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创业与杭州“大创小镇”融合机制的研究
2019-12-16席佳颖
席佳颖
【摘要】特色小镇作为一种新興的产业空间形式,目前在于大学生创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研究方面尚处于摸索阶段,而职业教育具有教育和经济的双重属性,是与行业联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本研究结合大创小镇实例,分别从特色小镇管理职能、创业资源、创新产业生态三个不同构建主体和要素来源进行分类论证,探寻其与高职生创业相融合发展的路径机制研究,探讨特色小镇与高职院校协同发展的模式对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办学针对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及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职生 创业 大创小镇 融合机制
从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供给侧改革”以来,相关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也成为研究的热点。当前在“互联网+”的创业模式下,大学生创业领域主要分布在电子商务、网络娱乐、网络服务等方面。然而目前浙江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普遍存在明显“教”与“创”分离的现象,归根结底是由于浙江高校创业教育没有形成大学生创业与产业区域经济相结合的良性互动的创业教育培育供给体系,仍处于封闭单一的高校环境中。要解决这一突出矛盾,仅以高校为主体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创业应该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形成理想的全社会参与的高度开放性创业教育模式。
本文以浙江某高职院校为例,以高校、政府(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界(大创小镇)通过螺旋式协同提供创业教育、创业政策、创业机会等,发挥各系统主体的供给资源优势,激活供给资源存量,放大供给资源效能,实现创业效用最大化。解决大学生创业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失衡情况,提升高校毕业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创业就业质量。
一、供给侧改革下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资源集聚
2017年,习总书记提出了贯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要求更好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这一过程中,2017年6月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不仅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丰富了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内涵,更是促进城镇化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
截止2018年9月下沙科技城各类创新要素快速集聚,创新创业生态不断优化,双创工作受到了国务院的表彰激励。近日,科技部公示的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名单中,开发区作为省内唯一的开发区入选。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和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着力打造最优双创生态圈,进一步加快集聚高端要素,全面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下沙科技城通过实施人才集聚等五大“双百”工程,已累计引进国千、省千等各类领军型人才146名,通过市“521”计划答辩人数位列全市前列,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新增数同比增长60%。
二、大创小镇引领创新转型,打造高质量发展双创基地
2018年9月浙江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公布省级特色小镇第四批创建名单和第三批培育名单,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下沙科技城)的大创小镇成功入选第四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大创小镇作为下沙科技城引领创新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之一,以新加坡(杭州)科技园和杭州市高科技孵化园区为核心。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建成涵盖从创业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科技园到产业加速器的全过程平台。
目前,小镇已建成创新平台150万方、创新园区30余个、并获得了2017年度杭州市优秀特色小镇的称号。浙江大学、清华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奥克兰大学、帝国理工等名校名所相继在小镇设立科研机构。小镇集聚科技型企业5000余家,搜狗研究院、士兰集成、立昂微电子、中科极光、网创科技、达内软件等先后落户。同时,小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两新”组织蓬勃发展,企业组织形式和职工就业形态日益多样,职工队伍结构呈现新特点,突出表现在层次多元、需求多样。大创小镇作为深化区校战略合作、吸引海外人才创业创新的主平台,全面推进海外青年国际双创基地建设。
三、浙江省高校大学生创业问题分析
从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现状来看,目前在创业教育改革、大学生创业素质、创业资源等多方面研究来看,仍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本文结合目前杭州大创小镇发展的蓬勃态势,以位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某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如今,大学生走出校门将自主创业作为未来考虑的就业渠道之一越来越普遍,然而,对于初出茅庐的高职毕业生来讲创业存在的诸如资金缺乏、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导致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下。主要由于:
(一)学生对于创业风险估计不足
结合当前实际,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发展途径多为就业或者继续深造。迈步进行创业的学生单纯凭借一时热情,却没能对创业风险进行有效的估计,也就导致学生初次创业失败率较高,进而可能导致学生对于创业“望而生畏”,而没有进行有效的总结和获得及时的帮扶。
(二)高职院校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局限性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在挖掘受教者的个人潜能和综合素质培养,逐步进行自我完善。现阶段一部分高职院校将创业教育的目标局限于就业,甚至将创业教育等同于就业教育;另有部分院校将创业教育与岗位职业能力区分开来,两者处于平行位置,现实培养中缺乏联系,进而导致没有真正理解创业教育的精神实质。
(三)学校创业教育与行企发展衔接不紧密
很多高职院校由于实训、实践条件的局限,导致重视程度和软硬条件存在明显差异,创业教育开展仍旧坚持传统教学手段,以理论讲授为主,以教师为主,忽略学生的参与性,难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走进行企,深入了解创业者,创业实践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抓手,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难点。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缺乏特色,难以有效利用企业资源优势,形成产学结合的有效机制。
(四)特色小镇宣传力度与广度远远不足
在问卷调查结果中,69.5%表示不了解梦想小镇。不论是特色小镇本身,或是小镇内部的创业团队,宣传工作上还有很大的普及空间。缺乏宣传力度与广度,不仅容易使创业团队缺乏产品市场检验的机会,也不利于大创小镇及其项目的长期发展。
四、高职生创业与大创小镇融合机制的思考与建议
(一)推陈出新,构建三螺旋发展共同体
摆脱过去仅由高校承担创业教育任务,形成由高校、政府及企业界等三大同位供给主体所共同组成的优势生态位三螺旋。三螺旋理论应用到大学生创业发展路径研究前景无限,将其引用到未来创业教育研究同时也是三螺旋理论应用的又一次新的探索。
(二)行企合作,协同发展得出共生关系
大创小镇和下沙高职院校在创业发展过程中应建立一体化条件下的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其中一体共生是指大创小镇和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发展模式上需要从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最终演变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一体共生发展模式。大创小镇和下沙高职院校在地理区位、创业链条、人才资源和技术资源等方面具有一体化发展的优势,应该加强两者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在举办创业大赛、分享创业故事、引进创业人才、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建立利益共享战略联盟机制。因此要求两者要在保持自身发展特色,以及在同创业教育培训和内部人员交流方面加强行为引导。
(三)规范并行,探索合作共赢新局面
结合大创小镇的实地考察,为大学生创业提出具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方法,促进大学生创业与杭州“大创小镇”创业模式有机融合,产生具有促进意义的化学反应。大学生可以借助大创小镇成功创业人士相关帮助及其创业经验,大创小镇也可以依托学校强大的学术力量进行发展。
在当前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态势下,大创小镇应不仅仅满足于当下的状态,其应当依托所有的资源进行技术革新发展。在结构上进行优化,扩大的梦想小镇需要优化升级其本来的结构,可在其原有的发展模式系统上产生支干,技术发展多元化,吸引更多优秀的高职院校技术型人才的加入。
基金项目: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青年专项重点项目《供给侧改革下大学生创业与杭州“大创小镇”融合机制的研究》(项目编号:JKY2019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