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2019-12-16杨奉明

商情 2019年50期
关键词:问题设计数学教学课堂教学

杨奉明

【摘要】课堂作为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教师的问题设计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作用。本文结合自身多年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实际,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数学教学 课堂教学 问题设计

1有效的问题设计对我们教师提出更高要求

要实施有效的教学,必须有良好的问题设计,而良好的问题设计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教师要精心钻研教材。教师只有在对教学大纲和教材准确理解、充分掌握,熟悉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有效的问题。其次,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每设计一个问题都涉及许多相关的知识,而且每一个问题都隐含很多知识点,怎样处理问题,教师都要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有目标地指导学生。还有就是教师一定要有耐心,设计问题,一般都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的,若遇到教师觉得容易的问题,学生反而不能解决,此时,教师要冷静、有耐心,及时寻找原因,并不断提示学生,直到问题解决,切不可责怪学生。

2设计有效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1设计有趣味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生就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进行学习。如果教师能够设计出导向明确、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问题,为学生创设思维的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索动机,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以教材为载体,以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为主要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例如: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节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景块三角形的玻璃被打碎成三片,要配成一块同样大小的三角形玻璃,是否将三块都带去;如只带一块,那么应带哪一块,为什么?这是生活中一个事例,问题已经提出,同学都兴奋不已,争论不休,学生的思维瞬间被激活。有的学生说两块都拿去,有的学生说将第一块拿去,也有的说将第二块拿去就可以了。学生各抒己见,但原因说不清楚,只是直觉而已。这时整个课堂气氛进入高潮,学生的思维活跃,很想知道其中的缘由,因此很自然就导入全等三角形的课题,从而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习热情。

2.2设计有针对性问题,强化知识学习

问题设计的针对性不仅表现在对课堂提问的设计上,而且也产生于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即针对问题明确意向地进行问题设计。从教学角度说每一节课都有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设计也应针对其重点和难点展开,用一个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问题,帮助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等式的性质这一节中,设计这样的问题:下列解方程的过程错在什么地方?(1)马小宇在解方程3x=0时,方程两边都乘以0得到0=0,她说:“怎么x没有了,我做不下去了。”(2)李小刚在解方程2x=5x时,在方程两边都除以x,竟然得到了2=5。(3)你能帮他们将上面的两个方程正确地解出来吗?这样的问题,是直接针对等式的性质应用而设计的既强化了性质应用,又使学生感触深,收效好

2.3设计科学适度问题促进学生有效思维

设计的问题从情景素材到具体内容都必须要求真实可信,不能违背科学常理。教师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提供出接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知识水平,但又必须“跳一跳”才有可能够到的问题。有位教育家说得好:“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而准确地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有望而生畏之感,又不能让学生有不动脑筋就能轻易答出的懈怠。就像摘苹果一样,只有跳起来摘到的苹果才最甜,但也要注意学生的现有能力,不能把问题设计的太难,否则大多数学生是不会有太大兴趣的。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地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因材设问。其次要恰到好处地掌握提问的时间和频率,问题的设置应疏密相间,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有效思维。

2.4设计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所设计的问题应有一定的探究性和开放性,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性和灵活性。让学生学会探究性学习,获得亲自参加探究研究的体验。探究型问题让学生自己探究,不再拘泥于“学什么、考什么”的应试教学模式,而是强调通过探究对问题中的数学现象和事实进行抽象概括,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开放和发散的问题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和途径,培養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基本知识点的中心性,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通过发散思维,深刻领会与中心知识点有密切联系的相关知识。例如:在△ABC和△DEF中,给出如下4个结论:①AB=DE②AC=DF③∠A=∠D④∠BB,以其中3个论断为题设,一个论断为结论,使命题成立,并写出证明过程。此类开放式问题,学生可以多种组合,并随之产生多种证明方法,问题的入口宽,故能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2.5设计层次性问题,取得最住的教学效果

问题的层次性包括学生和教材两个方面。从学生层面上讲,在任何一个班集体中,因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学习程度自然有“好、中、差”之分,即所谓的“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就要求“好、中、差”兼顾,设计出可供不同能力学生回答的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问题。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要始终盯着成绩优秀的学生,而是应面向全体学生。根据问题的难易度有选择地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生都处于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参与讨论问题的积极状态,充分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3结语

通过问题设计来组织课堂教学,它的效应不单单表现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在学习中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多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精心设计问题,来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有意识地为他们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搭建桥粱或阶梯,顺利地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设计也是一门值得研究的学问寻只要我们在“问题设计”上做足文章,有效激发学生活的思维,数学课堂就一定会绽放光彩。

猜你喜欢

问题设计数学教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精设计,巧提问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