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PSR模型的安吉竹产业转型研究

2019-12-16祝可馨刘强郑春颖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35期
关键词:产业转型安吉

祝可馨 刘强 郑春颖

摘要:文章以安吉县三叶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三叶青公司”)为例,通过典型案例调查和农户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采用PSR模型构建了竹产业转型的理论分析框架,并结合调查数据对公司竹产业转型路径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从转型压力来看,林业劳动者短缺、传统竹产业效益下降、林农转型意识薄弱是安吉竹产业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转型的主要压力来源;从转型状态来看,林下经济和资源保护是竹产业转型的两大状态,对应着林业产业发展和林区生态环境保护,二者可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从转型行为响应来看,打造林产品品牌、开展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等举措对于竹产业转型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最后,文章提出了促进安吉竹产业及传统林业产业转型的启示。

关键词:竹产业;产业转型;PSR模型;安吉

一、引言

竹产业是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竹产业的发展水平在世界处于一定的领先地位,但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加强、劳动力比较优势下降以及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林业传统产业去产能、补生态的短板效应凸显。林业劳动者短缺、林业经营收入减少、传统竹产业效益下降、林农转型意识薄弱等问题相对突出,传统竹产业的转型应重视产业生态化在传统产业转型的各个环节中的作用,以综合发展理念促进产业转型,体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耦合关系,对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具有理论借鉴意义。

当前研究学者提出竹产业需要转型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生态环境约束。传统竹产品的生产加工需要排放污水和废气,影响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滥砍滥伐毛竹林导致部分地区水土流失,容易招致洪水洪涝等自然灾害。二是劳动力短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部分青年人外出务工,林业劳动力呈老龄化趋势,导致林业生产效率大幅下降。三是传统竹产业产值低。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为实现生态效益,第一产业产值增长速度减缓,第二、三产业没有明显优势,导致竹产业产值逐渐下降。

目前已有学者对安吉县竹林经营项目的碳汇能力进行计量,通过竹林经营项目的实施可以转变竹产业的生产结构,提升竹林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有学者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规划提出森林生态旅游产业优质化发展对策,对发展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有利于推动林业产业的转型进行了探讨;王玉芳等建立VAR模型对黑龙江省林下经济发展与林区经济转型的动态响应关系进行了研究。然而通过构建PSR模型研究制约竹产业转型因素,并结合典型案例分析的相对较少,继续深入开展竹产业转型相关研究仍有重要现实意义。

中国第一竹乡安吉不仅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也是全国唯一的“两山”实践试点县,竹产品更是成为区域产业转型的一大抓手。截至2017年,安吉共有竹林面积67400公顷,其中毛竹林面積58400公顷,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立竹量1.7亿株,年毛竹采伐量3000万株,全县竹加工企业1500余家。2018年全县竹产业产值225亿,其中一产7.04亿元,二产147亿元,三产71.4亿元。安吉三叶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安吉竹产业转型的典范,依托《全国竹产业规划》《林下经济发展政策汇编》等政策,发展林下经济,实现一二三产联动,推动竹产业转型。本文运用PSR模型构建了竹产业转型的理论分析框架,并结合调查数据对公司竹产业转型路径进行深入探讨,总结公司成功转型的经验,最后得出促进安吉竹产业及传统林业产业转型的启示。

二、安吉三叶青公司转型的PSR理论分析框架

PSR模型,即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模型,由加拿大统计学家David Rapport和Tony Friend提出,最初被该国政府用于构建经济预算和环境问题的指标分析体系,之后被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进一步完善,形成基于动因—现状—反应的事物可持续发展逻辑路线的研究理论框架。PSR 模型是一个多维的模型结构,其中包括压力、状态、反应三个方面的指标,这三个不同类别的指标体系可以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该模型能较好的展现和分析事物发展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变化情况和动态机制,解释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压力是人们在政治、经济、社会等维度上的活动所产生的影响。状态是指在压力因素的作用下,环境状态的变化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响应是指针对当前的状态,政府、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会做出什么决定或采取什么行动来改变当前状态,使之变得更好。

由于PSR模型的涵盖面广、指标之间关系明确,可以反映出多种因素对产业转型的动态影响,被广泛运用于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评价研究。目前已有许多机构和学者结合实际情况,构建PSR理论框架评价城市环境建设、林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等并获得有效成果。转型过程中各指标之间、各指标与主体之间会产生交互作用,使得评价系统处于一个平衡状态。在PSR理论框架里,可持续经营状况、资源环境、大众消费倾向会对公司产业转型产生正向或负向的压力影响。政府部门和公司会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响应渠道对转型状态产生作用,从而对资源环境等外部压力产生影响,整个系统形成一个有机的动态循环,动态作用机制如图1所示。

综上所述,基于PSR理论分析框架可以反映出各方面因素对公司转型的综合影响机制,评价公司林业产业转型路径。从研究视角上对既有研究进行补充的同时,还有助于更加全面地提出对安吉竹产业和传统林业产业转型的决策支撑。

三、安吉三叶青公司转型的PSR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及案例点介绍

本文分析所用数据以问卷调查和关键人物访谈的形式收集。样本农户选择按照简单随机抽样原则,在安吉县灵峰寺林场周围的村落,通过入户调查的形式进行。研究小组于2019年8月在湖州市安吉县灵峰寺林场周围6个乡镇的9个村进行实地考察和做访谈问卷。研究组对于当地拥有林地的林农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共访谈了96个样本农户,剔除关键信息缺失样本共得到86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率为89.58%。

安吉三叶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创始人李熙华通过与浙江和也有限公司合作,种植培育三叶青、黄精等林下经济作物,将原有的家庭林场转型升级为一家集主题公园、森林旅游、森林康养、中医药文化于一体的林业综合体,先后经历了初级竹产品生产加工、林下中草药种植培育到转型后期的林业综合体三阶段。公司成立“浙产三叶青”产业联盟,发展订单农业,同时将公司产品线向多样化发展,做成第一、二、三产业联合发展的产业链。

本文在参考已有PSR模型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安吉三叶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特点,归纳总结出公司林业转型测度评价指标表。具体指标与统计数值如表1所示。

(二)公司转型压力(Pressure)

压力指标表征人类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如资源索取、物质消费以及各种产业运作过程所产生的物质排放等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扰动,即三叶青公司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可持续经营、资源环境和消费升级这三方面反映公司转型压力。

1. 可持续经营压力

劳动力价格。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进入到结构性短缺的阶段,再加上教育发展和高校扩招使竹林采伐劳动力的供给大幅度降低,导致从事林业劳动力招募不足,劳动力成本上升。近年安吉县平均劳动力成本已由2005年65元·d-1上升至2017年150元·d-1。见表2,林业劳动人数占家庭劳动人数比重较少,林业劳动力短缺,劳动力的需求大于供给,导致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进而增加了公司的人工成本。

土地租金。近几年,安吉土地租金不断上涨,三叶青公司土地租金为4477.6元/公顷·年,而普通农户的土地租金从2010年的1650元/公顷·年上涨到2018年的4500元/公顷·年,对于普通林农来说,土地租金上涨,土地承包出去的可能性会增加。土地的流转对于林业总体效益的提高具有影响。但对于公司来说,土地租金上涨,投入成本增加,营业净利润减少,造成资源成本压力,不利于公司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竹林材用林经营平均每公顷利润。从下图可以看出,安吉县竹笋、竹材的收入在1492.5~7463元/公顷之间,收入大于14925元/公顷占总数的15.87%。竹产品价格低与现阶段竹产品开发利用附加值低、木材替代率高、传统竹材经营受阻等因素有关,林农和公司都缺乏转型动力,经济效益下滑,传统竹材经营利润仅2985元/公顷左右,与日益上涨的物价相比,经营利润难以保证公司可持续发展,造成公司的经济效益压力。

林业劳动力平均年龄。当前,农村青年劳动力加速外流,导致大量老龄劳动力滞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进而催生了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现象。安吉林业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60岁,公司劳动力结构呈倒三角形,青年劳动力数量不足。林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加剧导致竹材采伐加工效率低下,缺乏相關生态型林业发展、药材栽培等知识人才,严重影响林产品产量产值,阻碍了林业产业转型。

安吉县林农林业经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从表3来看,家庭平均总收入为15.36万元,平均林业经营收入仅为1.24万元,其中林业经营收入占总收入在10%及以下的比重最大。林业经营收入不再是家庭总收入的主要来源,说明传统竹产业的经济效益不能维持产业可持续发展。

2. 资源环境压力

公益林面积占比。根据浙江省“十三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规定,安吉县森林总量6.18万平方米,其中商品林面积3.142万立方米,公益林总计3.038万立方米,公益林面积占比49.1%。政府出台《关于大力推进林业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表明,要推进林木采伐改革、推进公益林科学经营、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在资源环境的约束下,公司转型种植林下作物,可持续发展林下经济。

政策性停止采伐面积占比。国家林业局宣布在2017年全面停止采伐商业性天然林,安吉县政策性停止采伐面积占比40%,生态环保的压力正在持续增大,必须实施森林采伐限额管理,这对公司原本采竹挖笋的传统模式造成生产经营压力。

3. 消费升级压力

安吉县人均GDP。人均GDP对林业生产效率的影响较为显著,二者呈正相关关系。安吉县人均GDP从2010年的41515元上涨到2017年的77097元,年均增长12.24%。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对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消费需求的升级也使人们不满足于过去附加值较低的林产品。基于目前产业发展趋势,公司开始创新生产技术和转变经营销售模式来适应时代的变化。

安吉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年,安吉县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2617元和30541元,收入的增加使得消费者的消费结构发生变化。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水平的日渐提高,消费者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目前消费升级所带来的压力,能更好地促使传统林业产业进行转型升级。

(三)公司转型状态(State)

公司在外部压力下,需要认清自身的优、劣势,充分发挥本身具有的优点,避免短板效应。通过分析公司转型过程中的投入、产值,以便及时把握决策方向,控制转型升级的成本。本文从公司经营状态和资源环境状态两方面反映公司转型状态。

1. 公司经营状态

林下经济平均每公顷投入。基地种植传统竹材的投入成本约1943元/公顷,收入仅为2985元/公顷左右。2015年,公司对林下经济的投入约为119403元/公顷,每年收入为247500元/公顷,回报率约为2倍,大幅地增加了公司的收益。可见,在公司转型林下经济产业后,其经济效益有了质的飞跃。在林下经济的投入中,先进的科学种植技术和基础设施投入也占了很大比重,有利于培育出高质量高产量的林下经济作物。

竹材价格。由于安吉周边地区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污染严重的竹材加工厂相继关闭,剩余竹材全部销往安吉,安吉竹加工企业厂较多使用外地竹材,导致安吉的竹材价格逐年走低。见图3可知,从2011年到2018年竹材价格从1100元/吨下降到500元/吨,降幅达54.5%。安吉三叶青公司在竹材市场上的林业加工产品销路不畅,利润骤减,导致公司的年均净收入减少。

三叶青平均每公顷产值。三叶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作为公司的主要生产药材和发展产品,产值高达23880.6元/公顷。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一般的三叶青种植户的产值基本在13400元/公顷左右,三叶青公司的产值可以达到市场平均产值的两倍,仅三叶青单项的收入就远超毛竹为公司创造的利润。

2. 资源环境状态

公司经营林地覆盖率。公司选择的林地森林覆盖率高达85%,其土层厚度、坡度、石砾含量、海拔等经过多项考评因子的评定,林地质量佳,可用于发展林下经济的面积广,利用率高,并且山体的高度、地势、林地遮阴度都十分符合栽种三叶青的严苛条件。森林覆盖率高,其生物等级高,生物圈的修复能力更强,林地本身的资源也更为丰富。

种植基地建设。基地建设面积有20公顷,全部用于发展林下经济。采用林下无纺布袋套种三叶青,全程使用有机肥,人工除草,生态除虫,使得该公司的林下经济对整个环境做到零破坏零污染,因此在保持了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公司不需要担心整个种植基地用于发展林下经济会快速消耗完资源。这些都推动了安吉三叶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转型。

(四)公司转型行为响应(Response)

公司根据外部压力和转型状态而产生的行为响应。响应是指针对当前的状态,政府、社会组织以及人们会做出什么决定或采取什么行动来改变当前状态,使之变得更好。即安吉三叶青公司加大投入力度、发展林下经济、带动周围农户来推动产业转型。

1. 投入措施

建设休闲养生基地。公司围绕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理念和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常用养生保健内容、常用養生保健简易方法四个方面,在不影响当地环境的前提下,按照生态回归原始建造法,利用当地的优质空气、水质等环境优势,结合基地康养等活动中心,达到“治未病”的效果,并结合章村镇高山村卫生院,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服务医疗体系。公司计划2018年验收通过国家级健康养生基地。

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叶青是一种拥有丰厚历史文化的中草药,《中华草本》就曾有记载:消热解毒;祛风活血,主治高热惊厥、肺炎、哮喘、肝炎等。此外,古人还将三叶青做成茶、糕点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食品,形成了“三叶青”文化。公司本着传承中华优秀中医药传统文化,向当地行政区域文化行政部提出申请,投入500万元申报三叶青为安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地推广自己的品牌。

建设林下经济基础设施。公司目前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为各大药厂提供三叶青、黄精等中草药来获取收入。其中三叶青种植条件比较苛刻,要求种植的土地肥沃,含砂石少、土质深,当地环境降水量充足或者引水方便,并且需要生长在山的背阴面。由于市场要求种植的三叶青医疗效果等同野生的三叶青以及采摘方便,公司采用了仿野生林下三叶青种植技术和林下无纺布袋套种技术,且这两项技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2. 发展措施

开展森林旅游。公司建立了一套共享体系,结合旅游资源,联系多家旅行社,分摊出资,给予其享受一定期限的免费使用权。采用众筹建立股份体系,鼓励老百姓自觉参与租赁旅游商铺,增强老百姓投入感,租赁的旅游商铺除了营业收入还有年度分红制度。此外,公司建立卡券制度,养老家庭可享受整体优惠,有养老意愿的居民也可集中组团来长租“鸟巢式”居室。近几年大约每天有2000~10000人游客流量,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价值收益。

创建林产品品牌。随着市场的发展,消费者品牌意识的增强,品牌的作用及对企业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为了能更好推广自己的产品,安吉三叶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了属于自己的品牌——三叶青,并正在申请为“浙江省著名商标”。此外公司还与浙江和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展开了紧密的合作,借助和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巨大的品牌效应来推广自己的产品。

创建特色文化点。公司实施科普康养、中医药文化传播校园计划。预备建立中医药科普展览厅,组织中小学生参观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医药的认同和兴趣。举办安吉县首届药膳节,建立长约1.5km的药膳展示长廊,宣传药膳品牌,同时向游客展示公司开发的药膳真空包装素材计划,提升品牌受众面和口碑。加大投入打造综合性文化小镇,修建了长2.8km左右的机耕路、约100m2健康养生活动室、3块农事体验活动区块等,以此来促进2018年验收通过国家级健康养生基地。

发展林下经济。公司发展林下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三叶青年均收入可高达30万元/公顷。公司还利用三叶青强大的医用价值,与浙江中医药大学合作研发与三叶青相关的产品,为公司带来可观的收益。此外,公司种植的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白芨 Bletilla striata Reichb. F.等中草药所属“药食同源”,将其加工成食品进行售卖,也带来较高的收益。

3. 示范带动

安吉三叶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了回馈安吉县这一方水土,决定投入一定的资金,帮助林农完成产业的转型。目前已经带动农户数约45户,种植的三叶青面积高达13.3公顷,每户林农平均增收约10000元。公司在前期为林农提供资金和相应的技术,指导林农采用仿野生林下三叶青技术和林下无纺布袋套种技术进行种植三叶青。在种植后期,公司统一收购林农手中的三叶青,防止林农手中的三叶青滞销。

四、结论与启示

(一)主要结论

第一、公司产业转型的主要压力来自资源环境、政策规定和经济增长。近年来安吉县竹产业发展现状低迷,竹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公司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总体来说存在竹材价格低、林业劳动力短缺、林业经营收入减少、传统竹产业效益下降、林农转型意识薄弱等问题,传统发展模式对当地环境资源压力大,政府政策有严格的环境指标规定,人均收入增加带来的消费升级都是竹产业转型的主要压力来源。

第二、公司在经营状态和资源环境状态方面做出调整来提高产业转型质量。林下经济和资源保护是公司竹产业转型的两大状态,公司将三叶青作为产业转型的跳板,在成功培育出高质量高产量的三叶青后,采取林下经济多元化发展,种植黄精、白芨等百余种中药材并结合生产农副产品,实现林业产业发展。在资源环境方面,公司增加种植基地建设面积,扩大经营林地森林覆盖率,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林区生态环境的同时,成功探索出一条立足于三叶青的转型之路,极大地增加了公司收益。

第三、公司加大投入力度、发展旅游产业并带动周围林农来助力产业转型。公司在发展林下经济的阶段采取了多种措施。在资金投入和公司发展方面,公司加大休闲养生基地建设和林下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开展森林旅游,建设中草药植物认知园,吸引广大游客进园观赏,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中草药文化;实施森林康养项目,建设“鸟巢式”居室;申报三叶青安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加文化点创建和林产品品牌个数;辐射式带动周围林农种植三叶青,促进林农增收。积极推动公司从一个原竹加工基地转型成为集种植、加工、生态、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林业综合体。

(二)启示

上述案例分析结果与结论对促进安吉竹产业转型以及传统林业产业转型具有如下几点启示:

第一、有效利用国家扶持政策以加快转型速度。传统林业产业可以根据政府免征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财政政策,为林下产品生产、交易等环节降低成本。传统企业需积极发展成为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精品庄园、龙头企业和林农专业合作示范社,响应政府的质量技术规范指导和品牌运营政策支持,協助产业协会和企业战略联盟共同打造区域品牌防伪体系。

第二、发展第三产业连带经济以提高转型质量。传统企业在发展林下生态森林旅游的同时销售富有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采取线上和线下相互结合的销售模式,由线上向线下引流,降低实体店成本。建设中医药特色旅游基地,发展中医药特色的生态旅游,打造国际级健康养生基地,以中药材和养生为主题开展慈善募捐活动。

第三、打造具有特色的产品品牌以夯实转型根基。经营者要树立品牌意识,申请属于企业独有的产品品牌。重点培育以三叶青、黄精、有机山核桃 Carya cathayensis Sarg.等为代表的安吉特色产业,加大林下作物的良种基地建设力度,以“实现健康养生革命,让天下人吃出健康”的经营理念,着力打造特色健康生态林产品品牌。

参考文献:

[1]宋洪远.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农村经济,2016(10).

[2]张屹山,崔晓.资源、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物料平衡原则下的省级农业环境效率计算[J].农业技术经济,2014(06).

[3]冉瑞平.西南地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中的林农行为分析——来自四川邛崃市的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06(09).

[4]杨水生,徐秀英,符椒燕,等.劳动力老龄化对竹林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J].林业经济问题,2017(03).

[5]Li, Min, Sicular, Terry. Aging of the labor force and technical efficiency in crop production[J].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2013,5(03)

[6]王立磊,戴芳,胡慧敏.林业产业结构对其总产值的影响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10(06).

[7]陈欣怡,郑国全.安吉县竹林经营碳汇项目计量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18 (04).

[8]陈丽军,苏金豹,赵希勇,等.我国森林旅游产业优质化发展对策研究——以森林公园为例[J].林业经济,2019(02).

[9]王玉芳,郭娟,周妹,等.林下经济发展促进了林区经济转型吗?——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为例[J].林业经济问题,2017(03).

[10]刘德弟,宣裕方,李兰英.安吉县竹产业发展探讨[J].林业经济问题,2005(01).

[11]陈楠,郝庆升.基于PSR模型和熵权法的家庭农场创业环境综合评价——以吉林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08).

[12]谢小青,黄晶晶.基于PSR模型的城市创业环境评价分析——以武汉市为例[J].中国软科学,2017(02).

[13]廖仕梅,刘卫平,魏朝富,等.基于PSR模型典型山区耕地集约利用及其驱动力研究——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05).

[14]刘雯雯,杨椅伊.基于PSR框架1999~2008年西北林业建设可持续发展评价[J].林业经济问题,2013(04).

*本文系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项目“临安竹产业转型升级驱动因素与发展对策研究”(编号:2018R412036)研究成果之一;本文系浙江农林大学人才启动项目“浙江省竹产业转型驱动因素与转型效果评价研究”(编号:2018FR032)阶段成果之一;本文受国家林草局林业软科学研究项目(2019131017)资助。

(作者单位:祝可馨、刘强,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郑春颖,安吉县灵峰寺林场)

猜你喜欢

产业转型安吉
小丑拉绳
看到了什么
世界最美婚礼
世界最美婚礼
世界最美婚礼
世界最美婚礼
我国产能过剩现状及对策分析
濉溪县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
铜川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
朔州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