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学中绘画写实色彩与设计色彩的比较分析

2019-12-11汪蔚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33期
关键词:设计色彩比较分析高校教学

摘 要:色彩是提升绘画表现力的重要因素,随着现代绘画艺术的不断发展,设计色彩在高校绘画教学中的应用与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必然与传统绘画中写实色彩的应用体系产生冲突与矛盾,因此,如何在高校教学中绘画中协调写实色彩与设计色彩的关系,探求从写实色彩到绘画色彩的演变,则成为绘画教学改革的重要思路。本文从写实色彩与设计色彩的概念出发,结合高校绘画教学对写实色彩与设计色彩的特征进行比较,并探究绘画教学中写实色彩向设计色彩的转变。

关键词:高校教学 写实色彩 设计色彩 比较分析

一、引言

色彩是绘画艺术中最直接、最灵活的语言,是提升绘画作品感染力,凸显其艺术魅力的关键要素。相较于其他绘画语言,色彩在绘画艺术中的作用是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它不仅能够在人物塑造、景物设计、情境构建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更能够调动观众的思想情感,吸引其层层深入,与作品产生情感共鸣,并主动探求绘画作品的艺术情感内涵。因此,如何巧妙运用色彩塑造人物、描绘景物、构建情境则成为设计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不断加快,人们对于多层次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更加强烈的心理需求,而艺术设计基于满足现代人这种多层次的心理需求,逐渐兴起并发展。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艺术设计无处不在,从商品的包装到商场中巨幅广告都能够看到设计者的独具匠心。当然,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设计的功能已经突破了单纯的艺术欣赏,设计者将其与产品造型、图案纹样、包装材料等融合起来,共同融合到产品的设计中来,而色彩在产品设计中的价值也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在欣赏商品广告、建筑外观、服饰作品等艺术设计的过程中,最先接收到的就是色彩,而对色彩的捕捉不仅能够让我们迅速了解产品信息,更能够获得精神上享受,因此,将设计色彩有效融合到艺术设计中来则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比必然要求。

设计色彩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引入到我国绘画教学中来的,商品的批量生产使得设计色彩的应用频率逐渐增加,因此,而传统绘画创作中写实色彩的应用已经难以契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因此,在高校设计人才培养中,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对比写实色彩与设计色彩的差异,并探究设计人才培养方向则成为高校绘画专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写实色彩与设计色彩的概念

写实色彩是在光照作用下产生的色彩变化,设计者通过敏锐的视觉捕捉,真实地再现自然物象,并依据科学知识对色彩进行描绘,进而融入到绘画创作中来的一种色彩表现形式。 设计色彩是在写实色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设计者根据艺术设计要求,采用归纳、概括、提炼等手段对色彩进行调整与再现,从而表现物体空间层次的一种色彩形式,相较于写实色彩,设计色彩更注重物象的形式美感以及色彩的对比协调关系,因此,在艺术设计中,设计色彩的应用不仅要体现色彩特点,更要体现设计作品的整体效果。

三、高校教学中绘画写实色彩与设计色彩的特征比较

1.写实色彩的特征

写实色彩着重强调自然物象本身呈现出的色彩变化,以及作者对色彩的感知与体会,由于写实过程中对色彩的再现需要依赖科学知识,因此,作者需要全面了解在阳光作用下,各种色彩现象的成因,这样才能在创作中灵活调色,并展现色彩表达的技巧。

有光才有色,光是色彩出现的根本原因,没有光的照耀,一切色彩都会被吞没在黑暗之中,因此,光不仅给予我们绚烂的色彩,更是赋予视觉捕捉、感知色彩的能力。我们在探究写实色彩特征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从光的角度对色彩产生的原理进行分析。在绘画中写实色彩的运用,是以视觉感知为基础的,人脑中锥体细胞具有分辨色彩的机能,對红、蓝、绿色彩进行捕捉后反映到大脑中枢,进而能够引发联想与体验,并将色彩与情感相挂钩,强化观众对作品的情感体验。

在写实绘画中,色彩的运用与艺术主题的呈现密切相关,虽然不同绘画流派在色彩搭配要求上各不相同,但是其对色彩的运用却不谋而合,即根据作品的主体思想,确定基本色调,然后在基本色彩的影响下,对其他色调的运用比例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将色相、明度、纯度、冷热及面积大小进行合理控制,在保持基本色调的前提下做到主次分明,进而突出主要形象,呈现作品主题。

2.设计色彩的特征

设计色彩是在写实色彩的基础上演变与发展起来的,因此二者相互区别,却又密切联系。如果说写实色彩是感性的、客观的、立体的、真实的,那么设计色彩则是理性的、主观的、平面的、虚拟的。设计色彩的运用不是建立在光照条件下色彩变化的感知与捕捉,而是依据一定的设计主题进行的人为的筛选、提炼、变化与组合,它强调的是设计产品的需要,以及观众心理的体验,由此也可以发现,设计色彩与商品经济更加契合。

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与逐渐发生变化,同时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之间的审美理念相互交织、融合,使得人们对于设计色彩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呢趋势,而设计者要想迎合大众审美,契合经济社会对产品设计的多元化要求,则需要摒弃个人偏好,让色彩的呈现更加明确、清晰、单纯,这样才能高度凝练设计作品的色彩要求,并打破光源、环境等因素影响,满足大众的心理需求。

与写实色彩运用过程中对自然物象特征的真实反映不同,设计色彩在运用中,突出强调的是对客观事物的提炼、概括甚至是变形,例如我们在广告设计中经常能够看到夸张的形态与色彩对比,这种对色彩的创新表达虽然超出了对自然物象特征的展现,但是却从新的角度呈现了艺术形象,从而也让色彩的表达实现了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

相较于写实色彩运用中对个人情感体验的主观追求,设计色彩的运用体现出了艺术表达的秩序与理性,无论是在平面设计还是立体设计中,无论是单一的色彩,还是多种色彩的组合,设计者都会选择重复、渐变、放射、对比、统一等法则对色彩进行变化进行有序安排,这不仅能够呈现出色彩的丰富性,更能够从心理层面迎合观众对秩序、和谐的情感需求。 在设计色彩运用中,表现技法是设计者实现色彩灵活搭配组合的重要条件,在绘画过程中,设计者需要对色彩功能进行理性分析和运用,并根据写实创作技巧对色彩变化的内在原理进行探究,将在写实绘画的基础上实现对设计色彩的合理搭配与构建。

四、高校绘画教学中写实色彩向设计色彩的转变

在高校绘画教学中,教师习惯于采用反复训练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并将写实色彩的运用贯穿其中。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对于设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设计色彩的运用作为展现设计人才能力的重要标准,则需要在高校绘画教学中得以体现。

传统单一、机械的,以写实色彩为主的教学方式与设计色彩应用之间的差异逐渐明显,因此,教师应迎合当前设计人才的培养需求,从教学观念到教学方法上进行全面构建,推动绘画中写实色彩向设计色彩的转变。在教学实践中,首先教师应树立“大设计”的观念与意识,注重研究对象的内部结构与外在形态,局部与整体,并充分对比写实色彩与设计色彩的差异,引导学生在写实的基础上逐渐过渡到设计色彩,并结合当前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探究设计色彩的运用规律,推动绘画色彩教学从写实到设计的过渡。其次,引入多元化教学方法,在绘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不同材料与色彩运用的关系入手,拓宽学生的设计思路,将设计元素的表现方式进行单独或者组合运用,用宽泛的形式与广泛的内容进行构建,拓宽设计色彩的内容,体现多样化的绘画设计效果。最后,将设计色彩的运用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例如在写实色彩运用中对动物、植物、瓜果等色彩进行捕捉,敏锐感知色彩变化,探究其运用原理,提升绘画技巧,并潜移默化地将其融入到设计色彩的运用中来,此外,从生活中提炼设计对象,并利用夸张、变形、象征等手法进行色彩设计,进而从新的角度表现设计作品的艺术价值。

五、结语

总之,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背景下,艺术设计中的色彩应用的重要性逐渐凸显,而从写实色彩到设计色彩的过渡,不仅是绘画色彩演变的过程,也是凸顯时代艺术设计发展个性的关键。目前在高校绘画教学中,教师应主动转变思想理念,认识到专业设计与色彩运用相融合的可能性,并针对色彩对学生进行有效训练,把握写实色彩与设计色彩的区别,推动艺术设计与现代市场经济需求相结合,提高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华.艺术素养在高职美术教学中的培养策略分析[J]. 明日风尚 2018(01)

[2]李妍.艺术素养在高职美术教学中的培养策略分析[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02)

[3]许娟.论高职美术教学过程中艺术素养的培养策略[J]. 现代职业教育 2017(03)

[4]彭哲.略论高职院校美术教学与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以美术欣赏课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 2015(10)

作者简介

汪蔚,三峡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应用美术。

猜你喜欢

设计色彩比较分析高校教学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个性化教学设计
高校视觉传达专业色彩风景教学探究
关于未来“会诊化”高校教学模式构建
MOOCs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
经管类本科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比较分析
高职色彩基础课程与学生创意能力培养关系探究
当代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色彩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