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胆石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

2019-12-13周颖郭霞肖连珍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8期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干预空腹血糖胆石症

周颖 郭霞 肖连珍

[摘要] 目的 研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胆石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该科在2018年1—12月收治的94例胆石症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参照组(n=47)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n=47)予以手术室全面护理干预,测定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统计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FPG、P2 hPG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6%,护理滿意度为97.87%,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28%,护理满意度85.11%,两组数据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为胆石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开展手术室全面护理干预,对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均有一定帮助,同时也可改善护患关系、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干预;胆石症;糖尿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

[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9(b)-0118-02

胆石症即胆结石,是指在胆囊、胆管等胆道系统内发生结石,胆囊内形成结石后会对胆囊黏膜等造成刺激而引发慢性炎症,如结石镶嵌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时,极易引起继发感染而导致急性胆囊炎[1],临床中,一旦发现患者患有胆结石,常为其采取及时、有效的手术疗法。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代谢疾病,是由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和)其生物作用受损所导致的糖代谢紊乱疾病[2]。糖尿病会对患者的机体代谢功能、免疫力等产生一定影响,对于合并糖尿病的胆石症患者,其手术耐受力、机体康复能力均不如非糖尿病患者,使其手术治疗更具风险性,同时也为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升护理质量、辅助手术顺利进行,该科在2018年1—12月间对47例患者实施手术室全面护理干预,并将其开展效果与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组的研究对象均为在该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胆石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样本数量为94例,均按照WHO糖尿病诊断标准被确诊糖尿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n=47)中男性21例,女性26例;年龄分布在22~70岁范围内,中位值为(48.3±6.3)岁;胆囊合并胆管结石15例,胆管结石13例,胆囊结石19例。参照组(n=47)中男性20例,女性27例;年龄分布在23~68岁范围内,中位值为(48.9±6.0)岁;胆囊合并胆管结石14例,胆管结石15例,胆囊结石18例。对两组患者的资料数据比较得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排除标准:将伴有严重脏器功能不全者、伴有精神疾病者、不配合研究者予以排除。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方案,包括术前检查、指导患者禁饮禁食、术中护理配合,在术后就注意事项对患者进行告知。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为患者开展手术室全面护理干预,如下。

术前护理:①入院评估。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身体状态进行评估与记录,密切监测血糖、积极控制血糖水平,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查看患者皮肤有无破损情况,对于有皮肤破损患者,要做好清洁、消毒护理,并使用防护贴。②术前访视。在确定胆结石手术方案及手术时间后,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就胆石症及糖尿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危害性、并发症防治等相关知识进行宣教,并告知手术目的、流程等,对于患者所担心、顾虑的问题予以耐心讲解,以免其过度担忧。③心理干预。患者在术前常有焦虑、烦躁、恐惧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耐心与患者沟通,分析其心理状态,做好心理疏导与情绪安抚。

术中护理:①患者入室前。护理人员要提前进入手术室,将室内温度、湿度、光线调控在标准范围内,将手术时所需要的器械、工具准备好,并确保均可正常运转和使用。将术中所需要的药液、冲洗液提前取出,将温度增加至37℃~38℃,以免因液体温度过低而诱发低体温[3]。②患者入室后。待患者入室后,就轻松的话题与其交流,帮助其放松身心,仔细核对患者信息,确保无误后引导其取手术体位。胆石症患者多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案,术中意识处于清醒状态,因此要对患者的身心感受加以重视,术中要充分尊重患者隐私,减少不必要的暴露。在髋部、脚踝部放置防护垫,避免皮肤损伤,在移动患者或变换体位时,要注意防止皮肤损伤。为患者通过输液加温、加温毯进行保暖,对小腿部位的温度变化加以监测,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减少人员走动。及时为手术医师传递器械、工具,配合医师完成手术。

术后护理:手术完成后,做好引流、包扎处理,将患者小心送回病房,注意保暖。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术后每天对患者进行1次访视,每日了解身体恢复状况,如发现有患者不当行为,要及时指出并指导其如何纠正,以促进其术后康复。

1.3  观察指标

①血糖水平:测定并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2 d时的空腹血糖水平(FPG)与餐后2 h血糖(P2 hPG)水平。②并发症发生率。③护理满意度:在患者出院时,以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护理满意度,由患者对护理服务打分,评分范围为0~100分,包括非常满意(85分及以上)、一般满意(60~84分),不满意(60分以下)3个标准。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计量资料的表现形式为(x±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表现形式为[n(%)],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与参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26%、21.28%,前者明显低于后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中非常满意42例患者,一般满意4例,仅有1例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7.87%(46/47);参照组患者中,非常满意27例,一般满意13例,有7例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85.11%(40/47);实验组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9,P=0.027<0.05)。

3  讨论

胆石症在成年女性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体质肥胖、缺乏运动、不吃早餐、肝硬化、遗传等均可常为其发病诱因。糖尿病也是众多诱因中的一种,糖尿病患者因长期糖代谢紊乱,对脂质代谢也会造成一定影响,当其发生高胆固醇血症时,较易患有胆石症[4]。胆石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手术风险性更高、围术期护理工作也更具难度;以往的护理模式,虽然可以提供基础护理服务,但護理措施不够全面、完善,致使胆石症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不够理想。为此,该科目前主张为该类患者开展手术室全面护理干预,分为术前、术中、术后3个阶段,术前护理主要是为手术做好充足准备,术中护理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降低手术风险性,术后护理有助于患者的机体康复。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FPG、P2 hPG水平要明显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参照组也更高,这一结果与罗小燕等[5]的研究成果相一致,也再次证实了手术室全面护理干预的开展效果。此外,该次研究还发现,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说明手术室全面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手术相关并发症。

综上所述,研究结果得出结论,为胆石症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全面护理干预,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护理效果,有助控制血糖、减少手术并发症,并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袁勇涛.胆石症合并糖尿病围术期临床护理探讨[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9):154-155.

[2]  王琳淋.手术室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胆石症患者预防切口感染的应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9):144-145.

[3]  勇杰.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2):150-151.

[4]  李春红.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9):234-235.

[5]  罗小燕,艾云香.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胆石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4):162-163.

(收稿日期:2019-06-24)

猜你喜欢

手术室护理干预空腹血糖胆石症
教您如何防治胆石症
胆石症预防有对策
胆石症术后T管引流蛔虫堵塞2例
应用操作视频指导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的效果研究
探析45例胃癌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手术室护理研究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手术室护理干预应用于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