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外套管故障16例分析
2019-12-16时昭红周晓黎
舒 磊 时昭红 周晓黎 刘 嵩 杨 林 刘 怡
双气囊小肠镜(double-balloon enteroscopy,DBE)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在我国已得到广泛普及。口、肛两端结合式进镜的DBE检查基本完成了对整个消化道的无盲区覆盖,并逐步成为诊断小肠疾病的金标准[1,2]。众所周知,DBE的相关附件设备较其他消化道内窥镜相对复杂繁琐,尤其是外套管作为DBE的一个重要附件,其价格昂贵,且为不可重复使用耗材。但对于经口、肛两端进镜检查的同一患者,需要在检查间隙对外套管进行拆卸、消毒、存放及再组装。此时,外套管在诊疗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某些故障。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经口、肛两端进镜检查发生的外套管故障的相关案例,探讨故障原因其及解决方法,为DBE的操作者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8月~2018年8月,我院内镜中心完成的经口、肛两端进镜的DBE检查56例,其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36~67(50±14.3)岁;48例完成了两端进镜的小肠钛夹标记对接;26例诊断为回肠末端糜烂,12例诊断为小肠血管畸形,6例诊断为克罗恩病,4例诊断为小肠淋巴瘤;另有8例为空回肠交界处狭窄,无法完成两端进镜的对接。经口、肛两端进镜诊疗时间间隔为18 h。其中16例检查过程中出现不同原因的外套管故障。按照故障发生的不同诊疗时段分为:①首次经口或肛进镜前准备时段(A段);②首次口或肛进镜检查时段(B段);③再次另端进镜前准备时段(C段);④再次另端进镜检查时段(D段)。
1.2器械与方法 采用日本富士公司的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型号:EN450P5/20)、内镜用外套管(TS-12140)、内镜用气囊控制器(PB-20)等。外套管的使用遵循一人一管的原则,外套管存放环境为:温度20℃,湿度60%RH。检查前肠道准备:所有患者均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经口进镜诊疗前20 min口服5 ml硅油消泡剂。经肛入镜诊疗前5 h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清洁肠道。受检者经口进镜采用插管全身麻醉,经肛进镜采用静脉麻醉[3],检查全程予心电监护及氧饱和度监测。当一端进镜至最远端小肠黏膜仍未发现病变时,常规予以2枚钛夹夹闭标记。于18 h后行另一端的进镜观察,直至镜身到达标记处[4]。
2 结果
56例中,有16例出现不同原因的外套管故障,总的故障发生率为28.6%(16/56);故障率最高时段为C、D段,分别为 43.8%(7/16)、37.5%(6/16);最低的时段为 A、B段,分别为 6.25%(1/16)、12.5%(2/16);外套管故障发生最多类型为气囊的膨胀及缩小障碍,占故障总数的37.5%(6/16)。见表1。
根据故障解决方案,所有故障均在诊疗前后完成修复,故障排除率为100%(16/16)。
表1 不同时段外套管的故障类型分布/n
3 讨论
目前DBE诊疗项目的开展越来越广泛,相关文献关注点往往在于诊断率及操作规范等问题,然而忽视其附件结构故障给临床工作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在外套管的使用方面更需要经验的积累。因外套管为一次性耗材,对于同一患者进行经口、肛两端检查时,外套管如何在其间隔期进行合理的消毒及存放,及时处理其出现的故障,是开展外套管检查需要关注的问题。本组结果表明,外套管在进行口、肛两端检查准备时的故障频率最高,考虑与外套管的消洗及存放方式有相关,与卢德优等[5]报道相似。
外套管故障发生的相关原因及解决方案:
1)外套管推进障碍。外套管及内镜之间的润滑推荐方案为注水口注射灭菌水,然而在操作中尤其是第二次检查会出现外套管滑动阻力增加,建议改用橄榄油或硅油加注可以解决该问题[6]。
2)外套管气囊膨胀及缩小故障。主要发生在第二次检查前测试及诊疗过程中,考虑为两次检查间隔间消毒存放时,气囊壁相互粘连,无法充分膨胀。建议采用邻苯二甲醛(OPA)浸泡30 min消洗,洗消后,存放于恒温为20℃、湿度60%RH镜柜中。
3)送气口故障及气囊控制器报警症状。在外套管气囊无法有效膨胀时,应该注意送气口是否存在裂缝。因送气接口为塑料材质,使用时注意衔接松紧度,避免扭转过度后出现裂纹漏气的情况,此时会诱发外套管气囊控制器的持续压力不足而处报警状态。
4)防倒流阀渗液故障。多发生在诊疗过程中,消化道分泌物在内镜与外套管之间溢出[7],注意外套管安装时的密封性,采用医用橡胶手套制作的防反流瓣膜可解决DBE的渗液问题[8]。
在进行第二次进镜诊疗前,尤应注意外套管的以下要点:①注气口及注水口的密闭性;②外套管球囊的膨胀及缩小顺应性,气囊控制器的压力提示是否正常;③外套管与镜身之间的润滑度及密闭性;④气囊注气后,暂停充气阀时球囊的压力是否能保持在正常压力区间[9]。
综上所述,DBE检查除了注意诊疗过程中操作的安全性外,还要谨慎对待和处理其外套管的相应故障,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诊疗的顺利完成,以及耗材的不必要浪费,节省诊疗成本。
我们期待DBE技术的持续改进,如外套管设计、镜身长度、工作钳道直径及图像传输处理等,以便拓展更广阔的小肠疾病镜下诊疗领域[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