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

2019-12-16吴云勇杨艳赵德起

南方农村 2019年5期
关键词:熵值法

吴云勇 杨艳 赵德起

摘   要: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且决定了中国整体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所以现阶段研究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对于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而言非常有必要。文中运用熵值法对2017年十三个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并且与全国农业现代化的平均水平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2017年十三个粮食主产区中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只有7个,且不同省份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短板也各不相同。

关键词: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熵值法

中图分类号:F3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9)05-0021-05

一、引言

中国幅员辽阔,但地势、地形复杂,适合进行农业种植的土地比较有限,中国的粮食主产区集中在十三个省份,分别是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根据2015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十三个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75%,由此可见粮食主产区对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程度。所以中国要想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化发展,应当抓住关键区域,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些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上面。对十三个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研究,可以更深入的了解这些地区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存在哪些发展短板,以便给出合理的对策建议促进这些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

二、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测度文献述评

中国目前有很多研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文献,研究的范围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研究中国整体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属于宏观大范围;第二类是研究单个省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属于中观局部范围;第三类是研究各个县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属于微观小范围。蒋和平等(2005)对1980年至2003年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了测度,测度结果表明虽然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整体呈上升的趋势,但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在23年间增长非常缓慢且各方面发展也非常不均衡[1]。辛岭等(2010)对1980至2008年中国整体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情况进行了定量化测度,测度分为三个角度,分别为全国、东中西三地区、各省市[2]。在2010年之后学术界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研究多集中在各个省份方面,如吕文广(2010)对甘肃省的农业现代化进程进行了测度,并在研究的基础上建议甘肃省接下来发展循环农业与生态农业[3]。朱淑丹(2013)采用了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分别对2002至2012年江苏省整体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江苏省十三个地级市的农业现代化發展水平、东部与江苏省临近的十个省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4]。张成龙(2014)对广西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研究,首先他针对2012年广西省整体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进行了细致的测度分析,接着又将广西省的农业发展水平与其他地区进行了横向的比较[5]。许志发(2017)采用熵值法对福建省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测度,论文从三个角度对福建省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状况进行了细致的的评价[6]。伊霞(2017)对山东省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研究。以县为研究范围的文献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辛岭等(2014)对中国62个县进行的农业现代化测度研究[7]。除了上述三个大类,也有少数研究十三个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论文。潘世磊(2014)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详细评价,并且对相关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8]。崔凯(2011)采用层次分析法对1985-2009年粮食主产区的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建议在今后的农业发展中,要多多关注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发展可持续性等方面,并且根据现有的数据对各地区进入农业现代化初级阶段的时间进行合理的预测,认为西南地区将会是最后一个进入农业初级现代化的地区[9]。

由以上的文献梳理可以看出,目前针对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研究比较少,但粮食主产区在中国整体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却非常大,所以现阶段对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分析必要且有意义。笔者将对2017年十三个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研究,以准确把握各个粮食主产区的发展状况。

三、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测度模型的确定

(一)农业现代化相关理论

农业现代化理论是现代化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现代化体系大致包括三个,经典现代化理论、后现代化理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在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基础之上,有学者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农业现代化理论,该理论认为农业现代化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由传统农业向机械农业转变,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机械化和商品化;第二个阶段的农业现代化以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特征,力求建成生态农业,农业现代化不能仅片面的看农业产出,还要关注生态环境。第三个阶段的农业现代化以知识农业为主要特征,知识农业是在知识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个阶段农业科技、现代管理在农业生产中起决定性作用。就当前中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说,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处于第二个阶段,因为目前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没有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在现阶段仍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根据当前的农业现代化理论,本文将农业现代化的测度标准划分为以下四条:一是农业投入方面。农业的投入大致有农业机械方面的投入、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二是农业产出方面。农业现代化强调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比。即以相对较少的要素投入获得较多的农业产出。三是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农村、农民全面的现代化。通过将工业、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现代经济管理、现代服务体系引入农业实现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改造,让更多的农民可以分享农业现代化的成果。四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生态农业现代化理论要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遵循自然生态的本质规律,兼顾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二)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测度指标指标体系的构建

专家学者们在研究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时构建了数量众多的测度指标体系,虽然这些指标体系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但是专家学者们在选择各个指标时遵循的原则大同小异。本文在确定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时,遵循了以下四个原则。第一是代表性原则,要求选取的指标要能充分的体现农业现代化各个维度的本质特征。第二是充分性原则,要求在构建指标体系时考虑的维度要全面,不能一味的要求指标数量的精简。第三是可操作性原则,要求选取的指标易于计算。第四是可比性原则,要求指标体系能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对比。

根据上文的研究构建如表1所示的测度指标体系。该体系共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

(三)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测度方法和模型

本文采用多指标综合指数法测度全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这种方法第一步要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第二步要对各二级指标的数据进行处理,以消除不同指标在量纲上的差异;第三步是对各二级指标进行赋权,本文采用的赋权方法是熵值法,因为这种方法更加客观,可以使得最后的测度结果更具有说服力;第四步利用多指标综合指数模型计算各年的农业现代化水平综合指数。处理过程如下:

步骤1:构建数据矩阵:

其中Xij为第i条数据中,第j个指标的数值。一共有n个样本,m个指标。

步骤2:数据的标准化

由于构建的指标体系中有逆向指标,在对指标标准化之前先对其取对数使其正向化。接着采用非线性方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以消除不同指标在量纲上的差异,计算公式:

Xij为原始数据,X*ij为标准化后的数据,Xj为第 j列指标的平均值,σj 为第j列指标的标准差。

步骤3:计算第j个指标下,第i条数据占该指标的比重。

步骤4: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ej和信息效用值dj

其中k>0,ej≥0,k=1/(1nn),n为样本数。

步骤5:对于第j项指标,各数据指标值的信息效用值越大,其对数据评价作用就越大,熵值就越小。

则dj越大,指标越重要。

步骤6:定义第j项指标的权重

步骤7:

根据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原理,构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模型:

采用加权求和公式计算样本的评价者Fi式中Wj为每个二级指标的权重,Pij为每个指标标准化后的数值,Fi为每个二级指标的最后得分。

其中Wi为第i个维度的权重,Bi为第i个维度系统,第j项指标的权重,Bij为第i个维度系统,第j项指标标准化值的比重。

四、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测度研究

十三个粮食主产区是中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区,这些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状况对全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此将对这些省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研究并与全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平均值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前面构建的测度指标体系,依照上述的测度模型和测度方法对2017年十三个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

(一)指标权重的赋予

从国家统计局官网获得各地区2017年的原始数据,并根据各二级指标的计算公式得出各指标的实际值,之后经过数据标准化处理等一系列计算可以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具体值如表2所示:

(二)结论及分析

利用熵值法确定了各个二级指标的权重之后,可以根据已知的2017年全国及十三个粮食主产区的各指标实际值计算各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指标指数,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

由測度结果我们可以看出,2017年十三个省份中农业现代化水平的综合指数排序从高到低分别是黑龙江、江苏、河北、吉林、辽宁、山东、湖南、内蒙古、安徽、湖北、江西、河南、四川。其中只有黑龙江、江苏、河北、吉林、辽宁、山东、湖南这七个省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高于全国农业现代化平均水平。

根据2017年的测度结果,可以看出有些省份虽然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具体到各一级指标指数上面,这些省份依然存在着发展短板。还有一些省份虽然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其在某些一级指标上面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针对B1农业投入水平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湖南、吉林、内蒙古、河南、湖北、江西、辽宁、四川八个省份的指标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不足总省份数的一半;B2农业产出水平的指标指数中只有吉林、江苏、黑龙江、辽宁、山东、湖北六个省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B3农村经济现代化水平指标指数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六个省份,分别是江苏、辽宁、山东、湖北、黑龙江、河北。吉林、湖南、安徽、江西、河南、四川、内蒙古七省的农村经济现代化水平指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B4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标指数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九个省份,分别是黑龙江、内蒙古、辽宁、江西、河北、湖南、四川、吉林、安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有四个,分别是湖北、河南、江苏、山东。

综合来看,十三个省份中四个一级指标指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只有黑龙江省,四个一级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只有河南省。有三个一级指标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四个省份,分别是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有两个一级指标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三个省份,分别是吉林、安徽、河北。内蒙古、湖南、江西、四川四个省份只有一个一级指标指数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五、结论

本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对2017年十三个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并且与全国农业现代化平均水平进行了对比,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一)十三个粮食主产区中农业现代化发展综合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七个省份,也就是说十三个粮食主产区中有近一半省份的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鉴于这种情况,国家宏观层面应当重点关注这些地区的农业发展情况,并与相关地区的农业主管部门共同努力,不断提高当地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二)十三个粮食主产区中,2017年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四个一级指标方面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只有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四个一级指标方面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只有河南省,而且河南省农村生活现代化水平指标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标指数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提高河南省农业现代化水平要重点把握这两个方面。其它省份亦然。

(三)2017年农业投入水平指标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不到总省份数的一半,农业产出水平指标指数、农村经济现代化水平指标指数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也不到总省份数的一半,只有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指数例外,十三个省份中有将近70%的省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宏观政策指导上来看,政府部门、各地领导还是重视农业投入、农业产出、农村经济发展这三个方面。

参考文献:

[1] 辛岭,王艳华,杨秋林.订单农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J ].商业时代,2006(18):77-78,86.

[2] 辛岭,蒋和平,刘学瑜.中国县域农业现代化评价[ J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0):87-94.

[3] 吕文广.甘肃农业现代化进程测度及特色农业发展路径选择研究[ D ].兰州:兰州大学,2010.

[4] 朱淑丹.江苏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D ].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

[5] 张成龙.广西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研究[ D ].南宁:广西大学,2014.

[6] 许志发.福建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D ].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7.

[7] 伊霞.山东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 D ].沈阳:辽宁大学,2017.

[8] 潘世磊.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 D ].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6.

[9] 崔凯.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算研究[ D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

(责任编辑:罗湘龙)

猜你喜欢

熵值法
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改进突变级数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绩效研究
灰色关联模型在白酒企业财务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及熵值法结合的耕地集约利用时空变化
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测度
基于GRA—TOPSIS的中小物流企业融资效率评价
资源型城市E—E—S复合系统脆弱性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