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乐理”思维引入《基础乐理》课程的研究
2019-12-13袁羽佳
袁羽佳
【摘要】我们经常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民族音乐是不可多得的一份瑰宝,本科院校应该立足于我国的民族音乐,在《基础乐理》课程中融入中国民族音乐的乐理,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理解,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学生的音乐感染力和创造力。音乐专业教师应该提炼“中国民族乐理”的精髓,将其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带领学生一起探索民族音乐的发展历史,感受民族音乐的艺术特色,让中西方音乐发生激烈的碰撞,激发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打造高效音乐课堂,培养出具有传承中国民族音乐意识的优秀音乐人才,开创中国音乐创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大学音乐专业;“中国民族乐理”;《基础乐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民族乐理”是《基础乐理》课程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支撑,它倡导的是把音乐学和民族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中国民族音乐乐理强调的是把民族音乐的起源发展、社会影响力、艺术表现力这三个角度研究音乐,这是一种全新的音乐研究理论,对于我国音乐教育和教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科音乐专业作为我国培养音乐人才的重要摇篮,应该紧密结合这一全新的音乐研究理论,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国民族音乐,把民族音乐融入到现代音乐创作中,让我国的民族音乐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生机。
一、《基础乐理》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教材版本多样化,尚没有统一的标准
目前大多数本科院校音乐专业的基础乐理教材版本非常多,各个任课教师根据自身特点选取不同的版本,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例如现在比较常见的李重光主编的《音乐理论基础》;马东风主编的《基本乐科教程》等版本,这些教材在内容上虽然比较相似,但是普遍存在一个缺点,那就是这些教材普遍取材于19世纪的西方音乐基础乐理,和我国现在的音乐教育现状不太相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音乐需求,教学效果有待提升。
(二)针对民族音乐的教学内容不够深入
调式在《基础乐理》课程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目前大多数的教材都把西方大小调式和中国民族调式作为调式教学的重点,但是对于中古调式讲解放在了辅助章节,这导致学生对于中国民族乐理的认识出现了断层,对于中国民族音乐调式缺乏足够的了解。当前很多音乐专业的学生对于中国民族调式的认识都存在误区,认知只要是五声调式都是中国民族调式,这一观点是片面的,影响了学生民族音乐的学习效果。
(三)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
很多音乐教师在讲解《基础乐理》这门课程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对于视唱练耳、声乐演唱等板块,侧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忽略了在基础乐理知识讲解中融入相应的器乐演奏。《基础乐理》课程教学最忌讳的就是“纸上谈兵”,教师应该把基础乐理讲解和教材中的民族器乐、钢琴伴奏相结合,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乐感和演唱技巧。
二、“中国民族乐理”思维引入《基础乐理》课程的途径
(一)深挖教材中和“中国民族乐理”思维的契合点
虽然各大院校的《基础乐理》课程教材尚没有统一,音乐专业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深挖教材中和中国民族音乐乐理的契合点,在教学中渗透中国民族音乐因素,提升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熟悉感。例如教师在讲解音乐中的节奏和节拍的相关知识是,教师可以结合民族音乐中的板眼,板眼是中国民族音乐独有的节拍,常见于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通常把每一小节最强的拍子叫做板,余下的弱节拍叫做眼。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欣赏中国传统戏剧艺术,例如京剧、昆曲、河北梆子等的配乐,指导学生运用锣鼓、二胡、板琴等模仿民族音乐的节奏,让学生体会民族音乐的板眼,掌握民族音乐独有的节拍;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学唱一些经典的戏曲唱段,让学生体验民族戏曲艺术的唱念做打,让学生亲身体验民族音乐的节奏和音节的强弱变化。教师在基础乐理教学中引入中国民族音乐乐理思维,可以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也可以引导学生把民族音乐元素运用到现代音乐的学习和创作中。
(二)创设教学情境,渗透民族音乐内涵
《基础乐理》课程相对于音乐专业的其他课程来说,教学内容相对枯燥,教师如果想要在这门课程中融入中国民族乐理思维,教师可以创设富有民族乐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接受民族乐理的熏陶。例如教师在讲解大小调式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富有民族特色的大小调式,西方音乐的调式由七个音符,中国民族音乐由五音构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宫商角徵羽。教师在讲解大小调式时,可以节选一些中西方不同音乐片段,让学生区分中西方调式的区别。教师要注意的是选取不同的民族音乐调式,包括五声音阶、六声音阶、七声音阶。例如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单声部旋律,让学生标记出运用了哪些和弦,引导学生结合和声知识分析旋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出民族音乐调式的规律,例如以宫为主音的五声音阶(123561),称为C宫调式,以此类推推理出民族音乐的主要调式。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播放一些古典民族音乐,例如高山流水,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二部曲结构,这首曲子运用了民间传统乐散板,体验中国调式的转调。
(三)理论和实践教学并重,增加民族乐器伴奏
我国的民族乐器丰富多样,音樂教师可以在《基础乐理》课程教学中增加民族乐器的使用,多用民族乐器作为配器演奏,这样可以更自然地融入中国民族乐理。例如教师在讲解《基础乐理》课程的重难点和弦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民族器乐演奏的经典之作,例如二胡名曲《赛马》,让学生分析曲子中和弦的运用,主要是让学生探究三和弦、七和弦的起承转合,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二胡进行演奏,让学生亲身体验民族音乐的魅力;教师还可以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运用长笛、琵琶、古筝等乐器来做伴奏,在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元素,提升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熟悉度;在音乐教学中乐器伴奏也是重要的板块,教师可以每一节课抽出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乐器演奏展示,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乐器,演奏自己擅长的民族风乐曲,真正让民族音乐走入学生的内心,提升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四)延伸音乐课堂教学,创办民族音乐社团
社团是大学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音乐专业教师可以延伸音乐课堂教学,辅导学生创办民族音乐社团,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展现音乐才能的舞台。例如教师可以配合社团举办民族音乐演奏大赛,号召本专业以及其他专业爱好民族音乐的学生积极参与,展现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这也是彰显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也可以营造校园内浓郁的音乐文化氛围。音乐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流行歌曲进行改编,让时尚的现代音乐“返璞归真”,改编为时下流行的古风歌曲,让中国民族乐理激发学生的音乐创作灵感,提升《基础乐理》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总之,大学音乐专业教学要紧密结合中国民族音乐,让民族乐理融入现代音乐课堂。教师要深挖教材中和“中国民族乐理”思维的契合点,创设教学情境,渗透民族音乐内涵,理论和实践教学并重,增加民族乐器伴奏,延伸音乐课堂教学,创办民族音乐社团,提升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为国家输送更多优质的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少帅,王霞,刘欢.变理论被动为实践主动——高校音乐专业基础乐理教学改革研究[J].艺术科技,2017,30(6):72.
[2]王光师.合唱与指挥教学改革的若干建议分析[J].北方音乐,2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