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自艺术歌曲《思乡》的演唱技巧探究

2019-12-17张宏鸣

黄河之声 2019年15期
关键词:黄自腔体乐段

张宏鸣

(沈阳音乐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8)

一、“思乡”的创作背景

《思乡》是黄自先生1932年完成的抒情性艺术歌曲,由著名的词作家韦瀚章先生填词。黄自先生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在那个黑暗动荡的年代,他把希望寄托于音乐创作,希望能以此激励人们团结共进,克服危难。故而创作了艺术歌曲《思乡》,这首歌曲深切的表达了黄自先生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也刻画出海外万千游子对祖国母亲的思念以及盼望山河统一的美好期许。

二、“思乡”的音乐特点分析

(一)旋律特点

《思乡》是一首具有现实意义的抒情性艺术歌曲,有浓烈的浪漫主义气息,其旋律婉约优美,扣人心弦。前奏部分由钢琴弱力度演奏,轻快柔美的曲调仿佛早春时节万物萌发的声音,只要听过,便会在心底生根。第一乐段的首句歌词也呼应了前奏的意境,“柳丝系绿,清明才过了,”而紧随其后的“独自个凭栏无语,更那堪墙外鹃啼,一声声道,不如归去。”也清楚的向听众交代了第一乐段的整体情绪。《思乡》的第一乐段运用大量的半音变化手法,在浅吟低唱中借景抒怀,让人仿佛置身于清明的细雨中,在垂柳下与啼血的杜鹃一同为乡愁黯然神伤。第二乐段的旋律特点与第一乐段形成对比,“惹起了万种闲情,满怀别绪”用连续半音上行的手法使情绪到达新的高度,为高潮部分“问落花随渺渺微波是否向南流,我愿与他同去。”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思乡》第二乐段的整体情绪更加高涨,旋律走向如点燃的火焰,越烧越猛,深刻的描绘出作者对时局担忧又无力改变的复杂心理。

(二)调式调性分析

《思乡》是采用单二段曲式写成的,为降E 大调行板(Andante),4/4拍子。整个歌曲结构规整,篇幅短小,风格雅致,由26小节组成。前奏3小节,第一乐段8小节,为4+4方整乐段。间奏4小节引用前奏第1小节前三个音,起转调过渡作用。第二乐段9小节,为4+5非方整性乐段,部分转为g小调,与第一乐段形成对比。尾声3小节,与第二乐段第9小节叠入一小节,全曲终止在主调主和弦的主音位置,完满结束全曲。

三、“思乡”的演唱技巧分析

(一)语言的运用

说到歌唱语言的运用,我们便要搞清楚“说与唱的区别”。生活交流中的语言表达只需要吐字清晰,把句意表达清楚即可,并不要求音色好坏,而歌唱中的吐字发音便要与之有所区分,它比生活中的语言更夸张,更要求表现力。以《思乡》第一乐段歌词“柳丝系绿,清明才过了,独自个凭栏无语,更那堪墙外鹃啼,一声声道不如归去”为例,针对这段歌词我们可以运用“两拼法”来演唱,“两拼法”即为在拼音中把声母和韵母作为两个独立的结构单位互相拼合(如:丝:s+i=si;系:x+i=xi)。“两拼法”要求字头的声母要咬的足够准确,声母咬完以后马上与韵母结合,绝不拖沓,这需要歌唱者声、唇、舌、牙、喉、腭的配合都非常灵活敏捷。用标准的美声唱法演唱《思乡》时,除了运用“两拼法”咬字发音,还要求把每个字都放到共鸣腔体里演唱,保证每个字都在腔体里“竖起来”,这样咬字发音就不会使人听起来有懒散的感觉,从而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

(二)气息的控制

歌唱中气息的控制至关重要,可以说能否唱好歌便取决于气息运用的熟练程度。以《思乡》中第二乐段第一句“惹起了万种闲情,满怀别绪”为例,演唱这句时气息要平稳通畅,不能唱着唱着气息就“浮起来”,这样才能为下一句高潮“问落花随渺渺微波是否向南流”做好准备,在演唱最高音“问”时,气要想象吸得更深一些,因为深呼吸与高位置是辩证统一的整体,没有深呼吸,就不会产生高位置的声音。著名的声乐教育家沈湘先生说过:“一个好的共鸣音响,声音里面总是有混着气儿的感觉,音越高,气越通。”由此可见呼吸的良好运用在歌唱中至关重要。

(三)音色的把握

歌唱者是否能演唱出优美动人的声音,其中音色的好坏占据了很大的比重,音色好的声音听起来会让人如饮甘泉,久久难忘。好的音色与声带震动的频率、腔体打开的大小、气息合理的运用和形体规范的程度都有很大的关系,这写都需要歌唱者勤学苦练,能拥有好的音色绝非一日之功。除此之外,在演唱不同的歌曲时音色的把握也不尽相同,大调的歌曲在演唱时大多要求共鸣腔体不能开的太大,以此保证音色集中明亮。小调的歌曲一般强调打开共鸣腔体,使音色稍稍偏暗,来迎合音乐情绪。以《思乡》中“我愿与他同去”。

(四)情感的表达

情感的准确表达在歌唱中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在此笔者也不过多赘述。歌唱中情感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在本文中我们主要说一下形体表演与情感表达的关系。

声乐演唱不仅是听觉艺术,也是视觉艺术。演员站在舞台上,其形体表演一定是落落大方,精气神十足的,一定要杜绝在表演中懒散,随便的作风,要时刻注意肢体语言要符合情感表达的走向,不能做无意义的肢体动作,因为手势是情感表达的“无声语言”。除此之外,面部表情的变化也要做到情生于内而表于外,根据塑造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心理状态,面部表情要有“春、夏、秋、冬”之分。

我们都知道,眼睛是心灵之窗,人的各种细微和复杂的感情都能通过眼睛表达出来。在表演中,不同的眼神反映着不同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著名的京剧大师侯喜瑞先生说过:“眼是心中苗”,歌唱演员要通过眼神与观众交流,用眼光示意景物的高、低、远、近,用眼神拿捏情感变化,这样才能把歌唱活,使人感动。

四、结语

以上是笔者对演唱黄自先生的作品《思乡》的一些浅薄认识,希望能为广大艺术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用的经验。最后,愿大家在艺术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勇攀高峰,创造辉煌。

猜你喜欢

黄自腔体乐段
热力耦合下盐岩储气库腔体蠕变及稳定性研究
地铁盾构隧道复合腔体构件性能试验研究
贝多芬降e大调第十八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曲式分析
解析钢琴改编曲《彩云追月》的美学特征*
大功率连续波磁控管腔体一体化的研究
美学视角之乐段辨析
江南丝竹器乐合奏曲《三六》
一种密闭腔体的加热设计与分析
中国学院派艺术歌曲创作的典范
黄自作品《玫瑰三愿》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