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充分挖掘绘本价值,让教学更高效

2019-12-11苏文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33期
关键词:萝丝母鸡散步

苏文

绘本解读:

《母鸡萝丝去散步》这篇绘本说的是一只狐狸想要抓住母鸡萝丝,却总是失败的故事。强大的狐狸带着贪婪的目光悄悄地跟踪一只肥美的母鸡,眼看就要抓住了,可是下一个画面峰回路转,狐狸总是在意想不到的情境中失败。画面采用线描画方式精致、美好的刻画出农场的安逸平和,小动物们的悠闲自在,但是这样平静的画面里却叙述了一个文字里并没有提到的故事,让文字与图画形成一种非常滑稽的比照。文字讲述的是母鸡萝丝去散步的平淡无奇的故事,而图画则还讲述了狐狸追逐猎物却屡屡受挫的故事,这个隐藏的故事可以极大地调动孩子的阅读积极性,并在阅读中捧腹大笑,并深深被吸引!仔细品读绘本,我努力体会着大班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可能喜欢的话题和可能遇到的问题,我把想到的每一点都记录下来,结合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有差异,在反复推敲以后,我梳理了两点:

1.引导幼儿关注画面隐藏的内容,促进孩子长远发展。

孩子们几乎都可以发现狐狸的捕猎每次都失败了,但是因为孩子个体语言表达能力的差异,孩子们的表述差异却很大,有的孩子可能一句话带过,一本书草草地就看完了,有的孩子每一个场景都可以编一个小故事,一本书自然是读的津津有味,百看不厌。这对集体阅读活动来说是有挑战性的,我想利用这个绘本引导孩子仔细观察画面,更多的发现画面隐藏的内容,提升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是个重要问题。

2.换位思考,读出孩子眼里的故事。

在反复读绘本时,我告诉自己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线索,于是我仔细看了画面中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图案,每一个动物的表情,并想象孩子们看到以后会想些什么?并同时把绘本交给幼儿,观察发现孩子们在第一次泛读以后的阅读情况和兴趣保持情况。果不其然,孩子们非常喜欢,沉浸在狐狸一次又一次的倒霉中,看着狐狸画面中的母鸡萝丝一直在悠闲的散步,后面强大的狐狸却屡屡失败,这是巧合还是冥冥中注定的,阅读中我不禁不断地思考“母鸡真的不知道吗?”“如果母鸡知道的话,她为什么还这么悠闲自在的散步?”不知道孩子们会不会发现这个问题?孩子们会在什么时候发现这个问题?这个有趣的问题交给孩子会怎么样?于是我确定了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解读这个故事,从而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开展阅读并积极大胆的表达。

绘本设计:

大班的幼儿有能力根据画面线索,展开自己的想象,运用已有的经验,创编故事的情节,但是这些需要孩子发现画面中隐藏的内容,如何让孩子发现并积极主动的表达,需要老師巧妙的引导。

一、灵活使用绘本,引导幼儿深度思考,自主挖掘绘本价值

1.增加图片

绘本中的母鸡萝丝一直是气定神闲,很容易让人感觉她一无所知,只是运气好没有被狐狸抓住而已,如果这样认为也未尝不可,但是孩子讲述的内容就会仅限于描述图画表面的现象。如“母鸡萝丝走到池塘边,狐狸纵身向它扑去,可是却没有捉到,自己还掉进了池塘里。母鸡继续往前走,它从干草堆上走过,狐狸也跟上去,却掉进草堆里了。母鸡又往前走……”这样的表述就像是看图说话,不带有孩子的思考和理解,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而且作为主人公狐狸和母鸡几乎占据了画面的中心,其他的小动物很容易被忽略。为了引发孩子进一步思考,我调整了图片的内容,增加了一幅农场中的小动物在一起开会的图片,小动物都聚集在一起,自然而然的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既然是开会一定是有事情要解决,会是什么事情呢?孩子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

2.调整图片顺序

绘本中母鸡萝丝从鸡舍里出来散步,最后又回到了鸡舍里,看起来就像是一次完整的散步。可是为了帮助幼儿分析狐狸的弱点,知道利用敌人的弱点来对付敌人保护自己。于是我调整了图片的顺序。把母鸡散步改成了两次。第一次母鸡出门散步遇到狐狸,捕猎失败,母鸡发现问题,唐找小动物们开会解决。第二次母鸡去散步……在第一次时引导孩子们仔细阅图,并讨论狐狸失败的原因,分析出狐狸的弱点,引导幼儿明白“再强大的对手都有自己的弱点”,并提问引发幼儿思考“母鸡和小动物们该怎么保护自己呢?”

二、有效提问,引发幼儿积极主动的思考和表达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教师设计出形式多样,侧重点不同的问题,可以让幼儿感受不同的思考方式,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在设计活动时,每一个提问我都会设想大班孩子可能的回答,充分思考各类问题对孩子的挑战和可能引发的思考。通过反复推敲,我确定了本次活动的问题主要指向,对于大班的孩子引发他们对于角色心里的察觉,鼓励他们猜想这些心里活动背后的原因,更容易激发他们表述的热情和深入思考的愿望,也能更多的听到孩子的心声。因此本次活动的很多问题都是围绕着这一方面进行。

比如:在帮助幼儿分析狐狸捕猎失败的原因时

提问: “狐狸的眼睛看着哪里?心里在想些什么?”

回答:“狐狸盯着母鸡,想要把它抓住,美美地吃一顿”

回答:“狐狸只顾看着母鸡了,没有看到前面有一个钉耙”

回答:“狐狸看着母鸡,想着这只母鸡真肥美,我能好好地吃一顿啦!”

回答:“狐狸盯着母鸡,想着一口吃掉它,没有看到脚下的钉耙”

孩子们的回答生动有趣,富有想象力,有的孩子回答问题时声情并茂,已经沉浸到角色里了。

在一个问题多个幼儿回答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不仅仅有自己的想法和答案,而且还会从同伴的回答中互相学习,有的孩子是在前一个孩子的表述后进行补充,有的孩子是总结前几位孩子的表述,这样不仅充分发挥了孩子的积极主动性还极大地提高了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三、高效总结和回应,促进幼儿多方位发展

每一个绘本都有精华,是滋养孩子人生的好营养。这些精华让孩子自己一点点的发现,一点点的理解后,会很好的促进孩子认知的发展、情绪情感的发展或是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等多方面的发展。教师的总结在故事教学中就像是船长手中的舵,把握着指引着幼儿学习的方向。

绘本故事虽看上去简单,内涵却十分丰富,作为教师,要静下心来,走进绘本,认真挖掘绘本的教育价值,并结合孩子的思维发展水平,巧妙设计,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主动思考,大胆想象,拓展孩子阅读的新空间。让孩子在阅读中实现情感、认知、语言、社会等多方面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朱家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

[2]周丽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分层培养策略.[J]当代学前教育,2014(2)15-17.

[3]满爱杰.浅谈幼儿教育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J]赤子(上中旬),2015(6).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萝丝母鸡散步
母鸡
母鸡下蛋
散步的收获
散步
养鸡趣事
母鸡
散步畅想
一起去散步吧
莉娜的秘密