进来。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有效渗透德育教育,这是整体教学的重要内容,所以教师必须要在以往的教学形式上加以不断突破,并运用多样化的方法,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够接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培养,以此全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猜你喜欢

榜样整体形式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小议过去进行时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