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骨折后的护理及预后健康指导
2019-12-13史淑洁张坤孙玉萍
史淑洁 张坤 孙玉萍
[摘要] 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简称DM)患者骨折后的护理及预后健康指导。方法 该研究主体为2015年1月—2018年6月间来院治疗的80例老年DM伴骨折患者。分A组和B组,均40例,行骨折后+预后健康指导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A组的血糖水平均低于B组;并发症率低于B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老年DM伴骨折患者行以上护理模式可降低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且能够取得较佳预后,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骨折;护理;预后;健康指导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9(b)-0158-02
DM的显著特征为血糖升高,需要长期治疗,且治愈率低[1]。骨折是临床骨科的常见类型,若DM患者发生骨折,则会因创伤刺激导致神经内分泌严重失调,进而使血糖异常升高,增加骨折围术期的感染几率。临床认为老年DM伴骨折患者行护理干预可保证其治疗安全。该研究主体为2015年1月—2018年6月间来院治疗的80例老年DM伴骨折患者,旨在探究骨折后+预后健康指导护理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資料
主体为来院治疗的80例老年DM伴骨折患者,分A组和B组,均40例。其中,A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范围是45~81岁,平均(59.34±0.52)岁;DM病程范围是5个月~8年,平均(1.51±0.62)年;骨折类型为:开放性18例,闭合性22例。B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范围是44~85岁,平均(59.87±0.57)岁;DM病程范围是6个月~7年,平均(1.49±0.46)年;骨折类型为:开放性17例,闭合性23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允许对比。
1.2 方法
B组的方法选用常规护理:评估病情变化;进行手术准备;配合手术操作;行术后应急处理。A组的方法选用骨折后+预后健康指导。
1.2.1 骨折后护理 术前,患者会伴有明显的焦虑心理,应了解患者性格特征,并给予个体化情绪疏导。全面讲解疾病知识和手术方法,使其了解手术目的与安全性,进而积极配合治疗。协助患者完成相关检查,做好备皮等术前准备工作。
术后,定时评估病情变化,给予心电监护,并定时记录血压和呼吸等体征,观察骨折端的肿胀度与血液流动性,若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术后需严格卧床,保持平卧体位,使患肢高于心脏水平,避免肢体肿胀。对于长时间卧床者,应按时翻身并按摩,保持床铺清洁且干燥,防止压疮。
1.2.2 预后健康指导 以患者体重为基础,测算其每日所需总热量,蛋白质占比15%,脂肪占比25%,碳水化合物占比60%。合理搭配饮食,并坚持定量与定时饮食。血糖稳定后,可适度进食高维生素和高蛋白类食物,禁食甜食,保持愉悦心情。叮嘱患者多饮水,可在床上行适度活动,可多进食粗纤维食物,防止便秘。以患者的体重与身高为基础制定运动方案,明确个体化运动强度与时间,以散步或慢跑等有氧运动为主。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锻炼强度由小至大,强度由弱至强,可先行手指屈伸练习,而后过渡到患肢肌肉收缩锻炼,进而伸展、屈曲或外旋患肢。护理操作应轻柔且准确,评估患者疼痛度,若伴有严重疼痛,可使用止痛剂治疗。通过情志转移等方法降低疼痛度。
1.3 观察指标
记录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简称FPG)、餐后2 h血糖(简称2 hPG)和糖化血红蛋白(简称HbA1c)等血糖水平;记录便秘、压疮、坠积性肺炎(简称FP)、感染、深静脉血栓(简称DVT)等并发症;利用SF-36(健康状况调查简表)测评生活质量,包括生理机能(简称PF,分值:10~30分)、躯体疼痛(简称BP,分值:2~12分)、生理职能(简称RP,分值:4~8分)、精力(简称VT,分值:4~24分)、精神健康(简称MH,分值:5~30分)、社会功能(简称SF,分值:2~10分)、情感职能(简称RE,分值:3~6分)、总体健康(简称GH,分值:5~25分)等维度,分数与质量正相关。
1.4 统计方法
数据处理选用SPSS 16.0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血糖变化
A组的血糖水平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并发症率
A组的并发症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对比生活质量评分
A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DM是临床多发病,在人口老龄化加剧与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影响下,DM的发病率日益升高[2]。其高发群体为老年人,由于老年患者的机体功能发生退化,常伴有营养不良等情况,因此血糖控制难度大,病情迁延难愈。老年骨折的病因是跌倒、交通意外与高处坠落等,骨折类型多样,手术效果存在个体差异[3]。DM伴骨折患者的围术期风险性大,在创伤与手术等应激作用下,患者的激素分泌严重紊乱,使儿茶酚胺等对胰岛素分泌具有反调节作用的激素分泌量大幅增加,胰岛素释放量相对减少,使蛋白质与脂肪发生分解,生成肝糖原,会加重电解质失衡程度,导致昏迷或酸中毒症状[4]。DM伴骨折会对患者的心肌组织与神经系统造成损伤,进而引发感染或心血管事件,需实施科学护理。
骨折后护理包括术前与术后护理,术前护理在患者入院后,评估其心理状态,引导其正确面对骨折病情,消除其治疗疑虑,讲解手术治疗的有效性,提高其配合度[5]。协助患者完成检查使其感受到护理人文性,进而充分信任护理人员,提高治疗依从性。术后护理可通过监测体征,观察骨折端的血液流动等情况评价手术效果,并利用体位护理和按摩护理避免发生压疮等并发症。预后健康指导是在个体化护理基础上实施的护理措施,针对患者的个人情况计算每日的热量需求量,并合理分配,以保证其营养均衡,有效控制血糖[6]。针对性制定运动方案可科学指导患者進行患肢运动,避免因长时间卧床导致肌肉萎缩,并能在运动中改善患者情绪。以上护理的要点繁杂,需要护理人员全面掌握护理技能,具备应急处理能力。
结果显示,A组的血糖水平均低于B组;并发症率(10.0%)低于B组(27.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B组(P<0.05)。结果同张笋[7]等研究相符。可见,以上护理能够有效控制老年DM伴骨折患者的血糖水平,保证手术安全,可取得较佳预后,应在临床实践中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 孙丽.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J].糖尿病天地,2018,15(12):219-220.
[2] 姜云清.循证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行内固定术患者中的应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24):106-108.
[3] 韩丽丽,李艳艳.老年糖尿病患者骨折后的护理及预后健康指导[J].饮食保健,2018,5(50):293-294.
[4] 何晓红.老年骨折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的血糖和并发症控制护理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22):156-157,160.
[5] 张晓梅.老年糖尿病合并股骨颈骨折的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15):157.
[6] 王孟杰.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分析[J].双足与保健,2018,27(18):103-104.
[7] 张笋,徐红岩.综合护理干预在74例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7):166-167.
(收稿日期:2019-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