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助力我国农产品走向国际

2019-12-12农经郁李

农经 2019年11期
关键词:菌草农资跨境

文|《农经》特约记者 郁李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食品合作和经贸往来,加速了农产品走出国门、走向国际的脚步。

近期,首届“一带一路”农产品农资(电商)交易会在厦门开幕,同期举办2019 首届“一带一路” 农产品农资投资合作高峰论坛。论坛以“创新、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聚焦“一带一路”倡议下农产品农资投资合作,着力搭建农业国际交流合作的创新性平台。古丝绸之路促进了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农业技术和农业文明的传播与交流,新时期农业交流和农产品贸易仍是“一带一路”合作国家的共同诉求。“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自2013 年实施以来,为沿线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也为各国的食品农产品贸易打开了最为便利的通道。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产品也搭乘“一带一路”的快车,加快与世界农产品贸易的深度融合。

“一带一路”的新机遇

近年来,我国对进口农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农产品进口大国。“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克服我国农产品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的困境,缓解我国传统优势农产品出口增长乏力的现状。

从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市场结构来看,我国进出口市场仍然比较集中,并且对主要进出口市场的依赖性比较强。2017 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中,占据出口市场份额的前五位国家或者区域的贸易额占比达到69.4%,前五位占据进口市场的国家或者区域占比达到70.7%。且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主要集中在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

2018 年年初,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了构建农业对外开放的新格局,要求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农产品贸易关系。

“一带一路”沿线涉及约60 个国家和地区,农业合作有利于彼此发挥互助互补的优势,取得共赢的效果。“一带一路”促进了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多元化,优化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区域和结构,轻松应对欧美等国设置的贸易壁垒,拓宽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前景。2018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亚洲36 国农产品贸易额469.3 亿美元,占对“一带一路”总体农产品贸易额的61.8%。与欧洲24 国农产品贸易额88.3 亿美元,同比增长22.9%,增速最快。此外,与大洋洲8 国农产品贸易额75.7 亿美元,增长18.6%;拉丁美洲15 国农产品贸易额65.0 亿美元,增长16.9%;非洲37 国农产品贸易额61.5 亿美元,增长14.1%。

同时,“一带一路”合作有助于促进我国农业结构的转型。我国正处于从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关键期,借助“一带一路”对于我国农业以及农产品发展的便利条件,优化资源配置,节本增效,扩大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促进农业技术与产业交流,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粮商和农业企业集团。把握机遇,让“一带一路”合作在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作用。

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首席科学家林占熺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跟当地百姓一起展示菌草种植的水稻

特色农产品显优势

农业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加强农产品农资合作交流,是迫切需要与共同愿景。在众多农产品贸易往来中,我国的特色农产品成为其中不可忽视的“佼佼者”,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与价值。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已与80 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了农渔业合作的文件,农业投资合作领域大幅拓展,在“一带一路”参与国开展农业投资合作的项目已经超过了650 个。

2018 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的农产品主要为蔬菜、水果、水产品,出口额分别占对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总额的23.4%、21.1%和13.7%。主要进口农产品包括畜产品、水产品、水果和植物油,进口额分别占自沿线国家农产品进口总额的20.1%、16.4%、15.6%和12.4%。

从农产品的出口情况来看,特色农产品占有一定优势,福建省的特色农产品出口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福建武夷山红茶早在400 年前就运往欧洲,引领了欧洲饮茶风尚。21 世纪,“一带一路”仍是福建茶产业的黄金之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涵盖了全球44 亿人口,是全球最重要的茶叶生产和消费区,蕴含着巨大的人口红利,是福建闽茶实现国际化的捷径。

2016 年,福建将“闽茶海丝行”列为省政府对外经贸文化交流项目,每年组织重点茶企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推广茶文化,开展茶业经贸交流合作。今年,“闽茶海丝行”先后走进马来西亚、匈牙利、波兰,签订茶叶经贸合同总金额8.3 亿元,并在匈牙利布达佩斯、波兰华沙设立“闽茶文化推广中心”。至此,作为闽茶外销“桥头堡”的“闽茶文化推广中心”,数量达到12 个。2018 年,福建全省茶叶出口2.4 万吨,同比增长23.4%。“一带一路”成为了闽茶走向国际化的助推器。

通过“一带一路”合作销往海外的,不仅仅是闽茶。福建省在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等优势农产品出口上,一直保持全国领先的地位。

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首席科学家林占熺在20 世纪80 年代,为解决食用菌栽培大量消耗森林资源的问题,从野生和人工栽培的草本植物中筛选、培育出46 种菌草,实现食用菌栽培“以草代木”。后来,菌草的价值一点点被挖掘出来,菌草技术又拓展至畜牧养殖、生物质能源、水土治理等领域。1994 年,林占熺和他的团队在南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播撒菌草技术,菌草技术的扶贫和援外之旅由此开始。30 多年的时间里,林占熺将菌草技术传播至全球100 个国家,菌草技术已被翻译成英、日、法等15 种文字,并在泰国、马来西亚、斐济、巴布亚新几内亚、南非、卢旺达、莱索托和厄立特里亚等13 个国家建立了菌草工程示范培训和产业发展基地。

为了确保菌草技术进村入户收到实效,林占熺根据不同国家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数据,对技术流程进行本土化、简便化、标准化,以及系统化改良,让农户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成功。因此,他也频频收到“一带一路”合作地区菌草技术应用的喜报。

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张俊飚表示,中国食用菌产业走进“一带一路”,已不再局限于出口贸易。对外原材料出口、对外直接投资等成为新的选择。吉林省海外农业投资开发集团便投资2000 多万美元,在赞比亚设立食用菌企业,生产平菇、杏鲍菇和香菇,日产量近3 吨。基质原料则来自于当地的甘蔗渣、棉籽壳等农业废弃物,实现了中国技术、资本优势,与当地低成本优势的结合。

菌草走出国门的传奇之路,为我国的“一带一路”农业合作指出了一个新方向——从单一的出口贸易,转向多元领域的纵深合作。

电商为“一带一路”农产品出口加速

目前,我国是电子商务最发达的国家。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农产品流通跨越式的发展的步伐。电商也为“一带一路”农产品提供了多渠道、高效率、低成本的信息交流平台,使农产品贸易更加便利。据统计,我国现有涉农电商平台3 万多个,其中农产品电商平台4000 多个。截至2018 年,中国已与全球17 个国家建立电子商务合作机制,其中包括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聚焦到跨境电商农产品领域,“一带一路”跨境电商覆盖的人口总数达46 亿,跨境电商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开拓出了一个全新、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为线上贸易带来更多机遇。近3 年来,跨境电商高速增长,成为外贸增长新亮点,同时带动了创业创新和大量就业。国务院先后分3 批在杭州等35 个城市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据海关统计,2018 年,我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202.8 亿美元,同比增长52.3%。近年来,我国对跨境电商的支持政策密集出台,为促进跨境电商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支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培育外贸新业态,增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尽快出台跨境电商零售出口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

9 月8 日,《“一带一路”农产品农资投资合作高峰论坛厦门倡议书》在厦门发布。倡议提出建立“一带一路”农产品农资投资合作的常态化机制、成立“一带一路”电商合作联盟、构建“一带一路”农产品农资投资合作产业联盟三大计划。同期举办的首届“一带一路”农产品农资(电商)交易会上,当天总计签约项目24 个,金额达295 亿元。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张威表示,随着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始注重数字经济建设。将区域间的物流联系起来,形成区域物流链条,为农产品贸易规模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菌草农资跨境
중국이 세계에 준 선물 ‘중국초’
种植与处理菌草的机械现状探析
菌草复合饮料配方的研究
送农资增收致富添助力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林占熺:中国菌草背后的“另类”科学家
农资人,你是否看见鱼在流泪?
一个幸福的农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