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晚期肺癌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19-12-16罗成贵
罗成贵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晚期肺癌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5例老年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是否合并真菌感染分为感染组(41例)与非感染组(84例), 对两组患者临床因素的相关变量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25例老年晚期肺癌患者中合并真菌感染41例, 感染率为32.8%。单因素分析显示, 年龄、吸烟史、放化疗、应用糖皮质激素、应用抗菌药物、手术、合并基础疾病、白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住院时间是老年晚期肺癌合并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吸烟史、放化疗、应用抗菌药物、白细胞计数低、住院时间长是老年晚期肺癌合并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晚期肺癌患者合并真菌感染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临床应注意排查, 并采取有效措施。
【关键词】 晚期肺癌;真菌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老年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1.017
老年晚期肺癌患者由于肿瘤原发损害, 接受放疗、化疗、激素药物治疗, 使用抗菌药物, 以及各种侵入性操作, 基础疾病多, 机体免疫力低下, 是发生真菌感染的高危人群, 导致病死率升高[1]。本文对本院2015~2018年收治的125例老年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对引起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 以期为临床防治提供对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2018年收治的125例住院老年晚期肺癌患者, 所有患者均通过病理学或细胞学诊断确诊。其中男92例, 女33例;年龄60~88岁, 中位年龄73岁;组织学分类:鳞状细胞癌53例, 腺癌42例, 小细胞癌12例, 大细胞癌6例, 支气管肺泡癌12例。
1. 2 诊断标准 真菌感染的诊断依据《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2]。
1. 3 方法 回顾性分析125例住院老年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主要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放化疗、应用糖皮质激素、应用抗菌药物、手术、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等]、白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住院时间等指标。根据是否合并真菌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41例)与非感染组(84例), 通过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 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 以确定老年晚期肺癌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晚期肺癌合并真菌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125例老年晚期肺癌患者中合并真菌感染41例, 感染率为32.8%。单因素分析显示, 年龄、吸烟史、放化疗、应用糖皮质激素、应用抗菌药物、手术、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白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住院时间是老年晚期肺癌合并真菌感染的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1。
2. 2 晚期肺癌合并真菌感染的多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筛选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显示, 吸烟史、放化疗、应用抗菌药物、白细胞计数低、住院时间长是老年晚期肺癌合并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计数(P<0.05)。见表2。
3 讨论
肺癌起源于肺泡及支气管黏膜上皮的组织, 是我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现位居我国恶性肿瘤死因首位, 占全国恶性肿瘤死因的22.7%。肺癌患者合并真菌感染后的死亡率明显升高。老年晚期肺癌患者多有呼吸道损害和呼吸功能障碍、免疫功能低下, 容易引起肺部真菌感染[3]。常见致病菌有念珠菌属、毛霉菌属、曲霉菌及隐球菌等, 其中白色念珠菌最为常见[4]。其发病机理可能与致病真菌的特异性和患者接触的数量、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患者与真菌之间的环境条件有关[5]。
肺癌死亡率高, 治疗失败是由于肿瘤的复发、转移以及合并症。老年晚期肺癌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后明显加重病情, 是重要死亡原因。在肺癌患者的全程治疗期间, 均应警惕真菌感染的发生, 减少易感因素, 早发现、早诊断, 及时、足量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 是降低肺癌患者真菌感染的有效措施[6]。
本文病例研究资料显示, 吸烟史、放化疗、应用抗菌药物、白细胞计数低、住院时间长是老年晚期肺癌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综上所述, 肺癌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通常无特异性的早期症状, 多被原发病的呼吸道症状所掩盖, 容易忽略, 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在临床工作中要注意监测真菌感染的可能, 结合患者病史、症状、体征、血液生化、胸片和CT、细菌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对于有上面独立危险因素的患者要进行排查, 以达到早期发现, 早期治疗, 降低死亡率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杨勋, 赵苏, 陈贝贝, 等. 肺癌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调查分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 25(17):3963-3964.
[2] 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侵襲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 中华内科杂志, 2006, 45(8):697-700.
[3] Chen J, He ZM, Wang FL, et al. Curcumin and its promise as an anticancer drug: An analysis of its anticancer and antifungal effects in cancer and associated complications from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Eur J Pharmacol, 2016(772):33-42.
[4] 张玉敏, 李玉柱, 陈晖, 等. 肺癌患者假丝酵母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分型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热带医学杂志, 2015, 15(9):1174-1177.
[5] Fraczek MG, Chishimba L, Niven RM, et al. Corticosteroid treatment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filamentous fungal burden in allergic fungal disease.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2018, 142(2):407-414.
[6] 杨艳荣, 张志强, 臧树志. 肺癌患者肺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16):3988-3989.
[收稿日期:2019-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