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电可靠性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2019-12-12何刚赵明洲陈媛莉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9年21期
关键词:供电可靠性精益管理运营管理

何刚 赵明洲 陈媛莉

[摘    要] 当前电力技术和管理正处于快速发展和变革时期,在能源结构调整和电力体制改革新形势下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需进一步统筹规划,导入精益管理理念,研究构建供电可靠性管理体系,通过将可靠性相关业务有机统一到一个总的体系中来,打造可靠性管理“一盘棋”,以促进投资效益、运营管理水平和客户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 供电可靠性;体系构建;精益管理;运营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21. 055

[中图分类号] F273;C9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9)21- 0139- 04

通过深入分析公司可靠性管理现状及影响客户停电时间的主要因素,从电网结构、管理提升和科技进步等方面制定提高可靠性重点举措,着力推进网架结构优化,提升设备质量,狠抓配网精益化运维,推进新技术应用,持续深化规划建设、生产运行、客户服务环节的协同机制,实现可靠性管理水平和指标的持续提升。可靠性重点提升方向具体如下:

(1)网架设备是根本,坚强的网架及高质量的设备是实现高供电质量的基石,是实现“两精两优、国际一流”的必经之路。

(2)精益管理是保障,提升配电网运维水平,降低故障率;提高配电网综合停电管理水平,有效减少停电时间和停电次数,提升电压合格率,充分发挥电网和设备应有的潜力。

(3)技术进步是关键,大力推广应用配电网带电作业、配电自动化、无人机巡视、机器人作业、抢修App等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手段,提升配电网运维效率与工作质量。

(4)信息化是助推器,积极推进生产域配电网相关信息系统及GIS的深化应用,依托“云大物智移”等信息化新技术,全面支撑精益管理与精细服务。

2      体系构建框架

依据“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供电可靠性为抓手,兼顾成本效益最优”的基本原则,参考国内外可靠性管理先进经验和最佳实践案例,借鉴广东电网公司安全风险管理、资产管理等成熟体系的管理方法,围绕基础管理、电网规划与建设、系统运行、设备运维、科技创新与应用、客户服务等重点业务领域,全面梳理可靠性提升关键管控要素,着重强调可靠性的评估、管控措施的落实及总结回顾。可靠性体系构建框架如图2所示。

可靠性工作体系包括:组织管理、人力资源、供电可靠性管理、规划与建设、系统管理、设备管理、科技创新与应用、客户管理、评价与改进等9个管理维度,在每个管理维度内明确与可靠性相关的业务活动、需重点管控的业务节点及工作事项,将可靠性管理要求充分融入各相关业务管理要素,提高可靠性管理的协同效益。可靠性体系各管理维度业务管控要点概括如下:

(1)组织管理单元由宗旨、权责界定、法律法规要求、目标指标、机构与人员配置、文件体系、数据管理要求、沟通与推广八个部分组成。重点明确企业供电可靠性管理的价值和方向、工作理念、工作职责、权利和义务;建立目标与指标管理体系、数据管理机制等基本原则。

(2)人力资源单元由领导、人员选聘及能力与意识提升、认可与激励三个部分组成。重点明确企业各级领导应培育并建立以人为本的思维、客户至上的思维、系统思维、变化与发展的思维,体现可靠性的领导力;建立选聘及能力与意识提升机制,提升员工供电可靠性管理意识与技能。

(3)供电可靠性管理单元由区域划分、可靠性数据、策略、管控、信息化支撑五个部分组成。重点关注应建立机制通过系统分析与策划、制定策略、强化过程管控,确保供电可靠性控制措施的有效执行;通过信息化促进供电可靠性管理规范化及标准化,实现业务管理流程、数据信息化,提升可靠性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4)规划与建设单元由规划与可研、项目设计与实施两部分组成。重点关注应以供电可靠性为总抓手,开展电网规划与可研工作,从源头管控规划建设对电力生产、客户供电的影响;建立机制保障设计质量、物资供应,控制施工进度和质量,分析评价工程设计、物资供应、施工质量对供电可靠性提升的效果。

(5)系统管理单元由电网风险管理、综合停电管理、故障快速复电、运行方式管理、并网管理、调度与监控六个部分组成。重点关注应从电网危害因素识别、电网风险评估实施、电网风险概述、电网风险管控策略与方法等方面建立机制,识别电网运行潜在风险,为控制电网风险提供依据;建立综合停电管理机制,规范设备计划停电工作;建立并网管理机制,控制配网发电设备(含分布式新能源)、配用电设备并网及电网联网运行过程的安全风险,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6)设备管理单元由设备状态监测、设备状态评价及风险评估、新设备投运、设备台账管理、应急管理、运行分析六个部分组成。重点关注应建立设备状态监测管理机制,掌握设备状况和供电能力;根据设备可靠性评估管控策略,基于设备、电网风险、供电可靠性开展计划性的设备运行与维护工作;建立应急管理机制,确认潜在的事件或紧急情况,确定应对措施,减少突发事故或事件对客户的影响;建立运行分析机制,对照技术标准,分层、分级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综合与专题分析,强化分析结果的应用与回顾,提高设备可靠性。

(7)科技创新与应用单元由科技创新、配网自动化与通信、带电作业、带电检测与在线监测、应急电源五个部分组成。重点关注建立科技创新管理机制,研究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打造“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智能电网;健全完善配网自动化、带电作业、带电检测与在线监测、应急电源等技术应用配套的管理、技术标准,确保新技术应用成效。

(8)客户管理单元由客户数据管理、客户接入管理、用電检查、客户沟通管理四个部分组成。重点关注应建立客户接入管理机制,识别和评估客户供电可靠性需求;加强用电检查,做好客户服务,协助客户做好设备维护,减少客户设备故障出门;完善客户沟通管理,掌握客户状态,提升客户满意度。

(9)评价与改进单元由检查、评价、管理评审、纠正与预防四个部分组成。重点关注应建立检查机制,识别可能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因素与条件,并依据影响程度差异化加以控制;建立评价机制,评估供电可靠性标准工作体系运行绩效,确保体系的全面性、充分性和运行的有效性;建立统一、正式的纠正与预防系统,确保纠正与预防行动的有效实施。

3      结    论

为应对新形势下广东电网公司内外部环境变化趋势,针对可靠性管理现状突出问题构建的供电可靠性管理体系,系统化地提出了供电可靠性工作相关业务的管理目的、管理途径与管理要点,为深化可靠性精益管理与技术创新开展的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建设提出了工作指引。在后续可靠性体系实施应用阶段需重点开展体系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制定体系评价标准,强化对工作落实情况的跟踪评价,实现体系的落地执行与应用。

主要参考文献

[1]钟连宏,汤寿泉,胡志广,等.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2]黄剑.电力系统可靠性全过程优化管理体系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5.

[3]陈炳生.供电企业可靠性综合管理的评价体系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猜你喜欢

供电可靠性精益管理运营管理
配网自动化建设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探讨
配网故障快速复电系统的建设及应用探讨
博物馆免费开放后的运营管理
医药制造型企业总部层面运营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烟草行业降本增效的途径探索
低碳视角下苏州电子商务物流精益管理实施研究
如何提高烟草行业财务精益管理,降本增效
医院大型设备的运营管理(pet—ct)
精益管理在双语课程教学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浅析提升农村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可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