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作、生活、文本互融、互生、互进

2019-12-17戴平卫丽燕

考试周刊 2019年86期
关键词:互融

戴平 卫丽燕

摘 要:习作训练应该依托生活,紧扣文体,使习作、生活、文本三者互融互生。生活为习作提供典型素材,文本为习作提供练笔示范,习作为反映生活,习作提升认知,三者合则共赢,事半功倍。习作应该借助文本对写法的提示,抓住生活典型的情景,使之提升学习效率。

关键词:互融;互生;互进

对于小学中年级学生而言,习作还只是起步。他们需要为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要激发浓厚的习作兴趣。这二者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对小学中年级学生而言,习作训练应该依托生活,紧扣文体,使习作、生活、文本三者互融互生。生活为习作提供典型素材,文本为习作提供练笔示范,习作为反映生活,习作提升认知,这三者是合则共赢,事半功倍。

习作应该借助文本对写法的提示,抓住生活典型的情景,使之提升学习效率。如何在教学中让三者合一呢?

一、 方位顺序练笔

在教学四年级《天安门广场》一文时,让学生了解了方位顺序,并且初步方位为“前后左右”或“东西南北”,抓住方位,能让习作有条理性。在教学之后,趁热打铁,马上让学生练说教师并且体现方位顺序,让学生在头脑中对方位顺序有清晰的概念,并且相互补充,纠正。在此基础上,回家小练笔《我的卧室》或《我家的客厅》来巩固对方位顺序的掌握。学生在习作中写道:

我的卧室

在家里,爸爸妈妈为我创造了一个自己的空间,一个属于我自己独立的小房间——我的卧室,里面有书桌、小床,衣柜……

我的卧室南边的是一张书桌,它倚靠在窗户前面的。它是粉红色和白色相间的,很是漂亮。每当我学习的时候,就会和它在一起。在书桌上有一只小鸡,其实它是一个台灯,只要把它的鸡冠轻轻点一下,它就会发出亮光,一双黑黑的小眼睛炯炯有神地看着我,像是在陪伴我学习,对我充满期望,这时我就十分来劲,学习当然也特别有效率了。

在书桌旁边,有一个书架,虽然只有两层,但是上面能放许多书,现在已经有60多本书安静地站在那儿,随时待命。每当做完作业,我就会拿下一本书,静静地坐在书桌前看起来。

在卧室的中央,有我的小床,自从我一个人睡以后,妈妈就把我的床垫得非常软,铺上了粉红色的床单和一条大大的被子,所以我每天晚上都睡得很香很香。

在卧室的北面,还有一个大衣柜,里面装着我春夏秋冬四季的衣服,它把我一四季打扮得漂漂亮亮。

这就是我的卧室,它真的很棒,很温馨,我爱我的卧室!

我家的客厅

世界上最温馨的地方是家,而我家最大气的地方却是客厅,它虽然不显得多么雍容华贵,但是却彰显着一种大气温暖的气息。

客厅的北面有一个大鞋柜,柜子上有一个红木龙头帆船,一下子就把我家客厅彰显的大气温暖。客厅的南面有一个小阳台,明亮而舒适。客厅的中间有一个小茶几,茶几上还摆放着一盆富贵竹,一直蓬蓬勃勃地生长着,碧绿碧绿的,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东面有一套橙色的真皮沙发,色泽鲜明,沙发上摆放着斑点色的靠垫,给沙发增添了许多妩媚的感觉。沙发还仿佛在给人传递一种信息;“来吧,快快到我怀抱里。”因此,一有空,我们一家人就会一起坐在沙发上,看看电视,聊聊天,享受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西面的墙壁上贴着金色的壁纸,壁上挂着一台55寸的电视机。这可是我最喜欢的,它为我们传播信息,让我们足不出户、一览天下。电视机下有一个地台,地台上有两个大气的音响,让优美的音乐萦绕客厅,让我们一家都得到美的享受。

客厅是我们一家最爱的地方,每当空闲或者周末的时候,我们全家就会在客厅享受快乐的时光,此时感觉客厅是那么温馨。我爱我家的客厅。

中年级习作按照方位顺序,学生就能将自己的卧室或者客厅摆设介绍得清楚而有条理。

二、 学生文本迁移

当教学了写景文本后,应该教会学生马上能够迁移到生活的景色之中,并能用习作使二者很好地体现。例如在教学了《北大荒的秋天》后,让学生走出校园,来到家乡的公园等地方,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秋天,并把《北大荒的秋天》文本的写法,迁移到《家乡的秋天》中来。当学生走出家门,寻找秋天之后,习作也呈现出来:

家乡的秋天

熬过严寒的冬天,走过轻盈的春天,感受过热烈的夏天,我终于迎来了浪漫的秋天。

家乡的秋天是金色的。站在田埂上,目之所及的是遍野的金黄色——稻子成熟了,再不复以往的潇洒挺拔,而是一个个谦虚地弯下了腰。那金黄的色泽,那饱满的外形,无一不在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秋风泛起,稻子们前俯后仰,恰似一股股金色的波浪不断翻涌,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家乡的秋天是香甜的。走进果园,空气中弥漫着瓜果成熟的气息,香喷喷,甜津津的。你瞧那石榴,一个个都咧开嘴笑了。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里面一颗颗红白相间、晶莹剔透玛瑙似的子儿。引得人想迫不及待摘下一个放进嘴里品尝一番。柿子们也不甘示弱,一个个披上了红外套,掛满枝头,宛如一个个红色的小灯笼,小巧玲珑,可爱极了。

家乡的秋天是彩色的。公园里,枫叶正红,远远望去,就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菊花正旺,争奇斗艳,色色俱全。它们不惧秋风,尽情地展示自己的美。

我爱风景如画的家乡,更爱令人沉醉的家乡的秋天。

三、 现代诗歌仿写

在中年级的文本中,已经出现了现代诗歌,它们活泼有趣,而且情感丰富,修辞鲜明,尤其是拟人,更加贴近于中年级的感观,让他们更加乐于接受。例如四年级文本《秋天》,语言直白易懂,拟人方法贴近生活。学生的生活感知让他们很容易就接受了这样的写法。这时让学生仿照着文本来仿写现代诗歌,会使学生更有习作的兴趣,以及初步领略现代诗歌的趣味。例,学生结合文本,仿写的春天:

走在秋天

走在春天,

春天的风儿更轻更柔。

走在春天,

春风与你抱个满怀,

让你感受它的温暖。

春雨在黑夜中潜入,

默默滋润万物。

春雷在空中呼喊,

把沉睡的万物唤醒。

春天像一位伟大的母亲,

它吹来了燕子,

吹绿了小草,

吹开了百花。

柳条在枝头梳妆,

整理自己长长的发辫。

鸟儿在枝头欢呼,

只为春光的美好。

桃花、梨花、杏花尽情微笑,

为春天又増一抹亮色。

走在春天,

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走在春天,

頭顶有明媚的春光笼罩,

拾几片花瓣珍藏,

我会永远记住春的美好。

四、 格律古诗改写

诗即文学,写就是诗。每一首古诗都是一幅优美的图画,它们都可以用美的文本描写出来。例如《望洞庭》,就是一幅秋天月夜的洞庭湖美景,而且还有比喻的修辞手法点缀其中,当我们用习作把古诗,把美景描绘出来之时,我们也可以把此习作改写成我们生活中的美景,而且把月夜改写成雨过天晴之时,雾天之时的不同美景。学生通过想象,就将这首诗转化成了美妙的文字:

改写《望洞庭》

秋天。月夜。皓月之下,洞庭湖倒映着银色的月光。

一阵微风拂过,湖面泛起了阵阵涟漪。云雾遮挡住了明月的脸庞。须臾,风停了,云散了,明月依旧皎洁,在月光的笼罩下,湖面波光粼粼,宛如一池流光溢彩的碎金。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安详。

夜幕之下,洞庭湖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的流动。那湖面宛如一面硕大的未经打磨过的镜子,不是光可鉴人,却仍然可以模模糊糊映出人的影子。这番美好的画面,令我频频回首,不忍离去。贮足远望,那洞庭湖中的君山,它苍翠欲滴,恰似一颗巨大的青螺盛于洞庭湖这个白银盘中。

这样美的洞庭湖月夜,教我如何不赞美它?

生活就是习作,习作就是生活。习作素材来源于生活,再加上文本对习作方法的教学,就更能使习作生动形象地反映生活,使情景在习作中趣味展现,同时也提升了学生习作的水平。习作、生活、文本,三合而一,使语文习作教学更有活力。

作者简介:

戴平,卫丽燕,江苏省宜兴市,宜兴市周铁小学。

猜你喜欢

互融
智能电视亮相 OPPO智美生活发布会开启万物互融新生态
大学生廉洁教育载体的孤立与互融
论综合艺术课程的“大题小做”
中职教师师德师风与教育教学“互融”“互促”的常态化建设
南北派竹笛彼此相借鉴分流与互融并行
互融共进促和谐——关于湖北荆门城市民族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和谐劳资关系:内涵及基本特征
电视与网络的“互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