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年级“伙伴学习”习作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阶段报告
2019-12-17周丽娟倪娜
周丽娟 倪娜
摘 要:本课题以本校中高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针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存在的环节设计不合理、策略陈旧单一、质量效率偏低等现实问题,探索习作教学中伙伴合作学习的策略,引导学生合理组建伙伴群体,展开习作学习,以课内外互学、互评互改、互相启发、互相帮助等方式不断提高习作能力,在合作共进中完成习作,同时学会学习、增进交往,也体验到与伙伴一起成长的快乐。
关键词:伙伴学习;习作教学策略;实践研究
《“伙伴學习”习作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是江苏省宿迁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立项课题,编号为SQ2018GHlx118。本课题以我校语文习作教学实践和中高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伙伴学习”习作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的基本目标、教学策略、学习方式等内容,采用文献研究、行动研究、经验总结等科研方法,开展实践探索。自2018年初申报课题研究至今,在课题组全体成员和我校众多实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已基本完成了课题初期的研究任务,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积累。现将课题研究基本情况报告如下。
一、 课题的提出
(一) 习作教学现状调查
1. 不求真。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习作的总目标也指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可是,仍有部分教师在认为“作文,作文,就是做出来的文章。”对学生习作中所表露的想法用成人的是非标准、道德取向进行判断,“假、大、空”的习作内容往往被肯定,真实想法的习作反被批。
2. 不敢真。学生如果停留在揣摩自己老师的单方面标准,不敢直抒胸臆,时间长了,就会怕动笔,或者即使动笔了,也无话可写,甚至千篇一律起来:一写“好人好事”就是让座、拾金不昧;一写“母爱、父爱”就是雨中送伞、背着去医院,小学六年下来,类似的习作内容一直雷同。
3. 不会看。学生的习作状况,大多是既缺乏指导,更缺乏兴趣。如果教师对于学生千篇一律的习作,不做具体的指导和评价,再写上几句千篇一律的评语,作文讲评课流于形式,这样长此以往,浮泛的评语妨碍了学生深入探究的热情,学生不互相学习、不能取长补短,这不是真正的交流。习作就会成为负担,而非乐事了。
4. 不会评。在习作评价这个环节中,以往教学时教师往往受到所谓的“优作”一类的书籍的影响,误导学生把那些优作当成标准,这其实是在“标高”我们的学生了,在“标高”之下的学生的习作常常被评得“体无完肤”。时间长了,有的学生甚至会走进“抄写优作”“背熟优作”的误区中去,自主习作的兴趣和自信就会逐渐消失。
5. 不会改。以往习作教学中,教师只注重作文结果的评价,忽视指导学生如果修改被点评后的习作,再加上教师批改方式的单一机械,学生没有得到自己习作结果的准确、细致的反馈,对于内容、组织、词汇等多方面的修改没有方向性,依然掌握不了修改的方法和技巧,“二度习作”流于形式,或者直接没有了“二次习作”,直接进入下一篇习作,“恶性循环”下去,习作水平提升很慢,甚至没有提升。
(二) 同类课题知识的学习、研究、分析
1. 学习课标。新课标中强调,写作是为了帮助学生自我表达,学会与人交流,要指导学生学会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能力。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中高年级习作教学中,“伙伴学习”只有少部分教师在自主思考、自主实践,更多的是缺少坚持、缺少研究,这样的学习方式在习作教学中重视不够。
2. 小组合作。这种小组合作,不是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分工合作交流困惑、解决问题,而是指指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互相修改,逐渐形成修改的意识,学习同伴写作的技巧和方法,从而实现小组中每个成员的习作能力都得到提升。
3. 课堂实践。在课堂教学方面,我们课题组成员认真阅读了管建刚老师的《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他的一系列教学实践,打开了我们作文教学的思路,我们的“伙伴学习”习作研究与他提出的“小组合作式的作文教学模式”理论是一致的,这都属于习作中的合作指导教学策略的范畴,很少有学校或教师个人在研究此类课题,因此,我们认为我们这一课题很有研究价值。
4. 课题研究。江阴市河塘小学在“十二五”期间开展研究的课题《小学生伙伴学习的生成机制和策略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显著,并已经有了许多值得参考和借鉴的经验与做法,尤其在引导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学会表达,乐于表达、合作共进等方面有了许多方案或案例可查、可学。因此,我们得到启发: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也使用一些有效的策略,带领学生“伙伴学习”,以此促进学生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平等交流,同时,也能利用我们团队的力量共同深入地探索、实践,课题的研究一定更有实践意义。
二、 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 中高年级习作教学:本课题中的“中高年级”特指小学三至六年级。“习作教学”就是课标中所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习作教学就是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与交流的教学过程。
2. 伙伴:指的是同一种类型的人,这些人在一个共同体中,与其他成员拥有共同的目标和理想,一起合作进行某项活动的人;同时,“伙伴”也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伙伴关系”。本课题中的“伙伴”特指在习作过程中相互帮助、共同合作的师生、生生,更可以是其他关系亲密的人,能在习作上给予帮助和启发的人。
3. 伙伴学习:就是伙伴之间的相互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既发挥自己的特长,又能学会与伙伴合作,互相提醒、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共同解决彼此遇到的难题。这种学习相对多元化,通过各种形式促进伙伴学习的目标达成,在个人、成长、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伙伴之间的相互成长和发展,是一种开放的、自由的学习状态。
4. 中高年级“伙伴学习”习作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本课题将以小学三至六年级的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努力在习作教学中思考、实践“伙伴学习”的策略,借此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逐步提高他们互帮互助互学的能力,进而形成“敢动笔、会表达”习作状态,与伙伴的关系更亲密,体验到了无障碍沟通的喜悦和成长的快乐。
三、 课题研究的价值
1. 教师的发展需要。现今的教育观念不仅仅在重视学校的教科研发展,也越来越激励教师将教科研发展作为自己内在的需要和行动,本课题研究,能促进教师以学生为中心,认识到研究是为了发展自己、发展学生,主动开展实践研究。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也同时提高了自身的实践研究能力。
2. 学生的发展需要。本课题研究,在实践中积累第一手资料,在学习中整合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努力探索“伙伴学习”习作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整理“伙伴学习”习作教学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案例,为促进学生的整体进步和个性发展搭建互助交流的平台。
3. 坚持新课标习作教学理念。课标强调,写作是帮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与人交流,同时更要重视帮助学生自我修改、相互修改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为学生创建互相交流、互评互学的机会。本课题的实践研究,也侧重于引导学生组建自己乐于参与的伙伴团队,并与伙伴一起交流讨论、自评互评互改,在伙伴学习过程中学会表达、乐于表达,最终提高自己的写作综合能力。
四、 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
(一) 课题研究的目标
1. 了解中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学习伙伴”的形成现状及其形成的原因。
2. 探索“伙伴学习”在习作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思考教学方法、评价策略。
3. 积累研究实践的资料,形成经验材料,整理出“伙伴学习”习作教学的有效策略,同时提高教师的习作教学研究能力。
因此,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通过习作教学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在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习作兴趣和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高,在平等交往中互习互助;促进教师在活动中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科研能力;促进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创设一个和谐、健康的美丽校园。
(二) 课题研究的内容
1. 中高年级习作教学中伙伴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通过文献研究,解析伙伴学习的概念、学习的现状,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习作教学中的伙伴学习。
2. 中高年级习作教学中伙伴学习策略的研究。在习作教学中探索整理“伙伴学习”的评价策略,以及课余开展伙伴学习活动的策略。
3. 教师习作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的研究。在伙伴团队的基础上,研究教师的习作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形成研究课例,总结教学案例,更好地发挥伙伴学习在习作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三) 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1. 研究的思路
在课题研究中,努力开展群体攻关的策略,以習作课堂为主阵地,以案例、课例研究为主要运作形式,以促进学生共同成长和发展为目标,积极探索伙伴学习在习作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2. 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1)问卷调查法。调查我校习作教学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
(2)访谈法。了解学生的个性,展开访谈活动,针对学生身心特点,因材施教,运用合适的教学策略。
(3)个案分析法。个案包含个体的认识和发展、教学的不同时段、教学设计的环节、教学过程的细节等,采用教学叙事的形式,积累丰富的课题实践案例。
(4)文献资料法。通过收集与课题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归纳整理,提炼观点。
(5)行动研究法。课题组成员共同参与课堂内外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组建伙伴小组,开展有意义的伙伴学习活动。
(四) 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1. 主要观点
(1)伙伴小组是习作教学中伙伴学习的孕育场。创建伙伴小组,培养合作能力,体验自我价值。
(2)课堂活动是习作教学中伙伴学习的主阵地。伙伴活动、伙伴交流、伙伴引领、伙伴修改等课堂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和潜能,让习作实效化。
(3)多元评价是习作教学中伙伴学习的快车道。有来自学生自己、伙伴、教师乃至家长的评价,学生更容易接受,不同层面的评价相互交融,形成批改合力,促进学生二次习作。
(4)重视课余拓展,这是一个广阔的、自由的天空。延伸实践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遇到更多的伙伴,形成更多的感悟,获得更快的成长。
2. 创新之处
(1)开展这些丰富多彩的习作实践活动,增进了伙伴之间的交往,实现了伙伴学习的目标:平等交往,主动参与,自我实现,共同成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找到更多情投意合的伙伴,伙伴关系更为多样、融洽。同时,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能力,变得乐于表达与交流,乐于分享自己的感受与智慧。
(2)教师们通过带领学生参加各种活动,更新了自身的交往观念,注重改善与人交往的言行,努力把自己塑造成学生的伙伴、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还可以将实践与反思结合起来,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
(五) 预期研究成果
“伙伴学习”习作教学方面的现状研究(报告);“伙伴学习”学习个案分析(学生);“伙伴学习”习作教学策略反思(教师);“伙伴学习”习作教学研讨课实录;“伙伴学习”学生作品集;“伙伴学习”习作教学实践活动经验总结。
(六) 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 加强合作式学习,多元评价是新大纲课程标准的要求,且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人才观,因此该课题提出的“伙伴学习”是必要而可行的。
2. 本课题已在教学中初步实践,取得了一些与本课题相关的习作教学资料,为进一步的实践论证与研究具备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3. 本课题承担人,现任宿迁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并曾多次主持、参与省、市级语文学科课题研究,也曾获省、市级作文指导老师奖,而且一直立足于教学第一线,有着丰富的作文指导经验,指导学生的作文多次发表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教学水平,对本课题具有研究能力。
4. 本课题的核心组由宿迁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组成,她们大都多次主持、参与省、市级语文学科课题研究,也曾获省、市级作文指导老师奖,也一直立足于教学第一线,有着丰富的作文指导经验,指导我校多名学生的作文发表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教学水平,对本课题确实有研究热情和能力。
5. 我校教科研氛围浓厚,为本课题的顺利实施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五、 课题研究的实施(研究的初级阶段)
在课题研究氛围形成后,我们开展团队协作,以中高年级语文教师为主要成员,以我校语文课堂、习作研讨课为主阵地,以课例、实践为抓手,以促进我校全体学生共同成长为导向的研究体系,努力探索在中高年级习作教学中促进小学生伙伴学习的策略。
(一) 寻找伙伴互学
这个小组立必须在学生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产生,尽量做到公平和谐。也要兼顾性别比例、兴趣爱好、学习水平、交往能力等,小组成员之间目标一致、和谐共进。这样的组别,可以让所有小组成员有归属感,提高自信心,关心他人,学会合作,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例如:六下习作四《记一次实验》,分组交流讨论的时候,各组学生就根据自己已有的实验经验积累列举了本组的实验内容,如:摩擦起电的实验研究、筷子的神力实验研究、把一张纸撕成三片的实验研究、带电的气球实验研究、吹不灭的蜡烛的实验研究……老师再让班级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再寻找伙伴,组成新的学习小组,讨论实验的目的、经过和结论等。整节课下来,学生的参与度高,热情、耐心、无私、自信的氛围很和谐。这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交流、讨论、探究,终将有思维的碰撞,习作的内容自然就能做到描写细致,情节引人入胜了。
(二) 分工体验互帮
小组成立后,也有必要在组内进性合理的分工,继续引导学生重视合作,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思辨能力,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充分体现自我价值。
例如:六上第七单元,有一次剪报活动,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有所担当,老师给每个组安排了相应的职位:主编、编辑、设计、排版、构图。大家量力而行,“对号入座”,只要认为是适合自己的,就来担任,并且认认真真完成分内的工作,同时还要与组内成员协调好各项工作,互相配合,制作一份属于自己的剪报。分配完工作后,再教授一些方法和技巧,以便让每一项工作都能秩序井然地开展。剪报完成后,再分组叙述制作过程和收获,此时,再鼓励学生“趁热打铁”,把这次活动写下来,工作有劲头,对习作的兴趣也浓厚了。
(三) 参与互动互惠
老师的肯定、表扬和同学们的羡慕,是促进学习成就感的良性循环。但是,课堂上教师的表扬和点评的学生毕竟不是全部学生,难免有部分学生“跟不上队伍”,消极情绪逐渐增多,消极反馈也必然不同程度地呈现出来。这时候,老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些伙伴共同参与的活动,例如:可以开展“伙伴手抄报”“伙伴读书交流会”等活动,教师创设富有趣味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共同经历真实的生活,互相交流、倾诉自己的体验,有了愿意说乐于写的愿望或动机,此时,再用笔下来,一定能同时享受到伙伴活动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和收获。
(四) 伙伴评价互助
习作教学的评价环节作用也很大,作文评价不能停留在习作结果的评价,而忽略习作过程、修改过程的评价。如果教师的批改方式单一,缺乏反馈,就会影响学生习作的热情。习作评价可以是学生自己、伙伴、教师甚至是家长方面,让学生由更多的读者,激发他的习作激情。调查发现,学生更乐于接受来自伙伴的意见,渴望得到伙伴的认可与赞同,更容易接受伙伴的语言表达,同时会认为,伙伴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这样的评价活动,可以使学生的习作能力大幅度提升。
当然,评价的形式可以多样,例如:可以开展伙伴之间讨论式的批改、互补式评价,以此促进伙伴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也可以采用抽签的形式调动积极性,形成一种新鲜感;还可以再邀请家长、朋友、哥哥、姐姐等,参与到习作评价中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习作的热情。
(五) 分享经历互进
我们倡议班级学生按照自愿的原则,自由组成“伙伴分享组”,每天写循环日记,而且轮流写日记,写完一篇就在小组内开展互相点评,互相修改小活动,不定时的还会有家长参与进来,点评、表扬、激励,这样的分享活动,让所有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情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鼓励,再写上真诚简短的评语,找亮点、夸优点、评不足、说提建议,天长日久地坚持下来,提升了所有学生的表达能力,日记越写越好,习作水平也越来强,处处闪现着童心、童趣、童真,与伙伴们一起进步,携手向前。
每隔一个时间段,或者每隔一个学期,再组织循环日记评选活动,引导学生在竞争中,为团队争荣誉。这样的评选,使每一个学生的习作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为了小组的荣誉,他们还会不时劝勉组内懒惰的成员,主动教育他、要求他、帮助他。因此,我们认为,竞争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也会让学生收获一份真挚的友情,更提升了每一个学生与伙伴交往的能力。
六、 课题研究的成效与思考
(一) 初级阶段效果
一年来,我们在带领学生开展习作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找到了更多的好伙伴,学生之间的关系明显融洽了。更为欣慰的是,在伙伴们的影响和激励下,学生们大都能积极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积极承担责任,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共同进步。遇到困难一起想办法解决,合作能力、反思能力、评价能力也就都得到了提升,習作兴趣和能力也会有明显的提高,更乐于表达、乐于分享自己的感受。
在活动中,我校的语文教师也更新了观念,改进了习作教学方法,把自己变成学生学习上的伙伴、活动中的合作者,许多青年教师还将这些活动及时记录下来,加以反思。这些活动,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也提升了教师们的科研水平。
(二) 课题研究的再思考
习作教学研究是语文教学研究中的难点,我们在开展伙伴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也会遇到许多问题和困惑,这反而激发了我们更多的斗志和信心,更加认真对待、继续研究下去。我们继续思考:组建的学生伙伴团队,还可以怎样引导,才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发展;开展了各种习作实践活动,促进的是大多数学生的能力,对于一部分学生甚至是个别学生明显存在的差异性缺乏深入的研究,没有特别有效的针对性措施;伙伴学习的活动开展大多在课内或者校内,如何实现课内外结合,也是我们进一步思考的方向;伙伴学习的研究大多在学生团体中开展,在教师中实现伙伴学习也很值得研究。
总之,我们的伙伴学习习作实践研究并没有结束,我们愿意花更多的精力,不断实践、摸索、总结,一定会在实践与理论两个方面进一步完善本课题的研究。
作者简介:
周丽娟,倪娜,江苏省宿迁市,江苏省宿迁市第一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