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杀虫剂对湘南地区Q型烟粉虱的药效试验
2019-12-17余席茂肖昌华谭美丽刘小安欧阳忠耀
唐 锷,余席茂,肖昌华,谭美丽,刘小安,欧阳忠耀
(衡阳市蔬菜研究所,湖南 衡阳 421001)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是同翅目(Homoptrra)、粉虱科(Aleyrodidea)、小粉虱属害虫。烟粉虱不但通过吸食植物的汁液造成植株衰弱干枯,还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并且通过传播植物病害如病毒病等为害作物,这也是其最主要的危害方式[1]。根据烟粉虱的寄主范围、危害习性和传毒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其又可分为多种生物型[2]。我国过去主要以B型烟粉虱危害为主,近年来Q型烟粉虱危害在云南、北京、河南、浙江等地相继发生[3]。据报道,Q型烟粉虱比B型烟粉虱具有更强的传毒能力[4]。沈媛等[5]研究表明,Q型烟粉虱在江苏全省范围内逐步取代了B型烟粉虱。徐进德等[6]研究了南京地区Q型烟粉虱对吡虫啉原药、啶虫脒原药及噻虫嗪原药等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烟碱类杀虫剂如啶虫脒对烟粉虱低龄若虫及成虫的毒力表现最佳。近年来,随着衡阳市设施蔬菜产业的蓬勃发展,烟粉虱已成为瓜类、茄果类等设施蔬菜的重要虫害之一,且发展势头愈来愈烈。由于广大农业种植户对烟粉虱的了解不足,将其当作一般飞虱防治,存在专业性不足及较大的随意性等问题,造成烟粉虱的抗药性普遍增强。为了更好地帮助农业生产,于2017—2018年就6种杀虫药剂进行了2次田间对烟粉虱防治试验及实验室内对烟粉虱卵的毒力测试,以期筛选出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防治药剂,为广大种植户选择烟粉虱杀虫剂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设在衡阳市蔬菜研究所院内蔬菜钢架大棚,大棚跨度7.2 m、长18.2 m、高3.2 m,大棚面积131.04 m2,棚内筑4畦,田畦宽1.3 m,沟宽40 cm,试验共使用5个大棚。试验地土壤为壤土,上茬作物是苦瓜。
1.2 试验材料
1.2.1 Q型烟粉虱种群
在湖南省衡阳市蔬菜研究所钢架大棚内的辣椒叶片上捕获烟粉虱成虫,经委托湖南农业大学进行基因序列鉴定和系统发生分析后,确定其为Q型烟粉虱。
1.2.2 试验杀虫剂
试验杀虫剂:10%吡丙醚乳油(上海生农生化生产)、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美国杜邦生产)、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美国陶氏益农生产)、22.4%螺虫乙酯悬浮剂(德国拜耳生产)、2%甲维盐乳油(河南浪潮化工生产)、10%溴虫腈悬浮剂(美国杜邦生产),以上供试杀虫剂均为市售。
1.2.3 供试辣椒
供试作物为丰源特长辣椒。丰源特长辣椒是近年来由衡阳市蔬菜研究所选育的优秀线椒品种。
1.3 试验方法
1.3.1 实验室内烟粉虱卵毒力的测定
分别于2017、2018年,在实验室内,采用浸卵法对烟粉虱卵的毒力测定[7-8]。烟粉虱卵的来源为实验室内采用黄瓜为寄主饲养的Q型烟粉虱虫卵。具体方法:选取虫卵数量较为一致的嫩叶片数张,驱赶成虫后镜检虫卵数量,然后将叶片放入药液内浸泡10 s,取出晾干后,将叶片单独隔离保存以防成虫产卵,且用湿棉球包住叶柄以防叶片干缩,共设置6个处理(即6种药剂不进行复配)及1个对照(CK),供试药剂浓度均为1 000倍液,每处理重复3次,7 d后镜检各处理的未孵化卵数,计算卵死亡率,公式为:卵死亡率=(死亡卵个数/试验总卵数)×100%。
1.3.2 田间烟粉虱若虫及成虫的防治效果试验
1.3.2.1 试验设置 分别于2017、2018年进行试验,并取其平均值。播种日期均为7月21日,定植时间均为8月19日,株行距为55 cm×60 cm,土块采用银黑地膜覆盖。
田间试验设置以下10个处理:(1)10%吡丙醚750倍液;(2)10%溴氰虫酰胺1 000倍液;(3)6%乙基多杀菌素 2 500倍液;(4)22.4%螺虫乙酯1 500倍液;(5)2%甲维盐3 000倍液;(6)10%溴虫腈2 000倍液;(7)10%吡丙醚750倍液+22.4%螺虫乙酯1 500倍液;(8)6%乙基多杀菌素2 500倍液+22.4%螺虫乙酯1 500倍液;(9)10%溴氰虫酰胺1 000倍液+22.4%螺虫乙酯1 500倍液;(10)10%溴虫腈2 000倍液+22.4%螺虫乙酯 1 500倍液。以上处理共设置3个重复,总计30个试验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10 m2,小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待辣椒植株每株叶片数在12~15片时(9月12日左右),采用工农-16型喷雾器进行常规喷雾,每667 m2用药液50 kg,喷施1次后,分别于药后1、7、14 d同时清点若虫及成虫数量。
1.3.2.2 数据统计 数据调查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选取1株辣椒进行调查,采用5倍放大镜观察、统计虫口数量,施药前记载药前数量,并在药后1、7、14 d采用5倍放大镜再调查清点1次虫口数量,根据结果计算虫口减退率及防治效果,并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公式为:虫口退减率=[(防治前虫口数-防治后虫口数)/防治前虫口数]×100%;防治效果=[(施药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变化率)/(1-对照区虫口变化率)]×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室内对烟粉虱卵的毒力测定
各药剂在实验室内对烟粉虱卵的毒力测定结果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22.4%螺虫乙酯1 000倍液对烟粉虱卵的灭杀效果最强,卵的死亡率达到了22.96%,10%吡丙醚1 000倍液次之,卵的死亡率为21.98%,且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而2%甲维盐1 000倍液的效果较低,死亡率仅有15.85%。
2.2 不同处理对烟粉虱若虫的防治效果
不同药剂对烟粉虱若虫的防治效果详见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复配药剂防治效果好于单独使用相应药剂,药后1 d各处理对若虫的防治效果不明显,最高亦只有32.24%;而药后7 d各单独用药的防治效果依次为10%吡丙醚750倍液>10%溴虫腈2 000倍液>10%溴氰虫酰胺1 000倍液>22.4%螺虫乙酯1 500倍液>6%乙基多杀菌素2 500倍液>2%甲维盐3 000倍液,最高为10%吡丙醚750倍液的87.23%,最低为2%甲维盐3 000倍液的50.24%;药后14 d各单独用药的防治效果依次为10%吡丙醚750倍液>10%溴氰虫酰胺1 000倍液>22.4%螺虫乙酯1 500倍液>10%溴虫腈2 000倍液>6%乙基多杀菌素2 500倍液>2%甲维盐3 000倍液,最高为10%吡丙醚750倍液的69.82%,最低为2%甲维盐3 000倍液的8.23%。对于复配药剂,药后7 d的防效以10%溴虫腈2 000倍液+22.4%螺虫乙酯1 500倍液最佳,与单药剂10%吡丙醚750倍液之间差异不显著;药后14 d的防效以10%吡丙醚750倍液+22.4%螺虫乙酯1 500倍液为最佳,为78.16%,与单药剂10%吡丙醚750倍液之间差异不显著。综合考虑药效持续时间及效果来看,对于烟粉虱各龄若虫的防效以10%吡丙醚750倍液+22.4%螺虫乙酯1 500倍液为最佳。
2.3 不同处理对烟粉虱成虫的防治效果
各药剂不同处理对烟粉虱成虫的防治效果见表3。从表中可以看出,药后1 d各处理对烟粉虱成虫的防效单药剂以10%溴氰虫酰胺1 000倍液最佳,防效为92.15%,复配剂以10%溴氰虫酰胺1 000倍液+22.4%螺虫乙酯1 500倍液最佳,防效为94.68%,且这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而2%甲维盐3 000倍液的防效较差,仅为81.56%;在药后7、14 d来看,单药剂的防效以22.4%螺虫乙酯1 500倍液和10%溴氰虫酰胺1 000倍液为最佳,复配药剂以10%溴氰虫酰胺1 000倍液+22.4%螺虫乙酯1 500倍液最佳,药后7 d防效达97.78%,且与其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除2%甲维盐3 000倍液外);而防效最不理想的仍然为2%甲维盐3 000倍液,其防效最高为药后7 d的85.35%。可以得出,复配药剂10%溴氰虫酰胺1 000倍液+22.4%螺虫乙酯1 500倍液对烟粉虱成虫的防效在93%以上,是较为优秀的复配药剂。2%甲维盐3 000倍液由于使用较为广泛,烟粉虱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造成药效不佳,在实际防治中不推荐使用。综合考虑药效持续时间及效果来看,对于烟粉虱成虫的防效以10%溴氰虫酰胺1 000倍液+22.4%螺虫乙酯1 500倍液为最佳。
表1 不同药剂实验室内对烟粉虱卵的毒力测定
表2 不同处理对烟粉虱各龄若虫的防效 %
3 结论与讨论
国内外对烟粉虱的防治试验多为实验室内的毒力测定,如1996年Cahill等[9]采用了琼脂保湿浸叶法对烟粉虱成虫进行了毒力测定。Luo等[10]研究了浙江杭州、江苏南京和湖北武汉3个Q型烟粉虱种群对阿维菌素、联苯菊酯及吡丙醚的敏感性,结果均表明Q型烟粉虱对许多化学药剂产生了更强的抗药性。而在该试验中只是在室内采用浸卵法对烟粉虱卵进行了初步的毒力测定。
另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指出,烟碱类杀虫剂中的吡虫啉、啶虫脒和噻虫嗪等被广泛用于烟粉虱的防治[11]。而根据本田间试验表明,针对湘南地区发生的Q型烟粉虱而言,参与试验的6种化学药剂中, 10%吡丙醚750倍液+22.4%螺虫乙酯1 500倍液对烟粉虱若虫的防效最好,10%溴氰虫酰胺1 000倍液+22.4%螺虫乙酯1 500倍液对烟粉虱成虫的防效最佳,在实际生产中,选用22.4%螺虫乙酯、10%吡丙醚、10%溴氰虫酰胺3种药剂进行复配喷施,可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
表3 不同处理对烟粉虱成虫的防效 %
本试验只在2017—2018年的每年9月初对作物喷施了1次防治药剂,而根据药后14 d的调查数据来看,防治效果较药后7 d有所减退。在实际的农事生产操作中,建议在药后10 d左右再喷施1次药剂,以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但施用的药剂宜轮换及复配使用,以防耐药性的产生而降低防治效果,且要均匀喷施植株叶片正反面。施药的时候植株叶片的正反两面均要喷施。
由于试验条件等限制,本试验不太完善,如没有在实验室内开展若虫和成虫的毒力测试,没有计算相对毒力和独立回归方程,未采用最新药剂。下一步将引进市场上最新的生物源农药和化学农药,改进试验设计,重新进行实验室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