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医学营养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妊娠 结局的影响
2019-12-13茹克亚·伊明巴哈尔古丽·阿不来提
茹克亚·伊明 巴哈尔古丽·阿不来提
[摘要] 目的 探讨个体化医学营养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12月该院收治的57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2017年1—12月该院收治的57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根据2014年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中的内容进行孕期营养教育与指导,研究组患者则接受个体化医学营养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与分娩前(干预后)血糖指标的变化,以及妊娠结局。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剖宫产发生率35.09%低于对照组54.39%(P<0.05),巨大儿发生率1.75%低于对照组15.79%(P<0.05)。结论 个体化医学营养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个体化医学营养干预;妊娠糖尿病;妊娠结局
[中图分类号] R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9(b)-0035-02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饮食结构的变化,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也不断然攀升。据相关调查发现,全球妊娠糖尿病的总发病率约占妊娠群体的1%~14%,其中我国发病率为1%~5%[1]。妊娠糖尿病患者不仅具有较高的妊娠风险,并可诱发一系列的不良妊娠结局,例如早产、死胎、羊水过多、巨大儿等,严重影响了胎儿的发育质量[2]。因此,探寻一种合理的干预方式,调节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各项代谢指标,确保其妊娠安全十分必要。2018年1—12月该院对57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实施了个体化医学营养干预措施,临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12月该院收治的57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该组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30.5±4.2)岁;孕周23~31周,平均孕周为(28.6±1.3)周。选择2017年1—12月该院收治的57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该组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29.8±3.9)歲;孕周23~31周,平均孕周为(28.3±1.2)周。纳入标准:符合2014年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中的相关标准[3];孕前无糖尿病病史;单胎妊娠。排除标准:异常妊娠史;其他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多胎妊娠;有胰岛素治疗史。两组在年龄与孕周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根据2014年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中的内容进行孕期营养教育与指导,指导方式以口头讲解为主,内容涵盖饮食注意事项、孕期营养要求、血糖监测、运动知识管理等。研究组患者则接受个体化医学营养干预。①科学掌握患者各孕周的体质指数(BMI),即孕周体重(kg)/身高(m2)为BMI。②参照患者的BMI指标计算其每日所需的总能量,即[身高(cm)-105] ×(25~40)kcal/(kg·d)为总热量(kcal),妊娠中期与晚期患者+200 kcal。③每日能量比例中,碳水化合物约占50%~55%,蛋白质约占15%~20%,脂肪约占25%~30%。④餐次为5~6餐/d,能量分配为午餐30%,早晚10%~15%,晚餐30%,间食2~3次/d,占15%~30%。⑤向患者进行摄食顺序与烹饪方法指导,其中每餐摄食顺序为汤-菜-肉-主食,详细记录每餐摄入的种类与用量。⑥每周测量体重1次,合理控制孕期体重指标。⑦每个月开展2次孕期营养讲座,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等形式进行宣教,以利于不同孕期阶段可以摄入到全面的营养。每周网络或电话随访1次,及时掌握患者孕期体重增长情况,以及饮食与运动情况,根据胎儿发育、孕周体质量指标与孕周调整食谱。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干预前与分娩前(干预后)血糖指标的变化,即空腹、餐后2 h与糖化血红蛋白。②比较两组患者妊娠结局,观察指标包括胎儿窘迫、剖宫产、巨大儿与新生儿窒息。
1.4 统计方法
通过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与干预后血糖指标的变化
干预前两组空腹、餐后2 h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空腹、餐后2 h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妊娠结局对比
研究组剖宫产20例(35.09%),胎儿窘迫1例(1.75%),新生儿窒息1例(1.75%),巨大儿1例(1.75%);对照组剖宫产31例(54.39%),胎儿窘迫1例(1.75%),新生儿窒息1例(1.75%),巨大儿9例(15.79%)。研究组剖宫产发生率35.09%低于对照组54.39%(χ2=4.293,P<0.05),巨大儿发生率1.75%低于对照组15.79%(χ2=7.015,P<0.05)。
3 讨论
妊娠糖尿病是妊娠期妇女特有的疾病,主要与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心理因素与精神状态有关[4]。一般情况下,妊娠妇女促肾上腺皮质激、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与甲状腺素的分泌量显著高于普通人群,这也是导致血糖上升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我国开放二孩政策,高龄产妇群体不断增加,而部分产妇与其家人过度关注妊娠,导致了妊娠期营养过量、活动缺失等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妊娠糖尿病的概率[5]。妊娠期间在高血糖的不良作用下,可以刺激胰岛素分泌障碍,损伤细胞与组织对高血糖状态的应对能力,继而提高了高血压、产后出血、羊水过多、子痫、死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甚至部分新生儿会出现免疫功能低下与发育障碍等问题[6]。因此,如何通过科学的营养指导保证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妊娠结局,已成为妇产科学者们研究的重点。
合理饮食是控制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的重要环节,然而传统饮食指导方案未对患者个体差异进行评估,缺乏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致使整体开展效果不够理想[7]。个体化医学营养干预是对传统饮食指导的规范与补充,该模式根据患者孕周、孕前BMI与孕期体质量变化设计医学营养干预方案,充分认识到每例患者的个体差异性[8]。同时,个体化医学营养干预将营养物质划分为三大物质配比,合理安排餐次,不仅保证了患者可以摄入足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与脂肪,且定期随访能够动态掌握患者与胎儿的情况,使干预方案更为系统化与合理化。该文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说明,个体化医学营养干预通过科学的营养指导,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血糖水平,为分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研究组剖宫产发生率与巨大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由于患者高血糖指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所以妊娠结局也出现了良性的变化,即稳定的血糖指标利于自然分娩,且避免高血糖对胎儿的影响,降低了巨大儿的發生概率。
综上所述,个体化医学营养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邓莹沛,赵林远,潘飞飞,等.膳食纤维联合抗阻运动对妊娠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3):1598-1602.
[2] 王再荣,戚慧兰,巫秋嫻.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给予营养指导与饮食控制的影响及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4):24-25.
[3] 杨春,陈悦悦,周琳,等.个体化饮食治疗提高妊娠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19,21(3):360-363.
[4] 林丽卿,陈小霞.分析妊娠中晚期血脂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相关性[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5):73-74.
[5] 苗寒梅,胡剑.孕妇膳食蛋白摄入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风险的关系及营养对策研究[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7):125-126.
[6] 阙秀华,刘莉萍.营养指导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行为习惯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浙江创伤外科,2019,24(1):148-149.
[7] 蔡素霞.早期营养指导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19,40(2):121-123.
[8] 郭彩云.个体化医学营养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8,30(1):23-27.
(收稿日期:2019-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