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2019-12-16薛新拾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29期
关键词:培育策略体育课堂高中学生

薛新拾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水平逐步提高,高中教育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除了需要进行基础知识讲解之外,还要尽可能尝试对学生们的核心素养展开培养,以此促使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得到提升,进而增强学生们的整体水平。本文主要描述了体育课程中学生核心素养的体现,并对于加强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发表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高中学生  体育课堂  核心素养  培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0(b)-0083-02

从现阶段发展而言,在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工作已经得到了社会群众广泛的认可,并在不断寻找全新的改革模式。对于高中体育科目来说,对学生的个人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多方面因素存在,课堂教学质量一般,无法适应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基于这一情况,教师理应改进自己的思考模式,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当作主要目标,进而寻求全新的改革措施。

1  体育课程中学生核心素养的体现

1.1 情感和品格

在体育课程之中,情感和品格可以有效体现出学生素养的具体情况,同时也是学科素养在课堂中的表现形式。对于情感来说,可以了解学生们对于体育运动的喜爱程度,从而对其参与度带来影响。而对于品格来说,更多体现的是责任意识,课堂中的任意拒动,都能够将学生们的核心素养展现出来。通过改进教学模式的方式,促使学生可以在情感层面实现共鸣,自主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进而提升自身水平[1]。

1.2 能力和习惯

对于能力和习惯来说,更多会在自主表现层面进行体现。由于普遍高中学生会将重心更多放在基础知识的学习方面,因此并未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因此在对其评价的时候,往往会以能力作为基础。在进行授课的时候,在掌握了相关技能之后,理应对其表现情况展开判断。当学生们的运动能力逐步增强,在课堂中的表现自然也会更好,经过长期的锻炼,必然会养成优良的习惯,进而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价值体现出来。

1.3 知识和行为

对于核心素养来说,知识和行为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内容,以此体现出学生们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个人行为、实际水平以及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尽管许多学生掌握了大量运动知识,但是对自我防护认识不足。而通过传输的方式,可以让其健康意识得到增强,进而改进自己的运动行为,逐步体现出核心素养的要求。

2  加强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

2.1 优化课堂育人目标

对于高中体育课程教学来说,其育人的主要目标便是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在实际培养的过程中,教师便需要对现有的体育资源进行充分利用,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相应道德教育目标。同时还要对原有的教学目标进行全面细化,从基础部分开始,逐步深入。一般来说,为了能够对于育人工作的目标展开优化,实际工作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建立细化的目标。在开展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理应将工作重心全部都放在目标确定层面,逐步将其渗透到学段、学期、学周以及课时层面。面对处在不同阶段的学生,理应保证侧重点和教育内容存在一定差异,进而为各个层级目标的实现奠定优良的基础。其二,提升育人工作的连续性。在进行目标建立的时候,理应将学科的基本内涵作为核心,以此将目标的连续性特点全部展现出来,从而在对学生们进行培养的时候,逐步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促使学生们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2]。

2.2 创新教学内容

对于教学工作来说,教学目标最大的作用便是引导。而在开展课程的时候,教学内容一直都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核心部分,同时也是对学生素养展开培养的关键。在对课堂教学进行创新的时候,理应将学科素养当作基础目标,并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选择一些最为合适的内容,以此提升教学效果,进而使得教学内容能够得到有效丰富,以此满足广大学生自身的实际需求。对于当前高中体育课程的内容来说,其必修内容主要包括体育发展史、理论知识以及基础技能等方面。但是,这些内容几乎都无法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相互适应。为了改进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尝试在课堂中增加课堂锻炼的占比,主要包括无器材的锻炼、简易器材的锻炼以及体能锻炼等。如此一来,理论知识学习便可以和实践锻炼整合在一起。为了提升学生们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尝试采用一些體育游戏,促使学生们在锻炼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乐趣所在,逐步转变自己的看法,进而主动参与其中,提升教学的质量。除此之外,教师自己同样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在课余时间不断学习,完善自我,确保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以及丰富性。一方面,能够满足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教学内容价值观的展现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使得学生们的核心素养得到增强[3]。

2.3 改进教学方法

所谓教学方法,主要是指通过一些合理的方式,向学生们进行体育知识内容传输。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同时也能符合各个科目的基本要求,以此保证教学活动可以围绕核心素养正常展开。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正处在生理以及心理逐步完善的重要时期。经过长时间学习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教师只要做好引导工作,便可以促使学生们认真融入到课堂之中,促使学习效果得到增强。而对于教学方法来说,可以算是最为直观的一项内容,通常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第一,改进早期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授课的时候,教师需要将学生们当做是课堂主人,为其提供更多空间,让其自主完成学习任务,逐步实现成长,促使自身核心素养得到培养。第二,建立合作学习的基础关系。在实际授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尝试采取分组教学的方式,对其自身的定位予以明确,逐步将其个体价值全部展现出来。学生们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逐步能够了解团队协作的意义所在,促使自身团队精神得到培养,进而将教学的内在价值全部挖掘出来。第三,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促使课堂教学的价值得到增强,以此培养其核心素养,进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2.4 优化教学评价

教学目标一直都是重要基础,而教学内容则是其中的核心部分。与之对应的,教学方法可以看作是一种手段,而教学评价则是其中的关键环节。通过改进教学评价的方式,可以对当前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展开验证,并了解学生们核心素养的培养状况。在实际评价的时候,其内容理应将核心素养作为基础,将教学重心更多放在学生们的运动水平、健康行为以及体育品德方面,以此对早期的评价体系进行优化。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教师需要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结合在一起,除了能够把握学生们自身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能够对其核心素养展开评价。如此一来,整个评价活动将会更具全面性特点,促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提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理应积极应用信息技术的方式,创设相应的基础平台,引导学生们积极沟通和交流,并对评价结果展开调整,进而完成目标的培养工作。

3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体育教学来说,教师理应提高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改进早期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们的综合水平得到提高,进而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戴燕,辛艳军.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8):134,141.

[2] 陈祥春.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思维课堂教学评价研究[J].广东教育:高中版,2017(4):35-36.

[3] 项敏玉.基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优化体能“课课练”的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6(11):19-20.

猜你喜欢

培育策略体育课堂高中学生
高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培养探究
巧用课本剧演评发展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写作技巧培育策略分析
现行研究生教育评价体制下的优秀学位论文培育策略思考
谈体育课堂创设“和谐互动”的认识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写作教学中自主学习策略的应用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